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星环CEO孙元浩:成为国内首个解决卡脖子项目的基础软件-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专访星环CEO孙元浩:成为国内首个解决卡脖子项目的基础软件

发表时间:2022-10-28

贵州大数据企业排名_企业大数据_花桥大数据企业

雷迪网 雷建平 10月19日

传联科技昨日在科创板挂牌,发行价47.34元,发行3021.06万股,共募集资金14.3亿元。传联科技正式成为国内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

传联科技首日开盘价72元,收盘价76元,较发行价上涨60.54%。按首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91.84亿元。

传环科技CEO孙元浩日前在接受雷迪网专访时表示,传环科技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代表监管机构、客户和市场对公司的影响和大数据的基础。得到软市场的高度认可。

孙元浩指出,传联科技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意义在于核心技术能够超越美国,优于美国同行。星环科技的上市代表了公司近9年的技术领先地位,也积累了部分细分市场的领先客户。

作为新的里程碑、新的起点,孙元浩在上市后也提出了新的期待:1、希望上市后,凭借更充裕的资金和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营收规模和公司规模能够快速提升。2、希望星环科技能够保持客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尽快实现盈利。

星环科技IPO募资将主要用于两个方面: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更高的技术壁垒,继续与美国竞争对手竞争;2、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同时加大星环科技的生态投入,星环科技也在培养合作伙伴,发展全国经销商,希望通过生态的建立撬动全国的大市场。

公司名称来源于“三体”

花桥大数据企业_企业大数据_贵州大数据企业排名

据介绍,星环科技是一家企业级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商。围绕数据集成、存储、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软件和服务。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数据开发和智能分析工具的软件产品矩阵,支持客户和合作伙伴开发数据应用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运联科技建立了多个产品系列:一站式大数据基础平台TDH、分布式分析数据库和事务型数据库KunDB、基于容器的智能数据云平台TDC、大数据开发工具TDS、智能分析工具和。它集成了大数据一体机等,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星环科技公司和核心产品的命名与《三体》、《星际迷航》等科幻小说有很大关系。

孙元浩向雷迪网透露,星环科技成立之初,就想做世界上最快的大数据引擎,处理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在很多科幻小说中,最快的引擎被称为外星人博格发明的超光速引擎,它可以让飞船飞得比光速还快,所以星链科技就以公司的英文名称命名。

的主要产品是Data Hub。Hub是一个空间站,可以将光速航天器加速到超光速。Data Hub是一个数据分发中心,接近星环科技产品的使用。星环科技希望成为所有数据的集散地,以光速处理数据,所以称这个核心产品Data Hub也是双关语。

中文名星欢来自“三体”。《三体》中的星环公司集结了太阳系最优秀的科学家,建造了光速飞船,并且还在木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上建造了它。星环城。

作为科幻爱好者,孙元浩也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聚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打造世界上最好、最领先的大数据产品。

成为大数据基础软件国产化的重要推动者

在传联科技之前,中国大数据平台领域的市场基本被国外主流厂商如搜索引擎、大数据平台Data、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AS等占据。

孙元浩在创立传联科技之前也曾在英特尔中国工作。

谈及九年前为何选择数据管理软件赛道时,孙元浩指出,有几个原因:

1、整个IT软件站将发生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星联科技如果走之前的技术路线,可能很难超越国外厂商,但希望能够在新的技术闭环中领先。

这是这个行业未来几十年最大的技术变革,不仅在数据库领域,在操作系统领域也是如此。现在它正在向分布式操作系统迁移,向云迁移,从单一的集中式数据库迁移到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大数据,分析软件也开始从统计分析转向机器学习做预测分析。

传联科技选择数据管理软件的重要原因是数据管理软件对客户的价值很高,对客户的粘性很强。与操作系统或工具软件不同,客户可能会经常更改它。数据管理软件一经使用,5年、10年不得更换。是一个适合长期积累的领域。

2、过去十年,中国消费级市场快速成长,但企业级大数据产品公司并没有像阿里巴巴、腾讯那样成长起来。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市场前景非常大,打造大数据公司是可能的。此外,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也与国外不同。国外大数据软件公司不习惯中国市场,无法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解决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需要国内技术领先的公司。问题。这也是吸引孙元浩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元浩告诉雷迪网,传联科技早期客户的数据量通常都在PB级别,传统数据库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大的数据量,这迫使客户不得不寻找新的技术路线和新产品。解决问题。它遇到的问题。星环科技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产品赢得了一批优质客户。

孙元浩将这些企业为代表的集中式技术路线比作燃油汽车的路线,而以星环科技为代表的分布式技术路线则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路线。新技术路线不仅可以解决老问题,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技术趋势,可以解决更多老技术路线无法解决的问题。

花桥大数据企业_企业大数据_贵州大数据企业排名

图为:星环平台支持机型列表及国外同行实例

具体来说企业大数据,这些老牌跨国公司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集中式数据库,而传联科技采用分布式系统,包括分布式计算引擎、分布式存储引擎、分布式编译器、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这五个领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传联技术。

