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城市配电网韧性将进一步增强

发表时间: 2023-04-19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建设要求城市弹性电网和智能电网——以城市为单位的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 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综合利用,有序推广有源配电网、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应用,提高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能力。 同时,推动城市能源系统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提升电网分布式清洁能源接收和储存能力,保障清洁供暖等终端用电新增能力。

《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城市配电网的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凭借其灵活高效的分布式电源集成能力,已成为一些地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 业内专家指出,城市是智能电网的主战场,需要不断的技术攻关和机制完善。

城市配网

会有更多的新形式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低压直流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电力技术的融合,将产生更多具有想象空间的新业态,从而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的新建、充实和完善。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中心主任曾明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最重要的部分是电网,包括微电网或微能源网,以及分布式能源。 未来,城市配送网络将呈现更多新业态。 与传统的配电网向用户单向供电不同,未来的配电网应与分布式能源紧密互动,同时与用户的用能方式紧密结合。

“用户可能使用的能源多种多样,其中,分布式清洁能源尤其受到国家的支持。为了支持这样的能源消费模式,配电网必须与分布式清洁能源和用户的负荷需求进行交互。这这种互动包括运行和调度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未来能源市场中需求侧各类用户的参与。” 曾明进一步解释说电力信息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消纳,而配电网正好可以分布式地支持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和应用。

在企业人士看来,在这样的城市电网和分布式清洁能源规划下,电力系统的职责已经从原来的保障基本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双控、高质量发展升级为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再上新台阶。 《方案》将推动新能源供电水平提升,提升社会电气化水平,增强电网智能化能力,实现源网、荷网深度协调互动。储,从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浙大能源智能电网从业者分析。

智能电网

支撑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城市电网一直是弹性电网和智能电网的主战场。 电力峰谷差大、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高是城市电网的典型特征。 “与农村用电相比,城市用电往往具有用户类型多、用电设备种类多、用电量大、负荷峰谷差大、用电季节性明显等特点。随着新型电力的出现。电动汽车等产消者,城市电网呈现用电设备电子化、城市电源逐步空心化、大潮双向化等趋势,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电网和电力的可靠供应,这就要求城市电网具有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同时,还能防止人为破坏的影响,及时恢复供电,确保安全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指出。

“增强电网韧性,意味着其抗冲击能力和可调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智能电网就是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支撑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市场运行。因此,基于城市用电的特点消费、弹性电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非常必要。” 曾明分析道。

近年来,许多地方积极践行智能电网建设。 2019年,全国首个城市级能源互联网启动。 其核心示范区不仅实现了可再生能源100%接入和消纳,还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电网、低碳建筑、智慧用能、绿色交通的融合。 广泛开放互联互通,电网侧与消费侧绿色共享; 今年5月,福建建成首个“配-微”电网融合发展综合示范项目,以大德基开关站建设为依托,整合光伏建筑一体化,与台湾地区“光储直-柔” ”集柔性互联、分布式储能、直流供电于一体的项目已经启动。 本项目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发配电系统直流微电网,可以储存光伏设备产生的电能。 天空为建筑物提供动力。

应该有不同的政策

协调

目前,我国已开展多年智能电网相关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涵盖规划、运维、运行和运营,已应用智能配电网终端、低压直流、分布式电源发电与控制、能源路由器、智能运检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在部分城市局部电网中取得了可观的、可测量的、可控制的性能。 “但由于配电网规模是输电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全面升级的成本将是天文数字,需要逐步推广。因此,还有很多技术和机制可以解决。”满足理想城市智能电网前的探索。” 郑华直截了当地说道。

在技​​术方面,上述浙大能源从业者指出,未来应重视对清洁能源并网稳定性的研究。 “有必要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特性及相关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工频稳定特性进行研究。波动、功率电网谐波畸变相关特征分析等。此外,还需要加强电网新能源功率准确预测、低碳经济调度和能源安全等运行技术研究。”

