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2019年9月18日至20日,为期三天的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共创智能新高地”为主题,重点展示智慧园区、云+AI+5G+IoT等领域的产品创新应用。大会嘉宾云集,大咖闪耀。300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精英、企业代表齐聚现场。作为华为智慧园区产业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飞起互联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与华为共同发布了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飞企互联网大咖演讲回顾
9月19日下午,飞起互联董事长史玉杰先生向数万名来宾发表了飞起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的演讲。他在会上提到,智慧园区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获取全球数字经济红利、连接世界的重要入口。飞起互联与华为携手打造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1+1>2的叠加效应。
飞起互联董事长施玉杰先生为飞起互联CEO
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演讲
飞启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基于强大开放的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打造行业分析、智能决策、智慧物业、智慧招商等应用,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园区智能化建设。同时,该解决方案融合飞启互联园区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场景化应用,实现人、终端、联通内外联通,构建万物互联新时代。飞起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的联合解决方案,深化打造智慧园区全场景IoT+全场景智慧应用,助力打造产业新生态。
会议地点
聚焦智慧园区,强强联手
飞起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
正式发布
启动仪式由华为企业BG智慧园区事业部总裁苏宝华先生、总经理林明先生、解决方案部总监翟勇先生、飞启董事长施玉杰先生共同启动互联网,总经理袁志远先生,总裁助理于寻寻先生。在数万名专家、行业精英、企业代表的见证下,飞起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引爆了大会现场,好评不断。这是中国智慧园区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行业建设的一大焦点。行业年度贡献,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将为园区建设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
会上,飞起互联荣获华为颁发的“沃图数字平台应用开发合作伙伴证书”,成为华为智慧园区领域首批应用级开发合作伙伴,共同赢得万亿智慧园区市场。
飞起互联荣获华为颁发的奖项
《沃图数字平台应用开发合作伙伴证书》
飞起互联网接受媒体采访
飞起互联董事长施玉杰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飞起互联董事长施玉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飞起互联与华为携手智慧工业园区解决方案,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深化合作。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推进产品技术、服务体系与市场品牌的高度融合,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产业价值,助力园区腾飞。
飞奇互联网展台火爆咨询现场
众多参会人员来到飞奇互联展位
了解更多产品应用
会上,飞起互联与华为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的创新产品理念得到了业内同行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吸引了众多与会者到飞起互联展台咨询洽谈,深入了解产品智慧园区的应用与交流。产业生态建设经验。
飞奇互联网展台火爆咨询现场
关于飞奇互联
飞启互联专注于智慧园区平台的打造与运营。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迄今为止,参与了多个国家级智慧园区项目的建设规划,与全国300多家园区达成合作。客户包括:产业园区、孵化器、特色小镇,得到客户和行业伙伴的高度认可。
会议智慧园区展区
通过此次合作,飞起互联与华为强强联手,打造智慧园区联合解决方案,共同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模式,打造产业新生态,助力区域产业经济腾飞!
