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科技日报记者叶青通讯员陈杰
5月8日,神菱环保智能制造基地在佛山高新区顺德园区正式揭牌。智能制造基地占地200亩打造智慧园区,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集办公、研发、制造于一体。定位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低碳园区,打造“智慧园区+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的三智标杆。公园。
广东申菱环保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菱环保)是顺德成长起来的优质企业。去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次启用的智能制造基地为增资扩产项目。据神菱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制造基地以智能管控、智能制造、智能产品为核心,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的支持和认可。 . 此外,公司动用大量资源打造了全新的数字化工厂,融合了神菱环境在低碳、
神菱环保智能制造基地落成。佛山高新区供图
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建设方面,智能制造基地采用科学节能的建筑和暖通空调设计,实现高效节能减排,研发大楼成为零能耗建造。
在智能制造方面,智能制造基地基于PLM、SRM、MES等多个系统。通过数据交互,促进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系统高效协同,实现产品定制化、快速交付。
在智能产品方面,智能制造基地建立了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通过5G、边缘计算等技术,对各单元模块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在三维全景融合交互界面上实现平台各模块的全面联动,可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全面管理园区空调可视化管理、智能灯光控制管理、设备状态及报警监控管理、访客管理、物业管理、安全预警等功能。
据了解,佛山高新区顺德园区将加快构建大招商格局,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以服务本地优质企业增资扩生产作为最有效的招商引资手段。在开辟新赛道的同时,稳步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等镇流器产业集聚升级,推动实现千亿产业集群倍增、百亿企业倍增、上市公司倍增,开创优质产业集聚新局面。
什么是智慧社区?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打造以信息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为基础的社区治理新业态。
社区数据库将作为智慧社区数据运营的支撑
全市将建设统一的村(社区)标准化管理平台
鼓励社会各界围绕社区党建、社区保障、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发展五大板块,公开打造各类小微治理场景和特色工具
“到2022年底,成都将示范建设50个智慧社区、100个智慧社区;到2025年底,成都将建成1000个智慧社区。” 昨日,《成都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暨首批示范应用场景发布发布会》在新津天府农博园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涛,及社会治理委员会主任出席活动。
智慧社区是社区治理的新形态
人脸细节识别,闸机瞬间开启,从此,进出小区的门禁卡被搁置,取而代之的是人脸识别系统,让“人脸”进出小区变得简单”。
这只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那么什么是智慧社区呢?
据了解,智慧社区就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打造以信息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为基础的社区治理新形态。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实施路径。
《成都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提出,智慧社区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以市民需求和问题导向为导向,依靠标准统一、接口兼容、适度超前构建集基层治理所有要素于一体的社区数据库的技术框架。全面服务政府、居民和社会主体,实现多层次互联互通、分级调度的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打造服务更便捷、治理更精细、安全更安全、发展更有活力的智慧社区场景,让住户享受安全、智能、便捷、美好的未来社区生活。
其中,社区数据库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运营支撑。它将重点关注人、地点、事物、事物、情感和组织六类。通过集成数据增强社区治理能力的通用规范。
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村(社区)标准化管理平台,并在全市推广使用。
此外,成都还鼓励社会各界围绕社区党建、社区保障、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发展五大板块,开放构建各类小微治理场景和特色工具。
一批智慧社区场景落地成都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成都已经启动了多个智慧社区场景。其中,新津区通过“基层报表通”建设,整合160余个表单数据源,服务100多个报表场景,将“基层劳动统计数据”转化为“部门智能数据采集”。
在高新区疫情防控“家通”场景中,将高新区现有居民服务与创新防疫服务融合统一。采集完成后传输至区级数据中心,实现疫情防控管理流程闭环。
今年本地疫情期间,新都区在社知在线-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上打造了“新都区风险区域管理与服务一码通”场景,完成信息采集、数据采集与核对一体化、报名为志愿者、健康签到、需求申报、发证等功能,用数字化管理有效隔离传染源,提高防控能效,服务新都区8.6万居民,处理近3000名居民呼吁,实现81万余人更新,实现人口数据净增近9万。
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社区,未来,成都将继续从最小的社区单元做起,坚持以建设“智慧成都”为牵引,把智慧社区作为展示价值的微场。一座公园城市,承载宜居美好生活,以基层治理为抓手,以社区智慧场景为重点,以数字基地赋能为支撑,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基于社区不同发展阶段,助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成都日报金冠新闻记者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