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园区生态互联网-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园区生态互联网

发表时间:2023-01-19

智慧园区是依托互联网,以互联网+产业一体化产业模式为手段,为园区提供全产业链配套服务的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可帮助园区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组织管理协同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内外服务运营平台。 形成整体相关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整体效益。

上海智联合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园区转型实践。 依托数字化平台,联合生态伙伴,实现园区整体智慧化,强化业务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引领极简体验。

智慧园区物联网平台_智慧园区系统_智慧园区运营专家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区经济的发展。 提高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智慧园区系统_智慧园区物联网平台_智慧园区运营专家

但园区管委会各部门之间,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相对孤立。 这导致政府部门、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和资源独立。 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比,园区信息化投入和整体信息化应用不足,尤其是基于园区管理服务和SMB应用的平台已成为园区信息化的重要瓶颈。

因此,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围绕生态和智能两大主题展开。 在智慧园区建设中,围绕园区行为数据核心理念,融合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定制开发智慧招商、智慧物业、智慧监控、智慧智能、智慧服务等平台系统,为园区管理者、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智慧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高品质智慧园区。

上海智联共创ICS智慧园区管理系统,通过园区管理平台有效解决招商引资中合同复杂、对账难等问题; 通过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智慧园区系统,有效解决园区物业管理中监控难、无标准、效率低等问题;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有效解决管理中心硬件陈旧、信息滞后、资源流失、等,实现一体化可视化管理; 泛社区服务平台可有效解决园区服务企业和白领服务过程中针对性差、难度大、反馈不畅等问题,同时ICS系统还可以构建全员制园区内基于园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和综合支付系统,是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的绝佳选择。

科技日报记者焦扬

“智慧工地是指信息技术在工地的应用,减少工地对人的依赖。智慧工地需要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感知、传输、计算、记忆、分析等。”我们熟悉的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都是智慧工地的关键支撑技术。” 清华大学教授马志良表示,目前很多与智慧工地相关的信息系统已经基本涵盖了工地的主要人、机、料、法等管理对象,以及计划、进度、成本等。 、质量等主要管理环节,在实际过程中得到了应用。

2020年7月,国家十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各环节的应用力度建设,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智能建筑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率和质量。

在如今的工程建设中,智慧工地如何保障安全? 6月30日,盛夏,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北京通州,走访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建的两个重大项目。

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的监控大屏上,智慧工地平台显示着“京华”大型盾构机的全部作业流程。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信息化模型等先进信息技术与施工技术的深度融合,项目采用电子围栏、分段车辆偏离预警设备、吊装作业声光报警、人员以及隧道内车辆定位、车辆测速、违章抓捕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体系,极大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能力,成功实现安全生产943天。”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项目总工程师杨哲说,目前,“京华”号盾构机已成功穿越通延高速、综合交通等17个二级及以上重大风险源。副市中心枢纽、京哈铁路,实现单月最大开挖542米,创造16米超大直径盾构机月进尺新纪录,实现了本质安全和零伤亡、零事故的目标。

距离东六环改造工程不远的是在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在北京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信息指挥厅的大屏幕上,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实时显示当天项目运行的各类信息,包括安全监管、安全隐患等。 、风险管理、视频监控和应急管理。

中铁建工北京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基坑最深32.5m,基坑安全管理形势严峻。 中铁建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工程师宋晓告诉记者,项目部专门采用基坑自动监测系统,随时掌握基坑变形数据智慧工地,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在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上,可实时观察关键管理人员所在位置。 “现场安全质量技术等管理人员佩戴智能头盔开展工作,头盔应具备定位、短信、语音对讲、视频交互、近期轨迹、AI自动识别等有效功能。” 宋晓表示,智能头盔检测到的位置、人员等信息可在移动端进行实时整理分析,清晰了解现场工作人员分布情况,为项目经理进行现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

据介绍,截至6月30日,北京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实现安全生产943天。

专家认为,智慧工地弥补了传统监理方式的短板和低效,变被动监理为主动监理,为工程建设铺上安全网,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利益,大大提高工地安全。 管理能力。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