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图:智慧医院铺设泛在网络,实现全院高速连接。图为医院护士交接班。
编者注:
技术飞速发展,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社会生产模式始终与时俱进。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通信网络的结合,一场“智能”的迭代更新正在悄然进行,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催生出更多创新的应用和业态,并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惠及民生。 《大公报》将推出“智慧新时代”系列报道智慧医院,从医院、学校、机场、社区、农村等各个社会生活场景,为读者呈现科技加持的智慧新生活。
在5G智慧时代,当你走进医院,第一个对你微笑的人可能不是医生,而是服务机器人。内地智慧医院建设如火如荼。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率先打造国内首家全场景智慧医院,探索大湾区智慧医疗发展的“智慧之路”。刷脸无卡就诊、戴上智能手环打开门禁取药、触摸床头屏呼叫护士查看报告、机器人自动导航送物、“智能”智能输液瓶可控制实时输液速度……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全场景智慧医疗正在医院内忙碌有序地进行着。 \大公报记者陆景仪(文、图)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附近,停着几辆救护车,车身上挂着“红十字”字样。乍一看和普通的救护车没什么区别,但这是“5G救护车”的升级版,里面有世界。患者连接上救护车后,车载医生利用车内配置的各种5G医疗设备,为患者完成头颅CT、心电图、超声等一系列检查,并实现数据实时传输。 5G移动专网。院内多学科“云会诊”同步启动,确定治疗方案。救护车到达医院后,一切应急准备就绪。救护车就像移动医院,让病人真正意义上的“上车入院”。
共享医疗数据,提前做好治疗准备
“在5G网络的支持下,车载医生和医院急救团队可以实现‘零延迟’远程视频通话会诊,毫秒级共享医疗数据,提前做好治疗准备,免去等待时间为患者服务,提高急救成功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俊章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他说,使用5G智能急救后,原脑卒中中心接诊时间从60分钟缩短到20分钟以内,为救人节省时间。
记者在5G智能病房看到了不同于其他医院的新场景。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安装在楼道天花板上的5G信号设备。智能病房有智能机器人、智能屏、智能手环、护士手表、智能输液器、门屏、床头屏、床头屏、走廊屏。等等高科技一应俱全。
对于体弱多病的患者来说,在智能病房休息无疑是很方便的。一个智能手环可以轻松完成医院的日常生活。智能病房患者手上佩戴智能腕带。只要他们在病房门前的探测器前轻轻摆动,门禁就会自动打开。一位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左侧有一个床头屏风。只需轻触屏幕,即可呼叫护士或查看报告。小型室内物流配送机器人也会定时配送衣物等物品。
配送机器人自主杀菌消毒
记者走访智能病房时,室内物流配送机器人正忙着穿梭在病房里。护士们亲切地称它为“小助手”。另一个“勤奋”的助手,智能消毒机器人,会自动跑到无人区进行紫外线消毒、超干雾双氧水杀菌或空气过滤,降低病房交叉感染风险。
田君章特别介绍了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输液器”。这款“智能”输液器可以实时监控输液速度、剩余时间等信息。护士及时赶来处理,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国内首家全场景智慧医院也有5G智慧安防、5G在线医疗、“智慧大脑”等应用。田俊章说,“智慧医院”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从2018年开始建设“智慧医院”,当时开发软件实现在线挂号、就医跳线、人工智能医生初评、到家等服务送药,方便患者看病。那时,患者无需携带医疗卡、身份证和现金,刷脸就医。 “同时,我们对耗材进行智能物流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生进行初步筛选。”
“当时智慧医院建设的方向是解决看病痛点,软件系统各有分工,大数据没有整合,缺乏‘大脑’ '以统筹全局。”田军章表示,为此,医院开始进一步打造全场景智慧医院,并在今年率先完成建设。他认为,智慧医院的核心是拥有高度发达、不断升级迭代的“智慧大脑”。让患者一进医院就感受到高科技、智能化的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