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6月7日,一个跑团在韩城市南湖公园的智慧健身步道上训练。
安康市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图为6月10日,安康市高新小学和高新四小学生联合表演校园舞。
6月9日,一名女孩在山阳县体育中心参加乒乓球训练。
西安奥体中心开馆仅10天,就接待了6万人。变成了
当地青少年篮球、跆拳道训练和群众运动的最佳场所;渭河沿岸渭南段为十四运足球热身训练而建的标准足球场,成为群众足球的热点;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用排球的商洛市体育馆,为群众修建了8个羽毛球场,吸引了附近的大学生、中老年人到这里荡秋千、锻炼身体。
6月7日至10日,记者带着“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三秦航传媒集团走进渭南、安康、商洛等市部分县(市、区),近距离接触感受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
渭南争创全国体育健身模范城市
6月8日下午,烈日炎炎,渭河渭南段全民健身走廊相连的足球场更热,前来踢球的人络绎不绝。天然草坪上的11人制足球场,一场足球比赛正在进行中。渭南师范高中足球队将对阵渭南体校二线球队。为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比赛而建的训练和热身场地,如今已成为众多球迷打卡的地方。
渭南市体育局副局长郭军介绍,在十四运会筹备期间,渭南市全力打造沿渭河的全民健身走廊工程。建成健身步道184公里、自行车道168公里、自行车休闲设施9个。驿站、健身站70个、运动场馆106个,使全市人均运动面积增加0.45平方米,每年前来运动休闲的人数达到300万人次。目前,渭南市已实现市级“四个一”目标,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升级改造,村级及以上体育健身项目全覆盖,社区建设普遍15分钟健身圈,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达到3.03平方米,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在蒲城县,一座由工厂改建而成的兴瑞篮球场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篮球馆外观简洁,馆内温度高,但不影响群众打篮球的兴趣。县篮协主席卢海英介绍,去年渭南市倡导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全市空地、角地、旧地的“金角银边”。工厂。在政策支持下,县篮协筹资80万余元,租用原纸箱厂的闲置土地和旧厂房,以配套棚屋的标准新建室内球馆。后期协会将利用闲置厂房改造建设2个标准儿童篮球场和4个羽毛球场,为周边群众提供体育锻炼场所。
据了解,为扩大全运会成果,渭南市正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体育健身模范城市,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群众。目前,渭南市已绘制路线图,列出任务清单,提出3个领域14条具体措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安康汉江龙舟赛动城
走进安康城,清澈的汉江水贯穿全城,沿江两岸修建的30多公里全民健身长廊,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时尚与动感。岸边,不久前举办2022年龙舟赛的“码头”还屹立不倒。安康市通过汉江龙舟赛激活了一座城市。
安康市教体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朱晓燕介绍,安康每年举办100多场全民健身赛事。其中,安康汉江龙舟赛和安康半程马拉松最为耀眼。安康汉江龙舟赛已举办22届,半程马拉松已成功举办6届。安康汉江龙舟赛已发展成为安康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体育节。
自2000年以来,安康汉江龙舟赛已成为安康每年不可缺少的重大节日,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赛。
6月3日,2022安康汉江端午节将举行。端午节龙舟、抓鸭、摸鲤等环节的精彩片段,以及29支龙舟队在汉江上掀浪勇进的场面,吸引了两岸的热情观众。汉江。端午节期间,安康市还举办了民俗画展、历届中国安康汉江端午摄影展、第七届富硒美食节等主题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扩大了汉江龙舟赛的影响。 .
据安康市教体局副局长陈福勇介绍,近年来,安康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禀赋,推动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县域特色的碧水青山系列赛事,走“活动+节庆”“活动+景区”的新路。安康市各县(市、区)打造了具有县域特色的赛事,包括宁山山地越野挑战赛、紫阳汉江冬泳比赛、“秦楚边城·水白河”系列赛事、“平利”国际茶日”系列赛事、汉银环秦岭自行车赛等,不断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6月10日,记者走进正在举行全县职工运动会的石泉县体育场,500多人参加的拔河比赛让全县热闹非凡。朱晓燕介绍,按照安康市要求,从今年起,各县(市、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社区运动会或农民运动会,组织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
商洛新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
与秦岭地区的许多县城相似智慧体育,山阳县也有“两山一水”的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近30公里的山水健身步道。与县体育中心分道扬镳,依地势而建的滨江健身休闲廊道,支撑着全县15万余人的健康生活。
将于2020年建成的山阳县城市体育公园,总投资700万元。有笼式足球场、轮滑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步行道。配备健身器材,可进行6种活动。体能活动。近千人早晚来体育公园锻炼身体。
在风景如画的山阳翠屏山公园,56岁的当地居民王博一大早就上山玩八段锦。 “县里的健身条件越来越好,现在走出家门10分钟内就能找到锻炼的地方。”他说。
近年来,山阳县共投资8.148亿元,在全县建设国家级体育休闲综合体、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群众登山基地”、绿化满川古镇秦陵源乡休闲。步道、满川玉皇岛水上休闲运动公园等项目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效益。目前,山阳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体育健身示范县。
第十四届全运会女排比赛场地商洛体育馆,现已“变身”为8个羽毛球场,供当地群众锻炼。 6月9日,正在大厅训练的商洛学院大一新生翟文婷说:“我之所以来这里玩,是因为场地舒适,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人多,高手多,我可以提高自己。”
商洛市体育局副局长全飞表示,全运会后,市政府明确商洛体育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每年拨款100万元支持体育馆免费开放。目前,全市已建成的16个体育场馆已实现免费或低价开放。
全飞介绍,在筹备十四运期间,商洛市共投入1500万元以上,建设了多条健身步道、足球场、篮球场和社区多功能健身场馆,真正让群众共享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红利。下一步,商洛市将加快沿丹江全民健身走廊建设,辐射带动各县区积极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生活自觉正常。改变。
韩城体育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柔道比赛,韩城建设了规模宏大、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的城市体育馆。目前,这座具有汉唐建筑风格的体育馆已免费向当地民众开放。
6月7日,记者来到韩城体育馆,发现全运会柔道比赛场地已经安装了篮球架,20多名青少年正在接受篮球训练。与馆内相连的十四运柔道热身馆已成为拥有12个乒乓球场和8个羽毛球场的群众健身馆。体育专家们很高兴地捕捉到对子。
50多岁的王娟是乒乓球爱好者。她说:“自从韩城体育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打球,在这么好的体育馆里锻炼是一种享受。感谢政府为我们做实事。”人。”
在完成全运会柔道比赛任务后,韩城体育馆再次提升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由韩城文化运营,实行低收费或免费收费。近六个月来,韩城体育馆的主、辅场馆都难觅踪影。
“围绕这个重要的体育馆,打通了老百姓参与体育赛事的瓶颈和痛点,韩城的全民健身水平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韩林生表示,近年来,韩城市举办了60余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10万余人次参加,提升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43.9%。
全运会后,韩城开始构建更高层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持续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整合多种业态,发展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体育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90%以上的城乡居民通过了《全国体质测定标准》。健身设施遍布城乡,拥有各类运动场馆346个。农民体育健身项目覆盖全市近99%的行政村。
在全运会带动下,陕西在健身设施、组织服务、科学引导、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体育文化、场馆开放、智慧服务平台等8大惠民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构建“后全运”时期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各地不断释放“后全运会”效应,助推全民健身迈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毛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