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5G智慧城市?成都市10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方向-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如何建设5G智慧城市?成都市10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方向

发表时间:2022-05-16

编辑 | 流行音乐

4月23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成都5G智慧城市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据悉,5G智慧城市保护生态系统将采用“专业展览+产业功能区+N”模式,以成都高新区为主体,坚持创新引领,推进示范应用,加强开放合作,全面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培育数字化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5G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成都5G产业快速发展。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2年,5G智慧城市初具规模,5G产业链企业达300家,5G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带动成都高新区5G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5G产业生态示范区。

同时,聚集一批5G高层次人才,牵头和参与制定20多项国际国内5G标准(含),建设一批5G创新平台和孵化载体,聚焦智慧城市,未来的产业,未来的生活。建设一批5G产业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工程,打造创新生态先行区。

关于支持成都5G智慧城市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

诚京信发〔2020〕2号

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区(市)县政府、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为抢抓国家加快5G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5G商用的机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全力打造5G智慧城市,引领创新发展经市政府批准,全市5G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一般要求

(一)准则

深入实施“网络强国”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国家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部署,抓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以开发试验区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功能区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人城生产”理念,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采用“专业展览+产业功能区+N”的模式,以成都高新区为主体,坚持创新引领,推进示范应用,加强开放合作,充分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5G产业生态圈结合成都特色,推动全市5G产业快速发展。

(二)开发原则

以专业展会为龙头。按照“以展促会智慧园区规划,以会促产”的理念,深入挖掘会展与5G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自主策划、海外引进等方式塑造5G会展新形象.,依托高能会展客流牵引,充分发挥专业会展在园区招商引资、人才交流、成果展示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集聚5G创新资源,推动5G产业链形成一个圆圈。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充分发挥产业功能区作为产业发展主要空间的作用,以宜业宜居为目标,完善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等各项功能,以高素质吸引高素质人才。 ——优质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人才吸引企业和生产要素集聚,以定位明确、功能齐全、要素齐全的产业功能区带动产业发展。

由“N个核心要素”驱动。围绕5G产业发展趋势和个性化需求,加大资源配置,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应用场景、产业政策等核心要素,服务产业发展,以核心要素为动力,促进各要素协同互动,加快构建跨界融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多方合作的成熟完善的5G产业生态。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5G智慧城市初具规模,拥有5G产业链企业300家,5G产业规模超过120亿元。5G高层次人才,主导和参与制定20多项国际国内5G标准,建设一批5G创新平台和孵化载体,聚焦智慧城市、未来产业、未来生活,建设一批5G产业创新应用示范标杆 项目将打造创新生态先导区;建设商业中心、街区中心、美术馆、科技馆、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一批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打造生活生态示范区;

二、关键任务

(四)加快发展5G专业展会

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四川省支持,各市、区协调引进策划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5G产业会议、展览、创新创业活动落户成都,创造著名的5G会展城。完善5G智慧城市会展设施,建设规模和数量相匹配的专业展览场馆、会议多功能厅等载体,引进四星级(含)以上品牌酒店2家,集聚一批特色品牌餐饮酒店,优化安保、停车等会议服务,提升展会承载能力。围绕5G主题元素,举办会议论坛、活动、项目路演、成果展示、现场体验等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和影响力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博览局、市招商局、市文广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

(五)加快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智能水、电、气、消防系统、垃圾分类等设施。加快建设四横四纵城市主干路网和多层次慢行绿道,形成以三条地铁和BRT(快速公交系统)为主体,社区公交为辅的交通体系。合理确定工业、住宅、商业用地比例并充分混合,建设幼儿园13所、小学8所、中学3所、医院1所、社区综合体8所、人才公寓2500余套(含14万人)。就业。以《成都市公共移动通信基站规划、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授权成都高新区负责5G智慧城市基站规划建设审批,探索建立园区基站建设审批部门工作机制。合理选择和利用公共建筑、塔楼等场地资源,按照“一杆多用”进行规划建设(改造)。新建基站尽量使用直供电,现有基站转供电的直供电改造基本完成,严格执行转供电收费相关规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六)支持创建专业的产业载体

