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上杭焦阳工业区“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龙岩上杭焦阳工业区“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

发表时间:2023-01-17

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

龙岩上杭焦阳工业区入园企业52家,在产企业31家。 园区拥有紫金铜业、瓮福紫金、德尔科技、龙氟化工、瓮福蓝天、明林工贸等6家重点危险源企业。 为全面加强工业区危险化学品综合安全管理,防范和遏制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提高焦阳工业区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测与应急救援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物业,龙岩市全面深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结合国家“化工企业危险源监管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契机,胶阳市携手中国电信上杭分公司打造全省首个“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

智慧园区大数据_大数据 智慧教育_阿里智慧园区数据大屏

01.整合资源,完善应用

在综合治理“雪亮工程”公安视频监控网络的基础上,投资570万元建设焦阳工业区信息化智能化平台。 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环保水利大联运系统在线监测、气象数据、智慧消防、120可视化应急救援等系统平台数据,实现跨部门大数据平面一体化信息交换与共享在工业园区的应用。

02. 融合数据,整合共享

阿里智慧园区数据大屏_大数据 智慧教育_智慧园区大数据

完善平台物联网感知功能,使焦阳工业区“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具备对接各政府部门数据的能力,实现“雪亮工程+”大融合电网安全生产+环保安全”。 各部门的数据整合起到了实际作用。

03.管理信息化,服务更上一层楼

平台接入园区企业600余个安全综合监控通道、园区道路监控26个通道、安监重大危险源、危化品在线监测信息采集5家企业、火灾采集企业20家为企业提供信息智慧园区大数据,为县医院提供120辆急救车。 车辆、水利、防汛采集点5个,环境污染源信息采集企业30家。 该平台实现了园区内企业人员、生产、经营管理的可视化、实时在线监管,为园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5月24日,《依托智慧服务创新智慧城市——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 白皮书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人民网金融研究院、联想集团等单位,汇聚各自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智慧城市,结合产业实践,合编。

据介绍,白皮书通过梳理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历程,总结发展实践中的新变化、新内涵,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架构、新建议。 ,旨在为先进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借鉴。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马东彦在白皮书中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基建之年。 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新趋势。 .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白皮书认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智慧城市建设在创新协同、服务人民、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等新模式对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治理催生25万亿市场“双碳”治理成重中之重

在新基建的风口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持续运行,智慧城市建设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入的同时,智慧城市治理层面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数据冗余和数据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 要在共建共享、技术标准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数据互通。

智慧城市试点建设_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_智慧城市建设

其次,疫情灾害暴露出诸多城市管理问题,以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加快城市应急管理创新,提高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尤为重要。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民生幸福为考核标准。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实现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的目标。

四是中国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城市绿色建设和管理运营的标准和框架体系存在差距。

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如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灵活的“双碳”监控和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等。

白皮书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和科技进步,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中国智慧城市工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智慧城市的市场机会将受益于技术和应用的拉动。 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技术相互交叉融合。 拓宽原有智慧城市范围。

同时,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应用场景,能源转型和数字孪生正在驱动智慧城市的绿色建设。 白皮书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新型绿色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成为紧迫任务。

未来新型绿色智慧城市将呈现六大特点和三大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新基建”计划正在加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指引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从需求出发,结合城市能力和特点,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深化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层次,加快数据治理,构建协同机制。

白皮书称,与传统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利用新IT打破设备和组织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园区等多领域的一体化服务。 根据智慧城市的技术实现架构,白皮书认为,智慧城市将呈现六大特征:准确感知、及时处理、云端处理、可靠传输、优质服务、安全稳定。 即通过智能终端准确感知,通过智能边缘及时处理,通过网络和云端可靠传输和计算,形成以服务为优势的安全、稳定、可靠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最终形成智慧城市的六大特征。新智慧城市。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小河在发布白皮书时表示,“围绕‘惠政、兴业、惠民’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新型智慧城市逐渐覆盖政务、民生、产业、城市运营等各个方面。 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70%,智慧城市发展将发生三大变化:治理思维的转变,即从城市数字化到数字城镇化,以及整个城市将在数字领域形成“数字巨人体系”。 阶段重心发生变化,即从建设智慧城市到运营智慧城市,科技装备和数字空间的设计、运营、维护、培训、管理等将成为全过程的重点。 如何用好智慧城市,将是下一阶段任务的重点。 交互形式升级,即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到万物互联。 在万物互联、万物对话的场景下,智慧城市的交互性将迈上新台阶。 智慧城市各要素之间将形成互动新生态。

在谈及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时,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与业务发展副总裁 (阿木)认为,无论是技术突破、能源系统整合,还是绿色生态建设建设绿色智慧城市需要“以人为本”。 联想以“新IT+绿色能源”战略布局为主线,对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驱动,即打造绿色智能服务引擎进行了总体规划。

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由“新IT+绿色能源”两轮驱动

在新IT技术的支持下,绿色与智能融合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行业领先的实践也得到了贯彻。 据了解,联想解决方案服务事业群提出了“新IT+绿色能源”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一个平台、两种架构”的一体化“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旨在全面推进绿色科技赋能城市。

“一平台”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的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即推动城市空间、城市要素、城市运行动态的数字化,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融合物联网(IoT)等多种技术的开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平台汇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建立面向城市管理应用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数据驱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感知、事件联动、指挥调度应用等,为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城市资源的安全运行和控制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数字子系统进行收集,并通过包括5G和北斗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端和城市管理者。 这些数据和城市模型可以构建数字双胞胎,以更有效地管理我们的城市。

“两大架构”是基于“端、边、云、网、智”的新IT技术架构和城市“源、网、荷、储、控”的绿色能源架构。 两种架构从感知层到PaaS层,再到智能化解决方案全面融合。 建立绿色智能平台,链接城市能源设施、用能设施、重点场景,实现城市能源数据无界流动。 . 在实际交付中,基于联想全新IT技术架构体系,构建“城市数据大脑”,这也是城市实现绿色智能、自我进化的重要载体。 中台核心应用层的AI能力,将实现知识向城市智能的转化,进一步降低大系统中人工搜索和读取数据的比例,从而实现从一个城市到更多城市的快速复制能力.

新型绿色智慧城市通过新信息技术与绿色能源的融合,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包括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在内的各种需求,解决智慧城市发展的四大效用目标,即高效治理、便捷出行。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和谐。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解决方案服务事业群总经理戴威认为,联想“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将弥补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痛点和难点。 他表示,“将新IT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是联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联想从设备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举措。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新的IT技术推动行业和社会智能化转型战略的实施。”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