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个城市纳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 综合能源服务如何让城市更智慧?-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250个城市纳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 综合能源服务如何让城市更智慧?

发表时间:2022-06-04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呈现“循序渐进、多点开花”的发展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有东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城市提升的趋势,由点到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我国已有7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250个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能源是城市运营的基础。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改变以往城市能源场景单一、应用孤立的现状?在综合能源服务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它们将与智慧城市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分析讨论。

“零碳”方向

构建城市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智慧能源系统的支持。据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许林介绍,通过智慧能源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能源分配点,形成更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更好地调度并使用不同类型的能源。不同时间段的能源,从而形成更加经济、低碳、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

当前,综合能源服务正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可靠途径。落基山研究所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认为,从供给侧整合到分布式能源,再到节能服务和智能云管理,我国正在进入探索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新时代。以“零碳”为指导。时代。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利用云、大、物、移动、智能、链技术和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对耗能设备进行优化监控,提供整体优化的设计、调试、运行和服务,因此助力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慧家居,最终推动城市向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更低碳的目标迈进。” 国家电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员霍墨林研究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充电为例,“我们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充电地图国家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掌握电动汽车的运行轨迹,高效、经济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林志堂总经理表示,希望打造更全面的“综合能源网”,让充电站不仅仅是冷能补给站,而是城市生活圈。

据报道,目前,小桔充电已在全国60多个城市积累了2万多个快速充电桩。 2019年,小桔充电为55.60,000名车主提供超过2500万次充电服务。

在以充电为主的生活圈中,滴滴小车充电的所有充电站都可以满足1小时以上的停车减免。在满足充电需求的同时,用户还可以享受用餐、按摩椅、司机休息室,以及洗车、汽车保养、保养服务等。

产城融合

开启综合能源服务落地新窗口

“以产业为保障,以城市为基础,产城融合实现双赢,必将推动我国城市蓬勃发展。”国家发改委城镇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沉驰指出。

行业专家表示,产城融合是我国转型升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发展理念。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需求,产城融合将为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带来富有想象力的创新发展空间,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落地智慧城市的新“窗口”。

记者了解到,服务“产城融合”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已在多地开始崭露头角。早在2017年,我们就与我们签订了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合作协议,并牵头成立省级节能公司,合作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机制,共同推进唯一获批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天津示范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业已成为该地区招商引资的亮丽招牌。

今年7月,张北县人民政府与其他五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1GW“集散相结合”光伏电站、生态小镇综合能源项目、集成组装型低能耗住宅、大数据中心、特色种养、旅游等,致力于建设张北县光伏智慧生态小镇示范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以‘智慧生态小镇’的理念,我们打造了‘三产融合’的理念,即初级农业、二级光伏、三级服务业。将三者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政府,也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总经理王洪亮说。

强大的联盟

政企合作必不可少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增强老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沉驰说。

那么,综合能源服务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产城融合”?在沉驰看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的结合是双方发挥良好结合的关键。

有受访专家建议,城市决策者、研究机构、能源企业应合力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发展,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项目实施,提高高质量的结果社会效益。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非常重要。 “没有顶层设计的智慧城市设计存在缺陷,”施耐德电气副总裁薛毅表示。但遗憾的是,各地普遍缺乏智慧城市规划,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业的发展。

对此,薛毅建议,一方面,行业要积极行动,通过梳理总结,定期发布相关白皮书,为智慧城市决策者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定义未来的能源系统,使其更适合智慧城市建设。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