5G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新川总部商务区、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慧医疗医疗中心、5G互联科技创新园、TOD商业等优质科技创新空间中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按项目投资比例给予最高5000万元补助。城市两级联动已完成5G智慧城市规划编制,其年度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优先列入成都高新区年度土地利用规划。探索建立5G智慧城市重点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的快速审批机制。对重型、特大型工业化项目,率先探索实施新的工业用地政策;依托省市重大产业化项目,实施片区综合开发。(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招商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

(七)加快拓展5G创新主体

支持5G智慧城市重点企业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标准与标准体系研究、关键技术联合研究、核心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依托成都在太赫兹领域的科技资源和基础优势,支持企业积极参与6G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开发等,汇聚行业先发优势。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校企双进”、“5G人才海外行”等活动 “5G人才学院行”,打通企业与优秀人才的对接渠道。对园区企业引进并经成都市高新区认定的骨干人才,在成都市内购房不受户籍和社保缴纳期限限制。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诚诚人才绿卡”,享受配偶分级安置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创业扶持等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人才办、

(八)加强5G创新载体建设

支持5G智慧城市优势企业搭建5G共性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和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5G产品公共基础设施开发和行业集成应用。服务平台,按规定给予补贴。优先在园区建设科技创业托儿所、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加大对5G智慧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力度,给予5G智慧城市创新企业补贴。符合条件者最高100万元。(责任单位:

(九)加快引进5G企业

各市区合作,针对国际国内5G龙头企业开展高端精准招聘,优先布局5G智慧城市,按政策兑现奖补。建立园区5G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整合各级各类政策,实施动态滚动支持,努力培育一批“做大做强”的龙头企业。优先将5G智慧城市企业纳入全市新经济“双百工程”重点企业培育。支持园区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5G产业发展基金、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创业投资基金向园区企业倾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合作共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为园区企业的发展。加快布局6G等重大前沿产业,聚焦重点太赫兹设备、产品等领域,加大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集聚一批骨干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新经委、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布局6G等重大前沿产业,聚焦重点太赫兹设备、产品等领域,加大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集聚一批骨干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布局6G等重大前沿产业,聚焦重点太赫兹设备、产品等领域,加大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集聚一批骨干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产品等领域,加大对企业的吸引和培育力度,集聚一批骨干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新经委、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产品等领域,加大对企业的吸引和培育力度,集聚一批骨干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成都市高新区)

(十)加速培育5G应用场景

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领域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网络、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产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领域的未来生活、智能教育、智能家居。三大类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城市新经济应用场景等资金引导作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成都高新区和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全市规模最大、最集中的5G产品创新应用“试验场”。支持园区企业提供5G及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率先在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推广使用,将符合条件的纳入首台(套)重大设备和首版软件的首期补贴.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网管政府办公室、市国资委、成都高新区)并将符合条件的列为首台(套)重大设备和首版软件的首期补贴。(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网管政府办公室、市国资委、成都高新区)并将符合条件的列为首台(套)重大设备和首版软件的首期补贴。(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网管政府办公室、市国资委、成都高新区)

三、组织实施

(10一) 落实主体责任

发挥主体作用,成都高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资金支持,出台行动方案,狠抓任务落实,做到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台阶。实现目标。加强统筹指导,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资源整合。根据职能分工,市有关部门在规划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布局、资金安排、试点示范等方面优先支持5G智慧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10二)细化考核评价

市经信局、市政府监察办等有关部门加强动态跟踪和科学评价,建立推进5G智慧城市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聚焦重点工作,每年细化,各部门实施,分阶段考核。定期对成都市高新区和市级部门开展园区和项目单位工作满意度评估,推动形成“一网一评、评城强”的联动氛围。(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府监察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10三) 有效期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30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财政局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建管理局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市博览局

2020 年 4 月 23 日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