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导读】2012年4月19日,由中国工程院确定的最新“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发布宁波智慧园区,北京、西安、杭州、武汉、宁波5大城市分别为列出。中国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夹杂着“过度鼓励”和“断章取义”。智慧城市...
2012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确定的最新“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发布,包括北京、西安、杭州、武汉、宁波。
中国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夹杂着“过度鼓励”和“断章取义”的问题。经济实力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各有优势,地图上五大城市的分布也多少暗示了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格局。
浙江大学-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认为,所谓“智慧城市”,“智慧”是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和自动化,“智慧”是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和创造力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创造力协同互动的结果。笔者希望从五大城市的建设背景出发,探讨中国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可能的趋势。
首都北京
北京是经济、政治、文化的象征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环境稳定,政策导向明确;作为国家首都,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线,使北京成为重要的交通A枢纽城市;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高层次人才的密集聚集地,具有天然的“软件优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中关村等科技腹地,全国大部分一流大学云集首都,为智慧城市发展准备了充足的人才。并且与我国54个城市的科技竞争力指数十年平均值相比,北京是科技竞争力最强的十个城市之一(数据来自《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电源报告)。
北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尤其是在智慧医疗、健康、教育、就业、社保、安防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如北京电子政务专网、医保信息系统、社保卡系统、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
2012年3月16日,北京市经信委发布《智慧北京行动计划》,提出了城市智能运营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以及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 、信息基础设施完善行动计划、智慧共享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八项行动计划。各规划对应的试点示范项目包括: 1. 建立以居住证为基础的全市联网、跨部门的人口信息系统; 2、推广车载智能终端、不停车充电系统(ETC)、“电子绿标”等智能化应用; 3、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热计量仪表,形成电力、水资源、燃气的智能控制网络; 4、建设城市安防视频监控网络; 5、推广“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实名交通卡等),让市民享受医疗、就业、养老、消费缴费等社会服务;光纤到户,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村); 7.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8.提升首都之窗***集团、政务服务中心、政府等多渠道、多层次联动综合服务能力服务热线; 9. 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网数据网络、无线宽带专网和物联网安全体系; 10. 推进建设一批“智慧北京”体验中心、示范社区(村)、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等
同时,作为拥有故宫等知名旅游景点的城市,北京也在智慧旅游领域启动了多个示范项目。 5月10日,《北京市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年)》发布,同时出台“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四大建设规范。智慧旅游村”即将上线。
国脉点评:
北京作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主要面临交通和社会管理压力,以及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在城市的象征形象下,北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传达出未来智慧城市的趋势。尽管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实际上落后了半个百分点,但《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的发布表明,北京希望快速瞄准优势产业,深入特定行业。无论如何,巨型城市的智慧建设对于世界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西安古都
作为我国六朝古都,西安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陇海—新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干线公路网中东西南北连接的节点。这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步。该值不能忽略。历史上许多朝代都以西安为国都。由于地处关中要塞,秦川易守难攻,战事少。它位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经济比较发达。 但时间到了21世纪,战争早在中原就消失了。易守难攻已不再是西安的最大优势。相反,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西安的经济实力仅处于一般地位。但作为西部第一大城市,西安仍是西北五省的核心城市。
此外,今天的西安是当代中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国内很多著名大学也扎根于此,如西安交通大学。许多科研项目也在西安取得了成果; 、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传感器传输、微电子等物联网技术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科技实力相当雄厚。西安智慧城市试点不仅是对西方城市的示范作用,也是缩小中西东差距的举措。
陕西省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信息化六大目标,陕西省将投入77.84亿元建设包括西安在内的数字城市、宝鸡、咸阳等以智慧城市为引领,到2012年底,完成所有县级中心数字城市建设,实现“数字陕西”。在信息化发展中,陕西省确定了两网四库两中心一平台的顶层设计路径。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在落实信息化、数字化要求方面首当其冲,这也是完善和完善西安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此外,西安还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物流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同时,西安交通大学将率先完成智慧大学建设,探索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此外,西安市政府也大力支持***和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工作。未来,西安市政府将努力在西安投放更多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项目。
此外,西安市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慧应用系统、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居民信息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应用程序。 “十二五”期间,双方将携手共建西安“智慧城市”,全面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实现100%新建小区光纤到户覆盖,推进西安信息化建设进程。
去年6月13日,《西咸新区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又一个按照国家战略建设的城市新区——西咸新区成为我国第四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正式诞生。级新区“”。以大关中引领西北的势头,新区的建设将成为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示范工程。
今年1月11日,西安高新区发布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根据国家确定的七大产业领域和23个重点产业方向,结合西安和高新区的优势,西安高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高-终端设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此次出台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高新区近20年来出台的一项有力、超凡的扶持政策,最高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成立。
国脉点评:
作为我国西部重要城市之一,西安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对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协调人文景观、现代生活和智能科技的协同互动,将是“智慧西安”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走向未来。值得关注的是,西咸新区要成为智慧西安快速发展的引擎。我们必须明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的贫富无关。当然,那些靠吹捧“智慧城市”概念转卖设备的厂商肯定不会认同。
宁波商旅
宁波地处我国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海交通便利。是一座国际港口城市,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而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宁波因其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自古以来就是商贸之都,商旅众多,经济发达。当代宁波也是最早发展智慧城市的城市之一,其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不亚于同省杭州。
宁波是中国第一个系统部署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在《宁波市十二五(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战略中,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宁波市“十二五”重大战略之一2011年6月,宁波市正式发布《宁波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把握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新机遇,如以物联网等为导向,立足智慧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创新驱动,加快智慧应用系统、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与国际化融合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宁波市现代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四项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十大智慧产业应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六大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五个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三是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造。其主要应用示范项目包括智慧社会管理、智慧物流、智慧健康保障、智慧信用管理、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建设等。
作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与公司合作推出的“智慧城市、无线公交”应用于5月15日正式上线。
