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12月7日,ITSS颁发云计算服务能力标准达标证书,并通过“增强型”能力等级认证,成为工信部云计算服务能力标准首批试点单位。
本次评估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分会(ITSS分会)在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部的指导下,由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的云计算服务能力评估试点工作部门。评估参照《信息技术云计算与云服务运营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制定云计算服务能力评估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ITSS 分局选择了 20 多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服务提供商进行第一批评估试点工作。对云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评估结果不仅显示试点云服务商是否具备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服务的能力,还根据评估清单将云服务商的能力分为基础级/增强级两个级别等级 。在本次测评中,网易公有云服务顺利通过资质认证,获得增强级能力等级。
网易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始于1997年,经历了四个转型阶段:
1997年至2006年:网易推出中国最大的中文邮箱,分布式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发展和积累走在全国前列;
2006年至2011年,网易杭州研究院成立,构建完整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实现技术支持公有制,开始为网易互联网产品提供公共基础技术平台云计算服务,并承担运维保障网易互联网产品;
2012年至2015年,网易开发私有云,实现集团互联网产品研发、业务运营和组织管理的全面云化,如网易考拉、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等,作为以及许多游戏产品。
自2015年起,网易进军公有云市场,不断拓展网易公有云产品线和业务,推出即时通讯云服务“网易云信”、云客服产品“网易启宇”、新一代云服务云计算平台“网易蜂巢”、网易视频云、智能反垃圾云服务“一盾”等,通过场景化云服务凝聚了网易的技术经验。
其中,网易蜂巢是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 2012年,私有云正式上线。 2014年,网易95%的互联网应用都放入了蜂巢。 2015年,容器云平台正式对外开放。作为网易云的基础设施云服务,网易蜂巢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形成了新一代云计算的雏形。
近年来,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迅速,快速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的过渡。云服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加强云服务商之间的良性竞争,保障市场秩序,也可以为云服务客户的服务选择提供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