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如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发表时间:2022-12-22

1.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

2018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规划》,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规划30个港口城市(沿海19个,沿江11个)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依托港口资源,连接国内国际航线和港口集疏运网络,实现水陆联运、水转水有机衔接,提供货物分拨、国际中转等物流服务、转口贸易、保税监管等增值服务,为腹地和辐射地区服务。 2019年、2020年、2021年共批复3批,拟建设全国物流枢纽70个。 在获批的3批国家物流枢纽中,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有18个,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60%,是国家物流枢纽中占比最高的。 事实上,除港口型和陆港型外,其他类型占比均不足15%,说明港口型国家枢纽建设较为成熟,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国家物流枢纽。我的国家。 见表 1。

表1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与建设

分批

沿海

沿着河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规划布局清单

天津、唐山、秦皇岛、沧州、大连、营口、上海、连云港、宁波舟山、福州、厦门、青岛、日照、烟台、广州、深圳、湛江、钦州、北海、防城港、杨浦等。

南京、苏州、南通、芜湖、安庆、九江、武汉、

宜昌、岳阳、重庆、泸州

首批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天津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营口港型全国物流枢纽

3、广州港型全国物流枢纽

4、厦门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5、宁波舟山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6.青岛生产和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1、南京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宜昌临港型全国物流枢纽

苏州园区物流用地价格_物流园区规划_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

3、重庆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第二批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唐山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钦州-北海-防城港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3、大连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苏州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芜湖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3、武汉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4、岳阳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第三批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连云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2、日照港型全国物流枢纽

没有任何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基本分布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主框架上,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 湾区等国家战略重要节点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是支撑构建“一个主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我国海陆的关键节点。 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有利于改进传统口岸物流枢纽粗放型发展模式,将腹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内涵与实质

深刻把握建设临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大意义。 一是发展枢纽通道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港产城融合发展,带动产业、物流、金融、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提升产业组织和要素配置能力,支撑产业转型,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二是为推动构建协调高效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促进各类物流资源集聚,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和整合,实现枢纽间协同,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升区域物流发展水平。 三是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港口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动港口向多式联运、区域枢纽、综合物流服务中心、供应链转型发展组织中心。

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内涵与作用

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仓储、配送、中转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 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范围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完善、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以港口为核心,加强对区域内其他物流园区、港口码头、货运站等物流设施的整合优化,融合布局、集约发展,共同打造组织物流活动中心。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依托沿海和内河港口,连接国内国际航线和港口集疏运网络,实现水路联运和水转水有机衔接,提供港口腹地及辐射地区货物分拨和国际中转 转口贸易、保税监管等增值服务等物流服务,将港口与产业、城市发展有机衔接,支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基本功能包括干线运输组织、区域分拨配送、多式联运组织和国际物流服务。 无论是口岸型、陆港型、商务型还是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基本上都需要公路、铁路、港口三要素叠加,才能有效发挥交通枢纽作用。 此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还应具有互补延伸功能。 要实现平台化、一体化运营一体化,具备仓储、应急、冷链、供应链等服务,在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作用是确保相应区域的及时分配、交付和协调。

2.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组织与运营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选址[J]. 物流枢纽空间布局要明确规划用地边界,集中连片布局,分散布局不超过两个为宜。 在物流枢纽选址方面,主要位于或临近港口作业区,有铁路专用线,与高等级公路相连,并兼顾临近临港产业集聚区,在连接港口和产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运营组织。 在物流枢纽运营方面,需要形成统一的建设运营主体,可以是单一实体,也可以通过战略合作、资本联盟等方式,打造优势互补、业务协同的合作共同体或联盟。 , 和一致的利益。 在运营组织上,要有一体化的运营组织,包括干线、支线、配送一体化,物流业务与国际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相结合。 同时,要注重信息化的融合和开放,能够定期上报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运营与发展。 一是实现规模化经营,要求物流经营高度规模化、集约化。 物流枢纽实现货运量或社会物流总量在承运城市中的重要比重。 二是物流枢纽网络化运作。 在干线运输网络方面,干线货运量应占枢纽总量的30%以上。 专线配送配送运输网络应能辐射150公里左右。 三是信息互联互通。 物流枢纽需要与其他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实现信息对接共享,促进相关资源要素在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的有机整合和高效配置。

总之,希望通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家港口物流网络体系,有效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更好地支撑新发展格局和国家战略。

三、促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处理好港口与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相互促进的关系

有的口岸在申报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时直接描述口岸本身,将口岸的所有边界和主要功能照搬为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需要注意的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要依托港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港口集聚各类物流资源,形成干支仓,形成集聚和延伸效能。

一是要做好布局选址。 明确物流枢纽的边界,既要遵循港口经营特点,又要突出物流业务的特点和需求。 根据港口发展阶段和布局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港口型物流枢纽集聚区。 宜选择适合物流集聚、发挥协同效应、与港口经营相关、能提高效率的港口物流相关区域。

