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权威解读-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权威解读

发表时间:2022-09-10

近日,民政部印发了《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期间,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等新技术广泛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重要的力量。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新发展阶段适应形势变化、抓住信息革命机遇、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强国步伐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这些措施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地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科学谋划“十四”期间民政信息化发展“五年计划”期间,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效益。对引领民政高质量发展、推动政治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职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民政信息化下一个五年行动计划。指导文件。

二、该计划的总体考虑和目标是什么?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三、四、五、六中全会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科学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精准民政”,加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融合创新,提升大数据治理能力,支撑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政起点更高、连接更深、体验更好。

政府信息化_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_化州市政府网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形成与网络化国家、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民政信息化发展新局面。系统规划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有效,数字技术与民政工作融合深化,民政领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基本服务便捷化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在促进民政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

《规划》目标的确立,是落实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任务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的必然需要。这也是基于“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必然设想。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

《规划》紧扣“十四五”时期民政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实施“精准民政”、推动民政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部署4个重点任务10个项目。

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助力保障基本民生精准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基本服务便捷化。二是提升业务应用能力,推进民政业务应用一体化建设,推动新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完善民政全业务应用支撑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基于标准体系。三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化民政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加强民政数据资源治理,促进民政数据服务社会化。四是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安全可靠技术产品应用力度,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10个项目:为确保四项重点任务的具体落实,《规划》设置了10个项目。一是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提出提升政务服务与民政相结合的提质增效、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草场建设三个项目。 - 根植智能治理能力。二是在提升业务应用能力方面,提出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和民政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两个项目。三是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提出民政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区划地名边界信息建设三个项目。服务平台。四是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提出建设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和综合网络安全防控平台。

四、计划有哪些亮点?

《规划》的主要亮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新”:

一是适应新形势。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整体治理方法。”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实施互联网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智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数字民生建设。 《规划》顺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全面、准确、全面落实国家部署和要求,对标上级规划,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

二是明确新方向。立足推进民政信息化,全面赋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成为推动民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在此基础上,《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显着提升民政服务水平,省级民政服务在线可用率达到90%以上,数据要素价值将显着提升。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信息产业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自主可控设备普及率达到70%以上,安全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为民政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条新的前进道路。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_政府信息化_化州市政府网

三是提出新路径。为推动民政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民政职能,提出“精准基本民生保障、精细化基层社会治理、便捷基本社会服务”的路径设计”,这将进一步整合民政工作和信息化技术。结合、综合、综合,统筹兼顾。一是全面建设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深化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升级完善国家儿童福利管理体系,建立弱势无家可归者信息数据库等。对象提供精确的护理和帮助。二是大力推进“智慧社区”、“数字村庄”、社会组织信息化服务能力、“慈善中国”平台建设,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精细化管理和治理三是加快融合婚姻登记智能化服务,建设殡葬管理服务和国家地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国家养老服务数据库,提升基本社会均等化便利化水平。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信息化,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调要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政府服务规范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在线、手持、一次性办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指明方向,扫清道路。

《规划》以深化“互联网+民政服务”为重点,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民政领域治理和服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重点抓好三项举措。一是聚焦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流浪救助等业务场景,用信息化助力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二是聚焦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分区地名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互联网公益发展等业务场景,利用信息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三是聚焦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地名服务、养老服务等业务场景,利用信息化促进基本社会服务便利化。

五、《方案》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调要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政府服务规范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在线、手持、一次性办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指明方向,扫清道路。

化州市政府网_政府信息化_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

《规划》以深化“互联网+民政服务”为重点,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民政领域治理和服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重点抓好三项举措。一是聚焦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流浪救助等业务场景,用信息化助力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二是聚焦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分区地名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互联网公益发展等业务场景,利用信息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三是聚焦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地名服务、养老服务等业务场景,利用信息化促进基本社会服务便利化。

六、《规划》在提升业务应用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十三五”期间,民政部依托“晋民工程”大力开展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大系统、大平台”的框架体系、大数据”、“网络通信”、“数据通信”、“系统链接”和“业务链接”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政业务融合不够、系统集成协同水平不能很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

《规划》着力提升业务应用能力四大举措。一是推进民政业务应用一体化建设,加强民政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各类政务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实现协同、集约、互联互通部级统一建设的政务系统与省级自建的政务系统互通。共享共享,业务协同,上下联动。二是推动新技术与民政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地图、北斗导航、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民政领域的应用,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统一的民政区块链。支持服务平台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公益慈善、婚姻管理、殡葬服务等典型应用。三是完善民政全业务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一体化应用综合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升级民政全业务应用支撑平台,提升业务办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四是推进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一批基础性、通用性民政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全国标准化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业务流程规范,加强应用、实施和监督标准。

七、《方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释放数据元素的价值?

目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基础性国家战略资源。 《国家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数据安全等作出了战略部署。 “十三五”期间,通过系统梳理民政信息资源清单,汇聚25类7亿条民政数据资源,形成全口径、全覆盖的民政信息资源。资源库初步形成,6类民政数据公开发布,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一站式”、“跨省服务”,民政大数据服务和治理效率显着提升。

《规划》旨在以数据赋能民政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三项具体举措。一是深化民政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有效汇聚管理各级各类民政数据资源,完善数据采集渠道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民政数据资源的普遍共享和高效利用。民政信息资源。二是加强民政数据资源治理,完善数据标准和治理保护体系,探索协同治理机制,开展数据血源关系梳理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不断提高数据性的一致性、可用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三是推进民政数据服务社会化,完善民政信息资源开放目录,促进数据资源二次开发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政行业数据服务。

八、接下来,如何推动计划的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源,加强成果应用,加强线引导、横向协调、纵向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完善保障措施。出台配套政策,统一标准和框架体系,加强系统互联互通,鼓励各地区创新试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

三是加强团队建设。开展技术和业务培训,提升民政队伍信息化水平,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持。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常态化考核、跟踪考核和第三方绩效考核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