宁波市审议通过的《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宁波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明确了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积极支持浙商回归。浙商发展总部经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发展海洋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择优发展港口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产业服务业,深化商贸物流业发展,创新发展金融业,繁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发展旅游业,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社会公共服务发展。
今年,宁波将投入超过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政务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项目、智慧城市建设等30个重大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和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应用项目。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智慧项目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打造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 《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对资金支持原则、支持对象和方式、申请审核、立项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可见,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蕴含着无限商机。
国脉点评:
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沿海城市,宁波在智慧城市理论研究领域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智慧城市项目与机制管理。有秩序。勤奋务实的“上海作风”,或许能让宁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引领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杭州东
杭州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不仅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越,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西湖风光秀丽,蜚声中外。杭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城市。 杭州位列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
近年来,自总理提出“感知中国”概念以来,中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都把发展物联网作为推动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增长升级。杭州是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的先行区之一。物联网企业起步早,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相关技术起点高,产业化经验丰富,运营商布局早,网络基础扎实。 ,为推动物联网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物联网行业的大部分配套产品都可以空运和陆运。杭州不仅有大量本地企业可以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设施,而且借助良好的航空和公路运输条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提供配套设施。在软实力方面,杭州拥有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软件相关人才约2万人。但在高端人才的引进上,杭州需要民营企业家和政府的积极推动。此外,杭州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整体规模略低于同级城市。在工信部信息技术与智能研究院发布的15个副省级、10个直辖市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排名中,杭州位居第一。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排名第四。
为加快智慧城市发展步伐,杭州制定并发布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指南。对杭州未来五年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基础设施、应用推广、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杭州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争取5-10年的努力,使杭州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更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管理。 ,智能生活水平居全国前列。杭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目标是智慧应用系统全国领先、智慧经济发展全国领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取得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建设指标。
在示范项目方面,杭州推动的无缝智能交通系统正在运行。就像北京一样,一张卡可以解决公共交通无法到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杭州将投资1.4亿元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此外,杭州物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成功实施了多项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应用。和服务经验。摆脱“门票经济”的西湖景区,也体现了杭州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以“智慧”发展旅游业的霸气。
今年4月26日,杭州湾新区举行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高端物联网磁传感器、钛合金及精密轴承套圈等14个产业项目,总投资46.3亿元,项目密集开工。杭州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力求利用物联网来弥补短板。
国脉点评:
作为浙江省省会,杭州与同属浙江省的宁波一起被列入首批试点城市。杭州在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建设一直备受市场推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自然自然旅游条件也成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凭借智慧工业与智慧旅游双向突破的成果,以及在智慧民生领域的务实创新,杭州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内智慧城市的一颗新星。
武汉中部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湖泊众多,水陆交通发达。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中产业实力最强、交通枢纽位置优越、历史因素特殊的省会城市,武汉积极谋划“十二五”期间建设国内中心城市,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建设智慧城市 能够跻身全国一线城市之列。
2011年2月武汉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的智慧产业技术。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建设“智慧城市”已被列入武汉“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在“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中,武汉市提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安全体系,着力打造一座智慧城市。定于5月发布的《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还明确了智慧市政、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水务、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和聪明的食物。发展药品监管、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物流等13个重点应用领域。
在智慧城市应用工程方面,武汉已启动六大规划。一是推进数字武汉建设。提升城市基础测绘支撑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数字化武汉地理空间框架。深化“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电网络试点工作,推动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网络全覆盖,完善服务功能,推进融合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第二,实施光城计划。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发挥武汉光纤光缆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大力发展光纤到户,扩大远城区宽带网络覆盖,建设智慧城市建筑和智能家居。进一步增加无线网络覆盖点,实现机场、车站、学校、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
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中国武汉”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武汉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专网,加强全市协同办公系统、网上行政审批信息平台、视频会议等电子政务建设。政府骨干应用系统。依托武汉市民之家等重点工程,完善电子政务和电子社区工程,推进政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化,加快建立政民在线互动机制。推进移动电子政务建设。
第四,加快企业信息化。推动和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向企业生产等环节的渗透,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强产品和技术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升企业电子交易水平。
五、推进物联网建设。引进和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环境监测、数字医疗等物联网示范工程。实现车联网全覆盖。拓展“武汉通”应用功能,基本覆盖居民衣食住行小额消费,推进与身份信息管理的互联互通。
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4月16日,武汉市卫生局在“第二届武汉智慧医疗高峰论坛”上透露,未来5到10年,武汉将建设智慧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经济发展方面,52所(简称中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约,拟投资8亿元,成立武汉视频集成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光谷软件园平安城市实施管理中心助力武汉“智慧城市”建设。
其中一个比较意外的示范项目是,在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中,武汉居然踢出了多个主要旅游城市,成为18强之一近日,国务院总理在湖北省考察后也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驱动功能、要素聚合功能、服务、管理创新中心功能,加快国家重要功能建设。门户机场将充分发挥武汉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武汉城市圈的率先崛起,引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国脉点评:
"10 for smart city ", this is an label that have paid to in Wuhan in the past two years. In the of China's 30 years of , up and , Wuhan has been "being in the of - and third-tier ". In our , this is a city with no "", but no "". "It's true that such are rare in the field for the of in . This wave of smart city is an for Wuhan to a first-tier city in China, and it may also be the l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