贵州大数据企业排名_花桥大数据企业_企业大数据

也有国外的公司,包括,,,,和星环科技一样,都是新能源汽车。其中,已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时,在资本市场上非常火爆。受到巴菲特和软件巨头的加持,市值一度突破800亿美元。

孙元浩指出,传联科技在系统架构设计、分布式存储计算引擎技术和性能方面都优于这些国外同行,包括自主研发的编译器技术在兼容性方面优于国外产品。

对于星环科技来说,更大的优势在于,在当前环境下,星环科技搭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大数据平台。在数据平台TDH的1200万行代码中,自主开发代码率超过70%,代码自主率(行数)分别超过90%。

这给星环科技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传联科技已经帮助金融、能源、制造、交通等行业的众多客户实现了数据分析场景中部分关键信息系统的国产替代。替换对象包括传统关系型数据库、IBM DB2等国外主流厂商的产品。

随着此次在科创板上市,人气大增,资本市场助阵。可以预见,传环科技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以下为孙元浩专访部分实录(雷迪网精加工):

花桥大数据企业_贵州大数据企业排名_企业大数据

雷建平:十年前,国内企业迷信外资,很多人会选择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

孙元浩:传联科技靠的是产品技术上的领先,而这种领先不能是一点点,一定要领先一个数量级,或者要解决跨国厂商无法解决的问题,才能获得客户.

二是原来的客户会直接丢掉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后来发现数据也有价值,只是需要技术手段来处理,而这就是传统的软件,包括国外的软件,处理不好. 这为初创公司提供了机会。

当然,同时期在美国诞生了多家初创公司,都陆续上市。与这些国外初创公司相比,我们在一些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上都比他们好一个数量级。

虽然有些客户还是觉得美国产品比中国产品好,但是因为这是长期的惯性思维,所以他们通常会比较,发现我们的性能比国外的大数据软件要强,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实现平滑迁移,原应用系统可以比较快的在我们身上发挥它的价值,也就是可以运行,性能可以快一两个数量级,可以帮助客户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我们的产品用于解决难题。

当我们积累了一批这样的客户时,很容易扩大。

曾经,一家股份制银行测算我们的数据库比当时国外的IBM数据库快一个数量级。IBM不相信,就派美国的工程师飞过来和我们竞争。经过8个月的研究,PK到最后,我们还是比它快了6倍,所以最终银行选择了我们的产品。

雷建平:这些软件在国外已经开发多年了。你是一家初创公司。为什么你在这些方面比别人快那么多?

孙元浩:这是技术变革造成的,因为他们走的是老技术路线。目前的技术路线是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分布式系统可以比以前快几个数量级。

这很简单。原来的集中式数据库是一台机器。新的技术路线依赖于更多的机器。可能不需要几十台机器,将近10台。比如搬家比赛,中心化数据库相当于一个人搬家,星联科技的分布式技术路线相当于6人同时搬家,所以我们至少比它快6倍。因为相当于6人玩1人。

我们的软件将6台机器甚至成百上千台机器组织成一个服务器,看起来就像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通过软件实现任务调度,实现性能上的突破。

功能和性能全面超越海外公司

雷建平:两年前在美股上市。当时最高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和有什么异同?

孙元浩: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这些功能是我们的一个子集。我们的产品配比更齐全。比如TDH大数据基础平台有一个核心组件就是分析引擎(),我们称之为关系分析引擎,提供高性能的分析服务。这个基本可以和比较,但同时我们的TDH可以覆盖10种主流数据模型,TDH也是我们目前的主打产品之一,收入占比很大。

我们在性能上有优势,因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家通过 TPC-DS 基准和审核的制造商。前段时间,我在性能上打了一场口水战,说比速度快5倍以上,但是同样运行这个测试,我们现在的性能比那个快1.5倍到2倍左右。

但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和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同,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在云上,也就是在公有云上提供数据仓库服务。但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注重私有化部署。

雷建平:国外企业级企业的估值普遍比较高,企业的寿命也比较长。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级企业的发展?

孙元浩:其实大家给我们的P/S倍数还可以。最重要的是,美国股市在此期间跌幅太大。以前,它们的市盈率非常高,大概在20到30倍左右。公司营收约数亿美元,但市值已达1000亿。即便后来经历了大跌(因为美元加息,他们大幅下跌),仍然是600亿美元,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它的P/S倍数是几百倍。

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

雷建平:星环科技的定位是国内大数据基础软件的第一股,但对很多国内用户来说可能不是特别直观。具体来说,星环科技可以对标哪些外国公司?

孙元浩:我们不是把美国的模式和产品复制到中国。我们坚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希望创造自己的产品。我们不想模仿别人,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

今天,我们的产品涵盖了全方位的功能。比如函数,这是我们的一个子集;也是美国上市公司,他们是搜索引擎,我们也有搜索引擎产品Scope,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性能扩展性比它好;

是美国文件数据库上市公司,我们也有文件数据库产品;Neo4j是国外的图数据库公司,我们也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图数据库。综合起来,我们就是它们功能的总和。

在发展的道路上,传联科技仍然希望成长为与此类似的世界级领先企业,但我们所做的不同。它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遵循旧的技术路线。我们是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大数据平台,是一种新技术。

雷建平:星环科技一直强调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强调掌握核心技术不会受制于人。真正的核心技术在这个赛道具体指的是哪个方面?

