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保险一季度成绩单:债务端企稳好于预期,平安居家养老为寿险改革增添新亮点-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扫描保险一季度成绩单:债务端企稳好于预期,平安居家养老为寿险改革增添新亮点

发表时间:2022-05-08

扫描保险一季度成绩单:债务端企稳好于预期,平安居家养老为寿险改革增添新亮点

财经美联社APP0 May 01 11:30

2022年,不确定因素叠加,各行业发展压力逐步显现。近日,一季度成绩单陆续披露。受投资端拖累,净利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中的保险业,负债端也有积极信号。

在人手企稳、新单保费降幅收窄的同时,新的增长动能也逐渐清晰。2022年,国家将积极应对老龄化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对保险寄予厚望,多维度的深化探索也将正式启动。今年一季度,以服务广大群体老年人为目标的平安人寿,居家养老服务稳步推进,为保险业居家养老树立了典范。 ,成为寿险改革新增长点的有利起点。

投资端压力“不应过度解读”,债务端企稳“好于预期”

“2022年一季度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保险业上市公司多数受投资端拖累,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将有一定下降。” 几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中国人寿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78亿元,同比下降46.9%;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58亿元,同比下降24.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37亿元,同比下降3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下降78.7%。

“我们预计,从二季度开始,随着经济稳增长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有望加快恢复,投资收益率有望因此回升。本期归属于母公司和ROE的压力不应过度解读,核心取决于未来负债。端到端的NBV增长率以及人力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财团分析说。

可以看出,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在债权方面。

从前五名上市保险公司公布的保费数据来看,一季度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总保费收入同比小幅增长0.7%,维持在正增长。“3月以来,疫情在全国蔓延,但在同期极低的基数和团队规模边际企稳的影响下,3月单月新增订单在底部呈现企稳回升迹象。” 非银行团队此前分析过。

当然,稳定高素质人力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不过,一季报数据中,也有“好于预期”的迹象。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新业务价值方面,披露数据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同比仍有负增长,但好于市场预期,降幅明显缩小。

“我国保险业代理团队经历了长期的清理和改革,预计团队规模下降幅度将明显收窄甚至企稳改善。” 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平安联席CEO陈新英在日前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也表示,平安首批重组代理团队经历了12到15个月的时间。至2021年底,首批改制团队新业务价值实现同比正增长。提高人类绩效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中国平安有信心在今年完成第一个三年‘深改’目标。”

新动能清晰有力: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保险业集体布局养老市场

综上所述,持续改革和业绩压力仍是业绩的关键词。不过,今年一季度,龙头保险公司的增长新动能逐渐明朗。

为配合国家战略和政策,保险公司一直在寻找突破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之疫交织在一起。我国发展目标中,保障民生仍是重中之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民生挑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哪里有挑战,哪里就有机会。国家也在加快完善顶层设计,积极应对2022年人口老龄化。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和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养老服务体系”,提出积极响应“十四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目标是不断优化环境,大力发展白银经济,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其中,保险被提及36次。

顶层设计已出炉,寄予厚望的保险,为保险公司发展养老产业提供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保险与养老有着天然的联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保险业适应时代、加强保障的发展轨迹之一。

近两年,保险公司加速掘金养老产业,跨境养老社区以轻重资产的方式提供与医疗合作的保险解决方案。更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在我国“9073”养老模式下,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根深蒂固,只有家庭养老问题得到系统解决,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

因此,2022年第一季度,头部保险将继续探索专注于最广泛人群的家庭护理的方式。保险在成为养老供给“主力军”的同时,也为自身转型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

“在养老和健康两大领域,保险优势突出,也与国家政策相匹配,但这需要从产品设计上构建生态系统。” 业界热切期待看到创新样品。今年一季报中,领先保险公司的尝试和进展也如火如荼,养老生态也更加完善和清晰。

