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高飞昌/文章 人们在日常驾车出行中遇到“停车难”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让停车又快又省心,成为很多车主生活中的一大痛点。为此,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车企、科技公司等各方都在投入优化和解决问题。作为新动力车企的一员,威马汽车针对停车难题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智能停车。
据了解,威马汽车推出的智能停车服务目前已登陆威马汽车APP。该服务可为用户提供车位“空、忙、满”查询等信息,未来将逐步升级服务,最终从提前查询停车场创建停车场,预订停车位,离开停车场时感觉不到报酬。闭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汽车作为出行载体的定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汽车为中心,发展人车互联、车家互联、万物互联等生态布局任重道远。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想做什么。
威马汽车从停车场场景入手,布局自己的智慧生态,是不是一个好切入点?此外,自动泊车现场周围也有不少玩家。威马汽车为何迈出生态布局的第一步?
自动泊车成为自动驾驶最有前途的赛道
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革命发展至今,业界达成共识: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品牌竞争的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是下半场。用智能技术提升用户体验,解决用户痛点,是所有车企都在努力的方向。在这条智能赛道上,一直以“创新者”身份参与行业的新势力车企走在行业前列。因为他们对电动汽车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他们的竞争重点已经从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演变到了布局智能生态的阶段。
但找到合适的生态切入点是第一步。从总体上看,高水平智能驾驶甚至全自动驾驶已经成为近年来吸引众多玩家的广阔赛道。然而,经过几年的探索,业界已经意识到,L4/L5高级别自动驾驶已经进入事实上的“真空期”,受限于法律法规和技术实施问题,真正实现大规模无人驾驶公共道路落地和商业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有落地前景的自动驾驶还有很多前提条件,比如为车辆配备安全员,在固定位置运行。自动驾驶在固定场所的应用已经很多,例如矿山或公园的物流、路线固定的公共交通等。但在与普通用户出行密切相关的场景中,最适合自动驾驶的还是停车场。停车场本身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具备应用先进技术实现全自动泊车的理想条件。
此外,难找座位、难停车、难找座位、难付钱,这些真正的痛点一直是用户最想解决的用车问题。根据JD.POWER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发现,停车场景(即自动泊车)是消费者最期待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场景。
当先进的智能技术满足现实需求时,基于停车场的自动泊车服务将应运而生。智能停车是现阶段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突破口,也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根据投宝研究院的一项调查,2016年至2020年,具备一定自动泊车能力的车辆数量翻了两番。预计到2025年,整个自动泊车行业规模将超过400亿。 Head 预测,到2025年,智慧停车场渗透率(新增智慧停车场占新增停车场的比例)将达到96%,覆盖率(智慧停车场占停车场总数的比例) ) 将增加到 99%。
自动泊车在技术实现上早已存在,赛道上的玩家也不少。最早的自动泊车是利用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搜索车位线,实现无人泊车,通过车辆钥匙发送遥控信号。后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升级和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先进传感器的加入,车辆本身的算力平台呈指数级增长,根据高精度地图自动搜索和锁定车位,并执行复杂立体交通中的上下寻路等。实现了高级泊车功能。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自动泊车进入一个新时代,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降维”应用到泊车场景中。
威马汽车为何打造智慧停车生态
就目前参与自动泊车的玩家类型而言,大部分传统车企提供的泊车功能通常仅限于车辆端,即车辆本身具备泊车能力,但有与停车场无联动。另外两类玩家集中在该领域,一类是停车场服务商,如捷顺、ETCP、安居宝。他们通过蓝牙物联网技术对停车场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车位智能化管理和停车费自动结算。另一类是停车场协同平台,代表腾讯、百度、华为等智慧停车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合作伙伴提供AVP无人泊车、路试泊车、高位视频泊车等技术解决方案。
但是,目前很多玩家只关注停车体验的一两个方面,没有一个人完成了从“找位难”到“支付难”形成闭环的整个停车流程经验。而这正是威马看到的机会。全面打通车端、场端、移动端,为用户停车痛点打造全流程服务。
想象一下,用户可以在开车到目的地之前掌握停车场信息,实现停车场内的完全自动泊车。这样的服务可以让停车全过程“零焦虑”。这背后有很多可以想象的商业化机会。在威马汽车提供的停车场查询功能方面,首先需要接入海量的停车场数据,有望带动周边商家的参与;就“无感支付仓”功能而言,这需要支付资源能够在生态商户信息中获取。这是很少有人提出的生态解决方案,但魏玛敢于尝试。
威马汽车之所以迈出这一步,不仅与智能技术进步的大环境有关,也与自身在智能停车领域的早期布局有关。回顾过去,威马的停车生态经历了三个研发阶段:1.0阶段,威马专注于车侧智能智慧化园区,APA智能泊车辅助等技术在EX5上落地。 2.0阶段,具备有限场景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AVP无人驾驶自动泊车技术在W6上量产,智能泊车技术从车辆端向场端智能演进。 3.0阶段是融合L4级AVP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孪生停车场,建立车路协同停车生态系统,打通车端智能、场端智能、移动端终端情报及相关大数据。业内首家成功构建停车闭环生态系统。
目前,威马汽车的智慧停车生态仍然依赖APP+AVP来完成。对此,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沉辉表示,技术研发不仅要关注用户需求,更要关注用户习惯。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日均APP在线时间超过5小时,手机仍是用户日常使用的重点。基于此,前期利用智能APP替换车机部分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加速车机智能化研发迭代。 ,已成为威马汽车构建停车生态闭环,打造差异化技术和服务壁垒的核心思想。
对于威马来说,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壁垒非常重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果一家企业缺乏鲜明的差异化特色,最终将难以成功。就新动力车企而言,各有各的企业特色。例如,蔚来通过换电服务、多品牌发展等方式,建立用户服务能力作为品牌壁垒;而理想则利用家庭用户定位和扩展程序电动技术开拓市场;小鹏强调全栈自主研发,通过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奇产品彰显科技形象。
威马汽车秉承“科技包容”的理念,始终走务实路线。以产品为例,威马汽车目前的智能电动车型集中在15万元-25万元的主流市场区间。截止目前,已经积累了超过10万用户。技术上,威马汽车已量产L2及以上辅助驾驶和AVP自动泊车。新的 M7 机型还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高通 8155 芯片。在生态建设方面,威马汽车在能源补充生态、停车生态等领域优化用户体验。威马汽车此次打造的智慧停车生态布局,也是基于“普惠科技”的理念,未来也有望为公司形成有利壁垒。
智能停车是一个开始。近日,威马已完成向港交所提交表格,即将进入资本市场。此外,还进入了“中国新经济500强”榜单。可以预见,魏玛在智能领域的布局,将是支撑其更广阔天地的后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者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1260]。
高飞常经济观察报部主任
汽车与出行新闻中心主编
长期关注汽车与出行的发展,包括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出行与科技、资本市场、汽车后市场等。对相关的企业战略变化和市场上的新产品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