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象数据秒返,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全自动化-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能气象数据秒返,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全自动化

发表时间:2022-05-26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运行后,观测频率、传输效率和数据量的提升,增强了我国气象观测“监测精度”能力,将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以实现“准确预测,精细服务”需要强有力的支持。

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由全国试运行转为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地面气象观测综合自动化时代,将以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

卫星遥感、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应用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上个世纪,老一辈气象观测者依托笔、纸、电“老三”,开创了中国气象事业。1990年代以来,我国地基气象观测自动化开始发展。1999年至2008年,中国气象局分批完成了自动气象站的推广、建设和应用。2014年,中国气象局调整了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通过自动观测设备和卫星遥感、多源数据自动综合识别、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的应用,综合自动观察逐渐有了现实依据。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经历了试点运行和全国业务试运行两个阶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西、新疆、青海等七省(区)气象局开展试点运行。从 2019 年 6 月 15 日起,

提升气象观测“精准监测”能力

3月31日21:00,随着全国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台站业务软件中完成总云量和云高参数的设置,数据传输和存储正常智慧气象,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启动业务运营,切换工作成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监测显示,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造正式运行后,观测频次约为人工观测的4~8倍,其中云观测点数大约高出3倍,数据量比人工观察高出10倍左右。; 观测数据传输时间从分钟优化到秒,到达报告完整率达到99%以上,传输频率从5分钟提高到1分钟,数据传输的频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地面气象观测频率、传输效率和数据量的提升增强了我国“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强调,要满足“精准监测”要求,保障观测系统安全运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破解改革开放中的新问题。发展; 市),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协调推进布局,业务切换完成后,从原来的观察到观察设备维护和现场验证、校准或检测、质量管理等和设备安全。

目前,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正在对自动化改革对预报服务业务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密切关注观测数据的接入、解码、业务平台应用等环节,确保稳定高效运行。顺序。

助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往,很多气象观测者入行的第一课就是:观测时间一到,就算天上有“刀”,也要到观测场去读经。数据并按时上报。有的观测者在狂风呼啸的时候用绳子绑住自己的身体完成观测,有的观测者在寒冷的冬日早晨触摸结冰的设备而被卡住,有的观测者在倾盆大雨中冲向观测点……

59岁的高继才从1978年开始在山东泰山气象站从事地面观测工作。他到达泰山气象站时,山上没有路,大家都得拿起工作设备和生活用品,而且一趟至少要花上五六个小时。高继才和他的同事不仅是观察者,还是“山工”。他们每一次负重上山,都要“与世隔绝”20多天。

“以前轮班期间,我不敢24小时闭眼,生怕错过了快件。大家的心智总是被一根绳子拉长,一天7次图文汇报,24次对于航空报告,以及不定期的危险报告,重要报告。报告,每一份都不能迟发。久而久之,多梦已经成为观察者的‘职业病’。” 高继才说,虽然经常梦见阳光纸被风吹走,但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更换新纸。”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造后,全国气象观测员的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地面观测全自动化,让我们欣喜若狂。期待未来观测更加智能,期待‘智慧天气’有更硬核。” 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气象局从事地面观测业务。于丁是一名90后观察者。雄安新区成立三年来,他发现气象现代化发展迅速,气象装备前所未有。

“我刚学会测量室内气压,观测是自动化的;就在我熟悉了各种云的时候,观测是自动化的;然后,实现了对冬季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 " 于丁说。

随着雄安新区“未来驿站”的建设,智慧气象示范、气象科技创新引领、气象服务数据融入新区数字城市建设等项目落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了部署。,站在观测场上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多。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面气象观测综合自动化的巨大变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以此为新起点,气象观测人员将着力解决应急观测、设备维护、研究分析、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新挑战。我国气象业务将以“精准监测”为目标,着力发展全时、全区域、全要素综合气象观测,深化业务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现代化的气象业务。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