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记者 |刘增禄
受“十一长假”及三季报披露窗口影响,10月份大宗交易平台交易活动环比明显降温。这一时期,“十四五”重点提到的电子产品是机构投资者重点买入的标的。
月营业额环比下降
根据Wind资讯数据,9月沪深两市仍有724家公司参与大额交易,累计成交3010笔,月成交额8.43.93亿元。 10月份,两市有大额交易的企业数量快速下降,仅有424家企业。期内交易1482笔,月交易额3.84.77亿元,总交易额环比下降54.41%。
10月份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热情迅速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月初“十一”长假,当月只有16个交易日,比9月份少了6个交易日。 ,因此会对期间的交易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10月份恰逢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窗口期,监管部门规定已解除限售的股票在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这也将影响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月内交易热情有所下降,但卖家的惜售意愿有所增加。平均成交价折价5.43%,与9月5.78%相比数据交易平台,平均折价率有所下降。当然,虽然大宗交易仍以贴水交易为主,但期内仍有华银电力、金杯汽车、美的集团、恒华科技、中石油工程、神天马A等91家公司完成175笔溢价交易。
机构资金仍偏爱科技和医药
10月份的3.84.77亿大宗交易中,80.82亿是机构席位,另有25.1亿元是机构卖出的交易额,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从买入量明显高于卖出量来看,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未来仍有信心。本月,机构基金共买入79家公司,其中包括 One、传音控股、奇艺卓胜微、巨星科技、三诺生物等20家公司。数十亿或更多。
结合对行业属性的观察,四季度以来,机构关注重点仍以科技和医药领域为主。在机构席位买入的79家公司中,电子行业个股12只,医药生物行业个股11只。电子和医药生物都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重点行业,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很大。科技领域不断得到政策的密集支持,带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全球疫情反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加之行业本身的刚性需求,医药生物行业仍有望保持高度关注。
从个股看,传音控股当月共完成25宗大宗交易,总成交额10.亿元,其中20宗交易为预留买家席位机构,采购金额7.41亿。值得一提的是,其余5笔交易的买家均来自QFII资金经常出没的总部(非营业场所),这很可能意味着该股已被国内机构资金加持,也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医药股三诺生物虽然被控股股东李少波减持,但减持后的股份也被机构资金接手。
除机构席位明确外,光启科技两笔共计3000万股的交易买方为国信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涉及交易金额5.73亿元。销售部一直被市场猜测为高义和刘峰的所在地。观察发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刘峰执掌的高易临山一号远望基金已重金投资狂奇科技5918.17万股,位列狂奇科技第六大股东。公司。其上3000万股的交易,从其所在营业部的交易情况来看,很可能是刘峰增持。
附录:10月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收购1亿元以上公司
优秀的成长型公司更受机构青睐
随着年底的临近,机构投资者对所购公司的成长性要求明显更高,不少公司基本面良好。从10月底刚刚结束的三季报数据来看,10月份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的79家公司中,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和增长的有50家,占比63.@ >29%。其中,养殖企业正邦科技增速最高。由于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和产能释放,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4.33亿元,同比增长10711.29%去年同期;随着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前期投入的智能无人系统开始贡献业绩,市场需求旺盛,第三季度净利润也增长1441%。同时,牧源、威力股份的业绩增速也超过10倍,金信农、昆仑万维、西部超导等9家公司的业绩也在三季度翻了一番。
此外,在提前公布年报的592家公司中,10月份机构席位增持的公司中,也有预增年度业绩的公司,如兴旺裕达、昆仑万维、双子座爱立信、迈瑞医疗等已提前锁定年度业绩增长。
(文中提及的个股仅为举例分析,并非投资建议。)
扫描二维码领取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