孙元浩:体现在分布式层面。拿电动车和燃油车做类比,这些公司都是燃油车,用的是老发动机,老办法,我们相当于新能源电动车,都是新研发的发动机,新的分布式架构。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在操控性和驾驶体验上都比汽油车好。

分布式系统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综上所述,我们有几个分布式系统,包括我们的分布式计算引擎、分布式存储引擎、分布式编译器、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这五个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领域。

当然,这也属于基础软件的范畴。该领域产生了许多图灵奖获得者。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领域,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领域。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具有比较优势。

跟国外的分布式技术的公司比起来,就是说大家都是新能源车,也是电动车,但是我们在发动机上做的比他们的表现要好。传联科技在系统架构设计、分布式存储计算引擎技术和性能方面都优于这些国外同行,包括自主研发的编译器技术在兼容性方面优于国外产品。

十年磨一剑专注做大数据基础软件

雷建平:星环科技成立已经快10年了。这个行业经历了许多高峰和低谷。它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如何积累成千上万的用户?

孙元浩:我们一直专注于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继续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同时,也是十年磨一剑,在技术上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们每年都会发布一个大版本,我们一直在推动技术迭代,让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今天,我们已经领先国外大数据软件两三年了,一些具体的重要功能领先于他们。更长。这让我们的团队整体更有信心,可以在技术上证明我们可以在核心技术领域超越美国厂商,做的比他们更好。

二是在市场上验证不难。因为我们一直在啃硬骨头,很多客户遇到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也在不断的验证,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客户。

现在星环科技拥有1000多家客户。这些客户反过来激励了我们,说明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对的,我们的产品真的可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客户的复购率比较高。用过一次,一般是第二年,第三年会继续购买。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雷建平:能否谈谈星联科技提出的“综合数据云”的进展情况?

孙元浩:今年星环科技也发布了这款产品的新版本,主要是几个方向的技术进步比较大。

首先是多模型数据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支持10个数据模型,其中4个或5个是世界领先的,这样客户就不需要购买不同的数据库,并且可以使用我们的一个平台来满足其各种数据模型管理的需求. 今年6月还发布了数据库研究报告,未来还会发布多模型数据库的研究报告,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我们比较早提出了多模型数据平台的概念,同时我们支持的模型数量也比较多,也比较先进。

第二个是我们处于混合负载区域。我们支持多种类型,例如实时流处理、批处理、在线数据查询和事务处理,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支持。依靠一台引擎支持混合负载,实现用户之间的资源隔离。集团用户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与下属公司各部门共享,互不干扰。同时还可以进行实时数据处理、批处理、交互分析、在线数据查询等,如核酸码、核酸检测、健康码等,属于在线数据查询。

这就是通过一个平台同时支持这么多混合负载的能力,多个用户之间互不影响。这些使我们的产品在一个群体中只需要一个平台就可以满足整个用户群体的需求。

参与制定国内大数据标准

雷建平: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给星环科技带来了很多机会。星环科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孙元浩:我们也在参与国内大数据标准的制定。我们是新创工委WG24大数据工作组组长单位。同时,我们的产品还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各项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自控评估。10000多行代码是自己开发的;代码自主率(行数)超过90%。我们比较先进,可以达到新创或国产化的标准。

今年以来,一些客户对本地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比如金融、新创等单位要试点,今年本土化比例有30%、50%。我们也在帮助客户做出新创的解决方案。硬件配套我司大数据、数据库软件,支持以上应用场景,实现全国生产应用。整个软硬件都是本地化的,我们也在帮客户制定这样的方案。

目前在大数据领域,我们是国内唯一的大数据基础软件厂商。本质上,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都是外国产品。我们还承担了工信部自主可控的大数据科研项目。

雷建平:本土化趋势明显,如何更好地获得市场份额?

孙元浩:随着本土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关键基础设施或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现在的客户,无论是政策要求,还是自身的自主意识,都开始强调本土化。

第二个因素是技术革命造成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处理的数据量比较有限,处理模型也比较有限。客户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复杂,数量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新技术。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是如此。所以,这是一个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变革过程。这两个因素推动了我们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当然,我们也有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客户普遍开始应用新技术。

每个行业都不一样。一些行业,比如金融行业,更新换代很快,能源今年开始加速使用新技术。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也逐渐起步。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它应该处理数据,并将数据视为重要的资产和生产要素。再加上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旧技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大家采用新技术的动力。

总的来说,客观上来说,本土化是政策的推动力,我们国产大数据软件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另外,因为在技术上,我们正在做比国外产品更快的技术迭代和更先进的技术。国外厂商引进的功能可能需要2、3年,有的甚至5年才能实现。我们为客户服务,我们的口碑也比较好。客户复购率比较高,每年持续购买的次数也比较多,这也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