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4月21日,英飞凌发布了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36亿元,同比下降43.9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5600元,同比。减少 1740.55%;扣除非净利润-4100元,同比减少2662.78%;2021年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7.71亿元,同比下降66.25%;单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8万元,同比下降900.39%;单季扣非净利润-5.55万元,同比下降1038.66%;负债率61.85%,投资收益1.39亿元,财务费用60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按季度分列的主要财务指标
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是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运营服务商。2021年,公司将积极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索智慧城市新商业模式,强化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数据治理与运营、智慧家居等业务模式、新零售、数字营销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减少长期融资业务,加强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6亿元,同比下降43.95%;利润总额-14.28亿元,同比下降1,426.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5亿(含商誉减值7.15亿),同比下降1,740.55%。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应收款项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显着增加转正,期末现金充足(11.8亿元)。
2021年,公司将围绕“转型优化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战略转型,提升业务质量
1.1传统业务调整优化初见成效
公司稳步推进国产安防产品向物联网产品转型升级,提升物联网产品竞争力。推出的智能灯杆产品发展趋势向好;新普互联网互联网营销业务进行了调整优化,今日头条业务调整为直播电商和品牌运营业务。客户,推动业务和客户多样化。
1.2 系统集成业务向能力驱动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系统集成业务向能力驱动转型。公司注重选择优质的系统集成项目,提高业务质量,注重经营垫款和回款,提高经营净现金流。方案策划、方案设计、集成交付能力;提高项目工程管控能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降低成本。
1.3 智慧园区、智慧商业等新业务的突破
公司智慧园区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精心打造样板工程,推进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智慧园区改造、深汕生态环保科技产业园顶层规划等项目,并完成交付保定深圳公园顶层规划项目;发布智慧园区数字中台“元灵”支持客户打造智慧园区综合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帮助客户实现“物理空间+产业生态”双数字孪生,完成全场景数字化转型。
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的智能商业业务。为某大型零售连锁店定制的一期项目已基本交付,二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将以该项目为起点,努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新零售方向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1.4 试点探索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与两市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定公司将以参股方式共同成立智慧城市平台公司,统筹区县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大力支持公司业务转型发展。
2、构建以研究院为核心的创新研发体系,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为构建以总部研究院为核心,两个组织层次相结合,分工有序,各研发中心相互协调的研发创新体系。多个子公司,通过总部层面的技术研发工作,并通过子公司层面的研发中心承担基础、通用,承担应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实施。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研究院及子公司研发中心的组织架构优化和人员扩充工作,推动广东省重大专项“软件中介智能理解关键技术”中期验收;智慧园区、智慧建筑产业布局;公司持续与高校等外部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推广“自主研发+外部协同创新”的研发模式,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3、完善财务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公司结合经营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加强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智慧园区目标,全面落实财务管理目标;优质收款好项目,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收账款催收,降低新增应收账款逾期率,提高应收账款质量;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盘活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4、加强总部管控和信息化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优化总部组织架构,加快团队建设,加快IT信息化进程,强化总部管理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总部控制子公司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子公司关键经营节点的有效管控。完善子公司管理团队成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5、部分资产处置工作完成
结合国外地缘政治形势、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为抓住国家“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出售了加拿大英飞凌(含3月)和上海威士青。
2、收入和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和地区
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数字全链技术服务能力
公司具备顶层规划、总承包集成、数字化基地、AI工程、智能场景、数据治理与运营等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从规划、设计、设备、建设、运营、运营等全链条业务服务。维护到运行。
1、顶层规划能力
基于国家宏观政策解读和行业洞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依托公司标杆项目建设和运营积累,融合数字经济、循环经济、低能耗等发展理念碳经济、共享经济,建设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建筑+”等规划、建设、管理、交通、服务全过程的顶层规划能力。
通过统一顶层规划,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清晰的战略方向、规划目标、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从统一体系标准、整体集约建设、精细化运营管理等维度充分赋能应用场景体系,以及平滑的迭代演化。建设、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和业务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
2. 整体包集成能力
在系统集成资质方面,子公司英飞凌系统和英飞凌科技分别拥有完整的行业资质,拥有智能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电子与智能建筑甲级资质等顶级资质;在研发和产品方面,公司拥有CMMI5软件认证,产品率先通过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认证。
