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庆正大智能饲料厂减少人工57%,人均产能提升133%。
做整柜的沃乐家居,在生产过程中集成八大软件系统,打通全流程数据链,从传统的作坊式家具制造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节省50%的人工成本。
6月26日,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论坛召开。观众们欣喜地看到,智能制造已经从建筑工程机械领域的大型企业走向了各行各业,走向了生活的细微之处。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综合基础设施。各行业应如何搭上工业互联网的快车,驶向智能制造的快车道,与会院士学者共同探讨。
工业互联网是人、机、物的全面互联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智能制造”。那么,什么是“智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举了一个例子。
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产品种类繁多。然而,大量依赖人工的复杂操作曾经导致药物精度低、配药一致性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药过程相结合,使制药过程智能化、无菌化,促进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王耀南表示,它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决策、自我执行、自我适应。,自学等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关键综合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于设备异常,大型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得不停产半天。引入智能运维系统,实时监控数据、编译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和模型训练,可提前8小时预测设备异常,将因设备异常造成的停机损失降低80%。
百度智能云智能产业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经理吴学义引用的真实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工业互联网的强大能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在行业中的深度事物、云计算和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构建人、机、物全面互联智能工业,形成物理组网、数据组网、服务组网的网络开发平台。
大势不可阻挡,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综合+特色+专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超过160万家工业企业。
依托科技成果“沿途产卵”高效转化机制
“智能制造不等于纯粹的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础。”
在彭淼淼副总经理看来,智能制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标准和规范必须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信息物理系统的全面认识。同时,要加强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认为,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至少涵盖几个重要方面。比如推动内外部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加快专业平台、特色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加强对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的自主管控,保障产业链安全;共同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和产业体系。
王耀南表示,下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标准对很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深入推进“智能、高效、高计算、协同控制、精细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以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系统、低功耗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 - 延迟网络传输协议,以及边缘计算,积极争取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等的权利。
这必须依靠培养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队伍。这对教育界和工业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的技术也需要转化为应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千牧介绍了科技成果“沿途产卵”的高效转化机制。他建议建设“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型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企业家开展工程技术开发和原始创新试点转化,沿途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