珠海世纪鼎力科技有限公司党组书吧一角 南方日报记者 徐浩 摄
委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要有志气有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势,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过去一周,我收到了三份入党申请,申请者都是“90后”的研发骨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对此,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张益泽深有感触。
珠海高新区拥有众多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聚集了一批年轻人,其中不乏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集聚科研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近日,笔者走访了珠海高新区及区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青年党员为党建活动出谋划策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珠海高新区企业中青年科研人才众多。如何结合青年特点做好党建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课题。
“今年以来,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公司员工创业干劲更足了。” 张宜泽告诉笔者,公司支部青年团员们策划了党史竞赛、看红色电影、体验红军生活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推动党课走出去,面向群众,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90后”廖进是珠海高新区另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党委办公室主任。曾参与策划公司党史故事剧等活动。“办公室里有一群年轻有创意的同事,我们一起策划党建活动,很受大家欢迎。”
对于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员工跟着项目走,党员分散在全国各地,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
珠海高新区广东飞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智慧园区建设。他们开发的党建云平台,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上云平台”。“平台除了面向党员,还向全体员工开放,成为群众了解党组织的窗口。” 飞起互联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施玉杰说。
非公企业迎来党建指导员
今年,关注珠海高新区新媒体平台账号的读者,经常看到一幅幅先锋党员画像。在这批“百年筑梦先锋队,讲好红色故事”的策划中,不少科技型企业党员代表已成为勇于创新的“红色先锋队”。
珠海高新区有非公有制企业9000多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针对众多非公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特点,珠海高新区先后成立了新经济组织党工委和互联网产业党工委,并配备了专职党建指导员。”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建玲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57个,党员3700余人,覆盖企业约500家。
王健玲介绍,为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珠海高新区注重锻造“红色先锋队”,提出“先锋+大V”培育计划。党组织负责人“动手”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业务骨干。“目前,全区86%以上的党组织领导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未来,非公有制企业将涌现出一批红色先锋队大V。”
珠海派诺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健是一位“红色大V”。他经常到高新区的非公企业交流、讲党课,收获了一批“粉丝”。笔者注意到,在公司党员活动中心的显示屏上,播放着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和故事。“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发挥带头作用。” 李健说道。
党员冲锋在科研第一线
近日,世纪鼎力的科研骨干陈祥旭接到了一项新任务:牵头组建团队,负责研究行业最新技术,帮助公司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
“每一个科研课题都是一项艰巨的研究课题,都需要有人站出来奋勇向前。作为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我责无旁贷。” 陈祥旭表示,科研工作具有独特性,有的项目可能是2-3年的。如果一年没有产出,有些人可能会面临失败。这时候就需要有不断投入和奉献的精神,还有理想和使命感。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要敢于担当,在重要时刻、关键时刻敢于冲锋。
作为通信业务公司,2020年初,世纪鼎力派出以党员为主的10余人项目组赴武汉,协助方舱医院等特殊场所的通信网络保障工作。闫丽萍是高新区另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员工。抗击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研究技术问题,利用数字化技术保障医院间的信息互通和医务人员的合理调度。
李健认为,做好非公科技型企业党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为目标做出贡献。”
今天,在珠海高新区,党建赋能科技创新,全方位增效。“未来,高新区将依托党建平台,继续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王健玲说。
对话
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青川:
党建引领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
日前,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青川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珠海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两点两廊”。增强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更具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
资源向一线倾斜,人才为一线做贡献
南方日报:珠海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珠海在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方面有哪些探索?
吴青川:抓党建就是抓战斗力,抓创新就是抓生产力。珠海市推动党建融入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员工培训、重点项目攻关,引导资源向一线、人才为一线做贡献,鼓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在珠海,全市66%的规模以上科技企业实现了党组织成员和经营管理“双向进入、交叉服务”。这取决于我们推动党组织参与科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长效机制。其中,一些科技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100%是党员。
另一方面,通过“把党员培养成科技骨干、把科技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工程,把最优秀最强的党员放在最核心、最关键的科研岗位上. 如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党员比例分别为62%和41%,近三年公司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党员比例达30%年。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连续六年举办“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大赛,评选出一批大湾区“强党建强”科技企业和先行企业。五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397户增加到2101户,增长近5倍。
着力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
南方日报: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珠海如何做好人才党管工作,把科技创新人才引来、留住、用好?
吴青川:通过颁布《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出台“珠海英才计划”、举办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设立澳珠合作平台珠海市人才发展促进会等,先后引进培训国家级和省级人才170人。全市拥有高层次人才717人,省市创新创业团队108个。近三年,新引进各类人才26万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已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坚持党管人才飞企智慧园区,出台8项措施加强高层次知识群体党员队伍建设。对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成果突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招收党员不设名额,不受指标限制。在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方面,珠海成立市、区流动人才党委,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人才工作站,为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机遇,继续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紧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大湾区打造高层次人才高地。完善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人才聚集区。
南方日报记者 刘家荣 卞德龙 通讯员 粤语组协调员: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