居家养老成寿险业改革新亮点:平安样本拓宽寿险增长视野

平安人寿的举动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2022年一季度,平安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障为基础,推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首次开启居家养老保险探索样本。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平安寿险在开始供给探索之前,先对需求端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对于居家养老,老年人普遍存在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失去尊严、孩子负担重、孤独无伴等心理问题,担心误导健康、求医难、求医难。专业的居家护理,易失智。潜在的情况,例如被照顾者欺负。这些痛点让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这些痛点,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筛选整合市场资源,去粗留精,让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有效配置卫生资源,构建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平台希望在“医疗、食品、住房、金融、健康、福祉、安全”10大场景中,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独特性和可行性是平安人寿进入居家养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独特性将为平安人寿居家养老创造差异化优势,可行性将使平安人寿居家养老稳步推进并呈现落地效应。

近日,平安寿险总经理于红表示,平安居家养老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属管家”:一位养老管家联合N位专家顾问动态打造客户专属的养老服务计划。; 二、“十大服务场景”:依托集团医疗生态和技术优势,整合“医、食、住、金融、康、康、康”养老服务十大场景;三、“一套监管体系”:通过订单履行管理、流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可行性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的可用性,24小时随时可达:通过智能音箱和7X24小时在线管家实时触达客户,响应服务需求;二、360度全方位保护:打造360度智能保护系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报警,通知管家和紧急联系人。三是财务保障:通过多元化保险产品的配置,保障未来养老的支付能力。

“居家养老是医疗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国内外尚无成功的商业模式。” 业界承认,安全、专业、智能的服务体系是需要突破的关键节点。这也是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向。在喻红看来,安全居家养老就是做到“老人安心、孩子安心、管家贴心”。

具体来说,“老人舒心”体现在生活好、医疗好、玩得开心。以好医生为例,有专门的管家和医生团队,为老人提供评估报告和体检报告的深度解读,为后续服务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挂号就医、护送、住院安排、慢病管理、大病项目管理等全场景医疗服务,带来“省心、省时、省钱” “对老人。生活经验。

“孩子的安心”体现在风险监测、体征监测、服务监管等方面。平安智能监护系统可提供近百种智能硬件,老人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套餐。以行为监测为例,可监测老人的意外跌倒、睡眠质量、门禁、日常运动量等指标,帮助老人在发生跌倒、睡眠异常等情况时及时发现和抢救紧急情况,降低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健康风险。的担忧。

“管家专心”体现在专业测评、专家团队、专属方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将有全科医生、营养师、康复专家等N个经过平安认证的专家团队智能养老,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制定专属的服务方案。以营养师为例,营养师可以为老人定制一周的营养食谱。如果老人有糖尿病或高血压,也会提供专属餐食,让老人吃得安心,身体健康,长寿。

据悉,从2021年10月起,中国平安在深圳和南京分阶段启动试点,近200家客户参与。“下一步,平安将在城市布局、服务拓展、管家服务、供应商管理体系四个方面继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升级迭代。” 据于红介绍,在城市布局方面,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业务目前已开通20个城市,今年计划拓展至30多个城市;在服务项目拓展方面,2022年,平安将从现有的8个服务场景、200个服务扩展到10个场景、450个服务,逐步达到650个项目;在管家服务方面,除了帮助客户整合所需的服务资源外,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出,标志着寿险改革设计的高端健康、居家养老和健康管理三大业务成功落地,产品服务线布局基本完成。” 在喻红看来,平安人寿的改革是产品和渠道的两轮驱动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居家养老的推出,是对“产品+服务”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将为改革的成功提供巨大助力。

于红强调,“保险+居家养老”的商业模式,将通过人所拥有、人所拥有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户,从而延伸保险产品的功能,不断提升竞争力。同时,居家项目填补居家养老市场空白,秉承“老人舒心、孩子安心、管家贴心”的价值主张,在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将助力平安寿险代理团队快速向中高端市场拓展。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日前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医疗+健康+养老”生态下,随着新保险业的演进,未来十年或将逐步形成新的趋势。两年后,“冷”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金融与医疗、保健、养老相结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正是平安人寿努力的方向。

可以看出,在掘金养老市场,平安人寿新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是蓝海积淀的先发优势,也是寿险改革和确定性发展的新动力。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