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智能交通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关继珍指出,推动智能交通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会带来智能交通技术的创新和提升,也将为智能交通带来更多机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继珍在2019国际智能技术峰会-智能交通分论坛上强调,中国已经进入ITS2.0时代,ITS3.0时代正在兴起。
未来,我们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和完善智能交通技术,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以此坚定的目标,以“融合”为手段,保持主攻方向,带动相关智能产业发展,迈向智能交通新时代。
以下为关纪珍演讲全文:
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发展紧密结合。智能交通领域正在积极学习和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紧密结合。这也是我们推动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
1、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传统的智能交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车辆控制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
这些系统在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交通系统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给整个交通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智能交通本身技术和内涵的变革。
因此有“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说法。
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从交通系统的角度来看,技术和应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传统的交通信息是通过专业的信息检测系统获取的。目前,随着信息感知方式和环境的普及,可以实现全息交通感知和各种基础设施的综合感知。
其次,信息的交互也实现了实时交互,可以解决信息延迟的问题。
第三,车辆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物联网带来的基础设施、环境和感知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交通服务方式的改进。例如,出租车受到网约车和在线票务等机制的挑战。
同时,由于交通信息感知、交通运营服务方式和交通工具的提升,交通文化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绿色交通成为发展主题。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受到科技发展的启发。
我们回顾和总结了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路径等。车辆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使我们从马车时代进入了机动车时代; 1980年代以前,交通系统的进步主要依赖于车辆性能的提高。
自 198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交通系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交通系统在加入信息技术后进入交通信息化。这是第一阶段:信息化。我们建立了各种智能管理系统和服务体系,网上订票都是交通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交通信息化。
第二阶段:网络。共享出行等出行方式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
第三阶段:合作。除了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还有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给交通系统带来新的提升。
第 4 阶段:自动化。部分车辆或道路基本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第 5 阶段:自主运输。未来的交通系统将是自主的,基于人、车、路的全面互联感知,并相互协作,例如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
除了道路交通,铁路和民航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基于以上发展思路,我们对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构想如下,
对于旅行,有两大变化。
一是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转变,以实现交通领域“零事故”为目标。
第二个是自动驾驶的应用,可以随意移动。
绿色出行和智能体验将更加丰富。我们的旅行强调过程中的感知和互动。在出行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单一的出行方式,还要考虑能耗、舒适度和综合效益。
对于研究,我们还需要对交通系统本身随着技术的变化有一个新的认识。未来的交通系统一定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运行,即未来的自主交通系统。
目前,许多学术研究人员利用复杂系统理论、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和交通社会物理学来研究交通系统,这是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基础。
基于以上变化,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环境和应用组织模式的变化正在影响未来的趋势和变化,因此智能交通系统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上世纪末,我们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成果,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并于2000年发布。
系统框架已经存在了20年。回过头来看,原来的封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必须推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的制定,包括其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以及面向服务的发展需求。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有很多特点,比较典型的有:全时空交通信息环境,人、车、路一体化协同,智能分析和高效利用,挑战交通组织管理与服务模式改革。
2、智能交通技术创新
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交通技术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不同的开发阶段有不同的技术重点。
2005-2008年,在智能交通发展初期,我们以交通信息化为主体,构建了一些交通智能化系统。
2010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发进行升级,增加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服务。
第三阶段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阶段,从传统服务模式向更新模式转变,高智能化推动城市交通大脑的形成。这也是我们目前非常关注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们正处于ITS2.0和ITS3.0的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一些成果已经成功应用。
但仍有一些类似于交通大脑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我们的目标高智能大脑还有一段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
3、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基于智能交通技术的创新,智能交通产业也在不断扩大,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智能交通主要有三个技术方向:网联化、协同化、智能化。基于此,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将集中在四个方面:智能出行服务;高效运营,智能化管控;车联网、智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智能。
一是智能出行服务。 MaaS备受关注,出行的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服务无疑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如何在服务过程中做到高效、低成本、更安全、更环保,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服务的进步给我们的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汽车消费者”转变为“出行服务消费者”,“汽车制造商”需要转变为“出行服务提供者”。近年来,这样的概念在汽车制造商中很明显。
案例:
二是与高效运营服务和智能管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这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结合新技术,勇往直前。
三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建设。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人、车、路一体化,即构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系统的构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众多的行业机遇。
从半自动驾驶到全自动驾驶的规划:
其中许多智能应用需求将推动和培育更多新兴行业和产品。
最后,是基础设施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要素。车辆的智能化发展固然重要,但就自动驾驶而言,仅靠提高车辆的智能化程度,自动驾驶很难达到实用的目的。
智能汽车,让汽车适应所有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价格极其昂贵。
因此,未来自动驾驶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车路协同的基础上,将智能道路与智能汽车有机结合。
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即路边信息节点和信息传感设备),进一步包括能源管理系统(太阳能道路、智能充电等)相关设施。
基础设施资源的智能化和共享化是大势所趋。以智能灯杆为例:
智能交通的技术、内涵和应用发展正在发生变化。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创新与发展是智能交通行业努力的主要方向。
技术的应用会带来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非常强大。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技术将对未来交通智能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
我们期待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同丰富、完善和推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