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产业创新是浙江建设创新强省的主战场。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浙江的重点举措。
2017年开工以来,浙江省共创建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8个产业综合体,其中省级65个。复合成果初步显现:创新服务机构不断聚集,解决了大量共性技术问题,实验室创新成果找到了“姻亲”……
浙江省提出到2022年实现“块状经济和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的目标。下一阶段,综合体建设要进一步突出“创新”和“服务”功能”的综合体,为创新强省建设和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多种复杂的施工模式
日前,记者走访了杭州、台州、德清、诸暨等地的多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记者发现,浙江各地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探索出多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复杂建设模式。
有“龙头驱动”,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为全产业链提供公共创新服务。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依托万向集团,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335家,解决技术难题750项。
多链融合,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的“全创新链推进”。台州黄岩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初步聚集了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80余项创新要素,为模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
有一个未来产业孵化器,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在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中科卫星应用德清卫星应用研究院,一个布满蓝色“尖角”的微波目标特征测量实验室带来了强烈的“未来感”。浙江省微波目标特征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运行部副主任刘志渠表示,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可以填补我国微波连续波频谱测量的空白,为设计提供独立的实验支持。和卫星有效载荷的开发,并最终服务于灾害响应、农业监测、
据不完全统计,65个省级综合体累计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省级以上检验检测平台等创新服务机构2864家。级,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高达 6329。
打造创新服务升级版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目标是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以科技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余杭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材料研发与共享技术中心,新材料研发与共享技术中心主任邹向平博士表示,生态化、功能化是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发展方向。家纺行业。目前,他的团队正在研发新型功能材料、健康生态面料等,并积极推动健康生态面料标准的实施。
打破资源划分,让产业、环境、人才等要素同频共振。过去,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国内药企生产仿制药较多,但创新性不够。“入驻园区两年来,浙大团队每年为50多家企业进行研发项目,涉及200多个药品品种。一站式服务,省去了企业走出去的烦恼。”寻求合作。” 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杨波说。
为企业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贴心服务。台州椒江智能马桶产业借助综合体实现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产品合格率从过去的不足20%提升到如今的95.5%。打造品牌基地。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7年以来,65个省级综合体服务企业41.4万家,解决技术问题1.6万个,完成技术交易项目68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