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张曦)“2012《旅游杂志》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第二届论坛“现代旅游与信息融合发展”今天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专家就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展开讨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凌云、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杜俊平、去哪儿旅游研究院院长侯涛、东南大学教授黄洋山、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李聪、阳光旅游网总裁高天明、工信部旅游信息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闫德利参加了研讨。
杜俊平认为,智慧旅游大有可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感知旅游景点的地位和游客的位置。根据手机信号,可以判断出某个景区在某个时刻的客流量。同时,智慧旅游也可以基于公众意见。旅游服务质量监测系统上线。
侯涛提出,从普通游客的角度体验智慧旅游,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过程,让游客不用想太多就可以完成旅游,包括信息获取、产品预订、消费体验和分享旅行等。
黄洋山表示,智慧旅游是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旅游旅游信息化,为游客提供更全面、及时、便捷的信息。实现智慧旅游,需要通过导航、导游、导游、导购四大功能来实现。 “导航是确定位置;导游是了解周边旅游信息,确定下一步行动;游览是详细了解景点;导购是电子商务旅游,完成各种支付活动。”黄洋山提到,智慧旅游仅靠旅游局是无法实现的,应该包括商业运营和政府支持。
“智慧旅游最重要的是企业参与,需要旅游企业和IT企业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信息化整体水平。现阶段,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干预,难以推动智慧旅游。”李思提到,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其宗旨是为旅游业和游客服务,努力在促进旅游业管理、行业监管、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闫德利认为,智慧旅游的手段应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其目的是为游客服务,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智慧旅游的实现过程是旅游与信息产业融合的实现过程。同时,智慧旅游最需要的是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整个旅游业的主体。
“我认为智慧旅游的关键是在基层设计或建设,就像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运营一样。首先是标准化、程序化,然后是信息化,然后是智能化,Smart。”高天明提到,智慧旅游可以实时监控政府,让现代旅游更加便捷,与游客互动。
>>>>>>>>>更多内容请查看活动直播页面
·北京大学杨开中教授:旅游业发展面临四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