公司集成交付了大量项目,积累了各行业的项目实施和集成交付经验,并严格按照实施前规划-项目实施-竣工交付程序进行;典型项目包括“鹏城云脑二期扩展”国家级实验室、“智慧中国”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公司结合项目全生命周期总结出一套EPC总承包标准化流程体系,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开展项目,节省时间,提高项目质量。
3. 数字基地能力
公司拥有28年专业视频物联网技术软硬件开发经验,自主研发全系列多类型智能物联网产品,包括智能摄像头、视频光纤传输设备、视频存储设备、边缘计算设备、5G多-传感设备、测温防疫、智能杆等设备,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楼宇+、智慧安防、智慧家居等智慧前端、传输、存储、解码、以视频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边缘计算等一系列产品保持了良好的高端国际品牌形象。依托广东省AI+智慧安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构建统一的物联网中台,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标准化的接入标准、安全的设备接入、统一的标准设备共享,并可提供跨不同设备和数据源的通用PaaS服务。在整个物联网架构中,它起到了链接前后的中介作用,链接了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所有交互。在实现“物联网”的基础上,作为产业链的核心枢纽,通过对平台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对数据赋能流程进行大幅前置,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数据的生产和处理,简化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复杂性,降低解决方案的成本,充当“
公司构建了基于元数据驱动的数据开发和统一调度、多源数据集成交换、多维数据融合分析的数据中心。提升业务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公司基于数字化BIM技术,为商业写字楼、场馆、医院等领域打造信息化高度集成、定制化创新功能、智能决策辅助的智慧建筑综合运维平台,提升建筑整体管理水平和运维服务水平。
4.人工智能工程能力
公司拥有视频诊断、行为分析、特征检测、统计等领域的算法开发技术,以及多感知实时检测技术、场景设计优化技术、多粒度架构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技术等,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和行为分析作为定制开发的核心。公司积极与多家高校和科技创新公司合作,提升人工智能工程能力。
5.场景应用能力
公司业务涵盖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居等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场景。例如,通过智慧园区“元领”业务中心,构建智能场景应用,实现投资流程精细化、资产管理标准化、物业管理移动化、节能管理、自动化。的设备和设施管理。
6. 数据治理和运营能力
公司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模型,实现空间、资产、人员、业务四大要素的数字化,为客户提供全球智慧建筑数据整合与治理服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智能建筑,并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秉承“让数据有用”的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轻量级数据开发平台和可视化开发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数据治理服务,打通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政府与企业,共享共享,发挥作用。数据价值。此外,提供全面的数据建设指南、数据资产设计、数据应用培训,提供从理论、实践到建设的端到端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字化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领先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高清视频可视化、视频传输、视频存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等领先技术。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37项,外观设计及应用专利79项,软件著作权254项,国家科技成果鉴定9项。
1、全球研发中心
公司在深圳、杭州、渥太华、墨尔本、澳大利亚等地设有研发中心,专注于人机互联、智能框架下的高清可视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研究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安防、智慧建筑+、城市应急系统、智能家居等场景实现应用创新与融合。
2.创新基因
公司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产品和技术应用。例如,2017年,公司设计并实施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一项目人脸识别安防项目,开创了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人脸识别在安防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先河;2019年,公司推出安防行业亿级像素超高清拼接摄像头,集成人脸检测、识别等智能技术,可部署在城市高空观测、机场、港口和人流密集的广场;公司智慧中国项目荣获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产业创新峰会“中国智慧中国”项目 物理空间+产业空间”。厂商全景报告《智能园区运营管理与智能管控代表厂商》;公司新一代智能高空抛物面相机入选深圳市工信局创新产品,部署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等项目。
3、具备快速应用行业新技术的能力
公司迅速将行业最新技术应用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呈现给客户,形成竞争优势。为进一步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公司形成了集团研究院公共技术研发与中台及子公司产品研发的高效协同架构。
4. 广泛合作
公司利用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庞大的市场基础,积极与科技创新企业合作,合作共赢。如与华为建立鲲鹏联合实验室,完成网络视频管理平台和智慧工地云平台鲲鹏兼容性认证,获得2021鲲鹏应用创新大赛政府赛道一等奖;该公司与商汤科技和比特大陆等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合作;与腾讯优图成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产品并应用于智慧社区、新零售等领域。
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芯片、软件与计算”重大项目“跨媒体智能理解软件关键技术”,浙江省科技厅“车载高精度传感器器件及模块研发与应用——车载多传感器信息的研发目标检测识别融合模块“智能网络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重大科技项目,
(三) 全球商业地图
公司覆盖中国、北美、南美、欧洲、澳洲、中东、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个品牌(英飞凌()、斯旺、新普互联网())。公司构建了集全球研发、生产、销售、集成、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成熟上下游信息产业链体系。
(四)控股股东资源优势
深圳投资控股于2019年12月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圳投资控股是深圳市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科技金融管控平台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平台。培育和资本运营三大核心功能是世界500强企业。深投控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在资金、产业资源、品牌、信用等方面给予公司重要支持。公司依托深投控股国有平台优势,承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