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当智能能源遇上物联网会发生什么?
9月11日,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现场,记者首次体验了能源生态系统的未来。
在正泰云展区,记者看到了展示智慧城市多个应用场景的大型电子模型。模型对接智慧园区、智慧新能源、智慧电力、智能制造、智慧水务等真实数据平台。通过对系统进行操控,控制相应的实物产品,实现应用场景的联动,将数据从设备端传输到应用端。,使能量流与信息流一样顺畅自由。
据了解,本次展会是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的配套展会。为期三天的大会以“智慧能源,物联网世界”为主题,吸引了各级政府领导、高水平专家学者、国家和省级金融机构负责人、国际工业能源管理机构负责人、代表参会国际企业代表、国内企业代表等800余名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是温州市政府与正泰集团联合举办的盛会。是政企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示范。
拥抱能源物联网新蓝海
“工业和能源物联网的全场景、全链路、全生态发展是一片新蓝海。未来,温州将拓展互联网赋能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空间物,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卫军说。
作为温州经济改革的先行者,正泰集团率先尝试拥抱工业互联网,推动能源物联网应用,提出“一云两网”发展战略,围绕构建区域智慧能源能源“供—储—输—变—配—用”一体化运营管理生态系统。
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智慧能源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环节,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同、高度协调的新能源系统。能源与信息的融合。它具有智能、清洁和去中心化三大特点。通过智慧能源系统,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实现对低碳管理的实时监控。
“没有智慧能源和物联网的推动,可再生能源很难发展。”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焕告诉记者,绿色发展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线,就像一对智慧能源。“孪生兄弟”,在物联网框架下,将两者紧密结合是能源发展应坚持的方向。
能源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重头戏”。随着能源系统走向低碳化、数字化、多元化,“万物互联”丰富了能源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南存辉认为,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技术革命即将到来。对此,正泰集团在能源物联网应用方面进行了多项实践探索,为地方政府和终端用户提供了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
“目前,在以国家电网为主体、正泰合作的前提下,开展能源供应、储能、输变电、配电、用能等配套服务。例如,从光伏电站入手包括沙光互补、渔光互补、农林太阳能、光伏旅游、工商业屋顶、户用分布式光伏等领域,数据、充电、交易等服务逐步接入我们的平台,向国家电网提供技术响应。” 南存辉说道。
“通过创新驱动,可以广泛开辟各类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新场景、新应用方式,为物联网发展开拓市场,更好地开辟广泛应用的新局面。” 石定焕告诉记者,“像正泰一样,江山农光互补项目在农业领域做了很多探索,解决了土地紧缺等问题,取得了1+1>2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晓新认为,能源物联网建设要关注五个核心目标:“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能源物联网综合利用效率。能源;有利于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有利于提高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终端用户提供便捷、可靠、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促进技术发展设备行业。”
作为智慧能源的基础设施能源物联网,在广泛互联、共享、协同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安全问题等多重挑战?面对记者的提问,南存辉和正泰集团给出了“正泰云——正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答案。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了解到,正泰云是专注于能源电力垂直领域的行业“云”。“‘一云’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自己的完整系统,在这个平台上搭建了两个应用网络,一个是工业物联网,一个是能源物联网。” 南存辉说道。
正泰云利用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连接企业内部制造和运营管理数据。具有安全性、数据交互性、可扩展性、可扩展性等多种强大而有效的特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已广泛应用于正泰集团的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家居、智能等多种业务形态。水。
新商业模式孵化新模式
能源供给走向多元化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影响着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
南存辉认为能源物联网,能源格局优化是必然趋势。未来,主流能源将更安全、更环保、更便宜、更方便。光伏发电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成为优化能源格局的主力军。一。
“过去十年,光伏成本和价格下降了90%。今年一季度全球光伏供应定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50%。在未来光伏发电成本将保持在下降区间,低于天然气,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1TW。”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伯华表示。
成本的持续下降催生了光伏产业巨大的增量市场,催生了多种新业态新模式。
陆川总裁告诉记者,2019年前三季度,正泰新能源的光伏组件在海外市场增长较快,出货量约为1.8GW。预计2019年国内外总出货量有望达到4GW。
截至目前,正泰新能源在全球已建成光伏电站500余座,住宅光伏电站20万余座,总装机容量超过4GW,年发电量超过40亿千瓦时。
南存辉表示,户用分布式光伏将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普遍现象。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正泰采取了租赁和销售两种模式。“远方力量+身边力量,将丰富这一模式。”
近年来,不少民营光伏企业选择了“卖建”的滚动发展模式来补充现金流。对此,陆川认为,“通过部分电站的出售和新建电站的建设,将形成项目持续滚动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企业提高净资产和盈利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泰新能源2018年售出光伏电站超过600MW,正以“轻”的步伐走上“轻资产、重运营”的道路。
“未来地面电站的收益会越来越低,而国有企业由于融资成本较低,在持有电站资产方面更有优势。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项目开发等方面。因此,国内外市场都将进入市场。BT(建设-转让)模式。陆川说道。
面对新的业态,正泰新能源树立了新的定位。陆川将新的发展模式比作光伏电站的“保姆”。角色转换也是正泰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的制胜之道。
“正泰的定位是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不需要大规模投资固定资产,而是不断提升我们在开发、EPC、运营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做一个‘保姆’ " 陆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