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近日公布了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名单。其中,南通市海门区智能制造车间4家,即智能制造车间名单。船舶、海洋管道、金轮卡服(江苏)有限公司金属针布冲孔淬火车间、智能纺纱车间、通信光缆智能制造车间自动化集中控制。截至目前,海门市共有11家企业的12个生产车间被认定为今年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位居南通第一,创历史新高。
图为智能纺纱车间
“智能制造是海门制造企业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海门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海门工业基础雄厚,企业较早采用信息化管理,探索和推动企业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压力很大,成本刚性上涨。必须牢牢守住环保和安全生产两条底线,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海门高度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在推动企业生产装备升级的同时,还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内涵发展能力。
今年以来,面对原辅材料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萎缩的市场形势,海门区委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典型道路等有效措施,激发企业积极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指导和指导服务。 ,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步伐。海门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用5年建设“创新澎湃的智能制造名城”的目标,为海门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建设讲习班。年初确立了建设企业“智慧车间”的目标,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十条”激励政策,对获奖企业进行了奖励智能示范车间。海门区发改委作为职能部门,以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建设为有效抓手,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业务指导,广泛开展企业调研,专家上门服务。上门业务指导服务。积极对接企业需求,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安排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做好沟通汇报,积极争取省工信厅、南通市工信局相关政策。
今年,海门市多家重点企业加入智能制造车间行列。其中智能车间,8个生产车间被认定为南通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居南通市第一。 4个车间被确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证数量比上年翻了一番。截至目前,全区6个生产车间被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7个车间被认定为南通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图为江苏同光集团车间现场
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建设成为海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自动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在提高产能、提高质量、减轻人工、节约人工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海洋工程管材智能制造车间已全面投入试生产。车间为公司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钢筋规格的准确性。目前公司每天减少人工50余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降低8.5%。平均合格率从97%提高到99.99%,远高于传统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实现车间环境智能管控,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