二是要因地制宜,找准港口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的重点。 通过多式联运、水转水、干线管控、中欧班列、供应链整合等方式,促进区域协同和港产城融合发展,进而实现物流组织和供应链服务的背后。港口。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口岸物流功能,形成区域辐射,即体现干支仓的协同作用; 二是注重多式联运。 它可以提高组织效率,解决港口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更重要的是,多式联运是香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明确物流枢纽的核心要素和主要方向

一是做好干库、分库的协调工作。 枢纽是建立渠道和集散体系。 这是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功能。 要大力推进铁路进港进园线路建设,并延伸至车场、码头前完成基础建设。 设施薄弱; 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港口货运服务物流园区,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

二是着力抓好铁水联运,做深做实做细。 完善吊装、平移、转运等快速换装转运设施,要加强设施衔接,提高换装效率,增强内功,提高综合转运衔接能力; 统筹靠港排班、港口装卸作业、仓储安排、铁路运输计划,积极推广电子单证,推动实现全程可监控可追溯的“一单制”物流,全面提升物流效率。

三是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智慧物流枢纽新生态。 加快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建设智慧港口、无人车站、智能仓储; 推进货物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打造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重构枢纽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实现物流环节和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一体化,有效支撑枢纽综合运营发展; 优化调整港口和后方物流园区功能布局,构建港产城一体化纽带。

四是从物流平台升级为供应链组织中心。 聚焦港产城融合发展、资源要素高效整合、跨界融合,推动以枢纽平台整合、供应链整合为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从单一的物流平台向支撑产业发展相关要素的集聚平台,升级供应链高效协同平台,推动上下游资源优化整合物流园区规划,持续拓展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逐步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为供应链组织中心,进一步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产业链枢纽地位。

三、注重枢纽建设发展的组织协调

首先,要有明确的建设运营主体和组织模式。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需要多部门组织协调,以港口或物流企业为主体,构建协同高效的联盟组织,探索发展“港口物流+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物流港、智慧港和贸易港服务体系。 着力推动物流园区与港口、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效融合,逐步升级为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高端港口物流服务领域, 以及财务结算。

二是构建枢纽协同机制。 干线管控需要有效联通,物流业务需要跨区域对接,信息需要互联互通。 不断加强与其他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物流产业集群的协调衔接,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利益共同体,有效拓展和提升江河-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互联互通等服务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升网络枢纽辐射能力,拓展物流枢纽发展空间。

7月1日下午,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以务实成果献礼建党100周年。 此次签约项目数量多、规模大、质量好。 1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328亿元,涉及新材料、5G互联、智能制造、供应链服务等产业。 项目集中签约,为该区创建省“五好”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产业项目的招商一直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区一中心”建设蓝图指引下,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招商落地。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注重实效,以占地少、产出高、效益好的制造业项目为重点,大胆探索实施高水平、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招商引资,整合招商力量。 激发招商引资活力。 今年以来,岳阳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重庆等地考察、洽谈30余批次各类项目86个。

产业园区招商_产业园区如何招商_古雷石化产业园区

针对园区自主开发能力弱、产业集聚度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大项目引进不足、辐射带动弱、科技创新能力落后等问题,大力引进投资运营专业产业园区实体,培育产业发展。

目前,现代装备制造园一期已全部入驻,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金融科技园、联东U谷、国药一期等专业产业园康润医疗器械产业园将于年内正式开园运营。 今年可入驻企业35-40家。

同时拥有武大智能制造与传感器产业园、国舜振华5G大数据产业园、中科新兴(岳阳)应急装备产业园、富通中德科技园、上海市5大专业园区专网通信产业园。 项目合同已完成,年内可开工建设。 预计用3-5年时间,形成一个春意盎然的产业发展高地。

古雷石化产业园区_产业园区如何招商_产业园区招商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牢固树立“引进百亿级制造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就是引进产业集群”的招商理念,聚焦三个“500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一主”(先进制造)、“两辅”(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和“一特”(总部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招商引资,不断增强产业链承载力和吸引力。

与国内一流本科院校武汉大学、湖南工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 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泛美职教集团三类“500强”企业合作完成项目考察并达成协议; 与福建纵腾集团的合作也在世界“500强”和国际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普洛斯集团牵线搭桥下达成共识。

为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转变思路,构建产业化、市场化全方位招商引资体系。 依托联动集团、金融集团在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驻地团队,开展产业招商; 依托已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园区招商,通过项目分析,与北上广深杭五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转移合作,力争吸引更多优质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经开区。 同时,加强对已签约项目、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的履约监管,建立项目退出机制,有力促进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产能增效。

在新理念新模式引领下,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越来越好,招商引资质量越来越好,呈现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新兴产业多的特点,输出效率好。 . 截至目前,该区今年新签项目27个,合同额349.4亿元,其中包括中科新兴(岳阳)应急产业基地、国顺振华5G生态数字产业基地、上海宝龙广场城市综合体等4个项目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包括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产业园。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