在体制机制方面,曾明指出,配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用户互动形成了市场,新的参与者必须进入,将现货市场与一系列辅助服务市场进行衔接、完善和协调。 未来,还将实现电能市场与碳市场的融合协调。 “机制和市场规则的设计,以及市场的运行和调控,都需要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目前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政策甚至可能相互打架。下一步要协调不同政策,真正支持和提高城市能源用电效率。” 曾铭建议道。

后疫情时代,“智慧”商业综合体迫切需要架构简单、带宽无忧、运维简单的网络基础解决方案。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商业模式正快速向以人为本的商业模式---OMO(合并)发展,通过在线共享业务、移动电子商务、线下业务的有效聚合,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实现了。

这导致网络南北服务流量、物联网设施和在线服务激增。 传统方案架构复杂,无法快速接入新业务。 同时,传统办公、物联网、无线、安防多网独立组网,需要大量专业运维人力,运维复杂,故障定位恢复耗时长,极大影响业主和商家的经验。

《城市商务区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智慧商务区建设。 加强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 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商圈差异化发展,形成不同层次商圈功能和业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政策和时代发展的背景下,F5G技术或将成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解决方案。

F5G是以千兆光纤网络为代表的第五代固网,与以5G为代表的第五代移动网络技术共同构成“双千兆”网络。 “应用场景”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也印发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统筹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以5G、千兆光网络为代表的“兆兆”网络建设快速落地。

华为全光园区解决方案

华为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基于F5G技术构建。 旨在通过将F5G光技术应用于企业园区,实现园区网传输介质演进、架构创新和运维革命,为行业客户打造超高带宽、绿色节能的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金宇智在2022华为合作伙伴开发者大会上表示:“F5G(第五代固网)技术正在重塑行业,2020年我们发布了F5G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即主要应用于办公园区和医院,短短两年时间,在全球已有超过6000个应用案例。”

针对商业综合体,F5G华为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简化网络架构,增加带宽,简化运维,全面赋能商业综合体未来发展。

全光园区解决方案的优势:

1. 架构简单

智慧园区建设_智慧园区物联网平台_智慧产业园区

F5G全光方案采用极简的二层网络架构。 无源分光器取代了有源汇聚层设备。 无需建设弱电房、供电布线、空调及防灾等配套设备安装。 与传统网络相比智慧园区建设,它节省了电力消耗。 60%,绿色节能,满足《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要求,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助力实现2060年节能减排目标。 同时,光纤的介质比网线重量更轻,直径极小,可以有效节省布线空间和成本。

2.带宽大

F5G全光解决方案采用点对多点架构,光纤直达商铺、办公桌面、门禁等信息点,打造触手可及的千兆、10G体验,从容面对在线——移动-离线三位一体全时空高并发业务。 多种类型光终端可支持多种业务同时接入一个网络,如传统语音通话、传统CATV电视、以太网业务等,适用于商铺、保安、停车场、酒店/公寓、办公室等所有场景。 同时光纤寿命长达30年,传输带宽无限。 该方案支持从2.5G到10G再到50G的平滑演进,无需更换布线和设备平台。 真正实现一次建网30年带宽平滑升级。

3、智能运维

F5G全光方案支持全网设备统一管理。 只要在网管软件上进行预配置服务,即可实现设备即插即用,开通订单式服务,告别传统网络复杂的“命令行”配置。 同时提供性能监控分析、故障监控、故障分析、定位等服务,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运行效率优化、运维管理自动化,实现7-7*24 -小时全面监控、预警、自动分析、短信邮件提醒,真正做到一人运维,整体效率提升60%!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正在快速推进。 F5G全光园区解决方案是企业网“光入铜”的延续。 利用光纤将光纤从弱电机房延伸到每个房间、每个桌面、每台机器,满足商业综合体各种场景下的业务发展需求,打造全连接、全感知、全智能面向物业、企业、商户、消费者等的全光网络基地,或成为“智慧”商业综合体的数字化关键基地。

关注同花顺财经(),获取更多机会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6572999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6572999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5 Copyright 2014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