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智慧交通”进入新时代-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科技引领“智慧交通”进入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2-11-13

非现场执法点前端取证设备。

异地执法点前端取证设备。

鄂托克旗察汗淖尔到荣乌高速连接线。

奥托克旗察罕瑙尔至荣乌高速连接线。

固定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进行超限超载治理。

固定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应当实施超限超载管理。

科技治超综合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处理违法超限超载数据。

科技治理超限综合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对违法、超载数据进行处理。

升级改造后的新街超限检测站远景。

升级后的新街超限检测站远景。

作为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城市,鄂尔多斯是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也是西气东输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规划的虎宝银鄂豫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全国25个省(市)煤炭供应任务艰巨。

随着“一带一路”、“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鄂尔多斯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智慧交通管理新模式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将科技融入超限治理的各个环节,率先在全区打通超限超限治理异地执法监督网络,形成源头超限、定点超限相结合的科技治理车站、高速入口立交桥、路警联合闯关。超级“组合拳”有效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超限车辆绕行和“人情执法”,交通运输引发的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逐年减少,连续多年未发生超限超载交通事故排。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行政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构建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

2022年,鄂尔多斯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唯一被评为的单位。

洞察一:

科技治理打造交通执法新模式

深秋的鄂尔多斯大地五彩缤纷,硕果累累。行驶在境内的高速公路上,货车如长龙,由南向北驰骋。从这些移动的车辆中,我能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展现了鄂尔多斯“走新路、建设先行区”的铿锵有力的步伐。

镜头一闪,不到一秒,货车的车牌、型号、轴号、总重、超限数据、中转时间、图像等信息即可传输至鄂尔多斯市科技园实时综合信息平台。10月24日,笔者跟随鄂尔多斯市交通执法人员在210国道伊金霍洛旗新街双向超限检测站,体验了“科技监督”的力量。

建设监督非政府现场执法体系,大力推进“智慧执法”,是全国交通执法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鄂尔多斯市交通局重点深化交通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建设完善动态检测监控卡点,利用科技信息开展现场执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执法人员不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的情况下,通过动态检测技术,采集记录过往货运车辆是否超载、堵塞、车牌堵塞等情况。之后,电子证据将形成,并将相关违法行为送交交管部门处理,对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电话警告,对严重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一个大屏幕,几台电脑,几十张图片全天候监控,鄂尔多斯市科技治理超前综合信息平台,工作人员盯着眼前的信息数据介绍给笔者。

“这种新的执法方式,将执法重点从‘前查’转向‘后跟踪’,解决了人力资源有限、长效管控难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治理效率……” 鄂尔多斯市交通局党组成员、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队长丁向明告诉笔者。

洞察二:

精准施策 打通超治“难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带动经济快速腾飞。市区内国道、省道、农牧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884公里,路网密度达28.1公里/100平方公里。

据了解,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生产原煤64016.5万吨,其中80%采用公路运输,实现长短途运输。随着公路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公路超载、超载的顽固问题更加突出,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每年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在利益的驱使下,货车超载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公路、桥梁造成破坏,也给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自治区的要求和部署,在鄂尔多斯市成立“政府主导”全区超载超限车辆管理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源头监管、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科技治理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依法治国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万事开头难。为快速推动超政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科技模式转变,更好服务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2019年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14个非现场执法检查点,对固定超控站进行升级改造,获得自治区交通厅资金投资建设5个非现场执法检查站。现场执法点,这是鄂尔多斯市科技超控体系建设的第一步。

形成了以传统源头监管、定点监管、高速出入口监管、路警联合监管为一体的立体监管网络。通过一系列监管超自然的“组合拳”,精准施策,打通监管“难关”,为交通执法发力,保障和服务地方发展。经济。

2021年2月,根据国家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要求,成立鄂尔多斯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承担市级公路公路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水路交通管理、水路交通管理工作。 ,以及城市交通领域的地方海事。行政、船舶检验监督、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现“交通队负责执法”的新格局。

观察三:

高效服务打造综合执法品牌

艰难困苦,玉如玉成。2021年7月12日,经过3年多的建设,鄂尔多斯市增压科技综合信息平台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向交管部门下发违法超载、超载信息19304条,处罚违法超载、超载车辆13461辆。,通过电话通报轻微违法行为4295起,对违章超载的运输车辆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先治多病,源头是关键。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地方政府及时公布全市406家重点货源企业,交通、公安、能源、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督促,确保准入门槛超前督查推进,推动落实源头督查主体责任。依托煤炭销售综合监管平台,完善货车和司机信息,实现装车过程源头管控、精准卡控、事后跟踪。依托无人装载系统,可通过车辆识别、装载计划、装载控制、实时监控等功能实现超载源头管控,避免销售端人为超载超载。依托数字煤炭综合平台,集成车牌识别摄像头、视频监控、红外辐射、道闸设备等硬件设备,构建道闸系统,实施“一车一码一杆”管理模式,实施黑名单管理,有效遏制源头企业超载、超负荷现象。

避免执法人员违法违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交通基础设施,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维护交通行业公平正义。大力提升鄂尔多斯交通执法行为规范化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鄂尔多斯交通服务品牌。

谈到科技超限监管,鄂尔多斯市交通局局长王水云表示:“治理超限永远在路上,继续用好全市科技超限综合信息平台。抓好国省干线超限治理,统筹超限治理,向县乡公路延伸辐射,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和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服务新发展格局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景链接:

鄂尔多斯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出口基地。日均进出煤车辆10万辆智慧交通,日均运输量150万吨。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每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鄂尔多斯实施科技超限措施以来,异地执法点超限率由38%下降到4.2%,固定超限检测站超限率始终控制在2%以下,无超载和超载造成的交通已经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国省干线道路良好率保持在65%以上。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鄂尔多斯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打造全国首个“E路阳光”交通执法在线考核监管平台,实现了“证照录用、代码化服务、平台监管、双向考核” ”。、可实施、可持续”和“关爱货车司机,营造温馨鄂尔多斯”工作要求,在全市基层执法站设立10个“司机站”和18个“党员先锋岗”。建成56个“司机之家”、“司机驿站”、“党员先锋模范岗”,实现执法服务“零距离”。“五一” 引入领导干部工作机制,规范干部队伍扎实有序发展。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1年度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先进集体,被鄂尔多斯市货车超载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是2021年超级治疗先进单位。

近期,我们正在协调出台《鄂尔多斯市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管理规定》,科学制定异地执法三年规划,合理部署异地执法点,努力实现超载的异地控制。到2025年实现国家和省级干线全覆盖。(王玉卓、秦遂昌、冯立新、高强)

(本版图片由鄂尔多斯市交通局提供)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