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虽然物联网从长远来看是物联网连接数增长的亮点,但从2018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消费物联网依然是当前物联网市场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约为91亿,其中消费物联网连接数约54亿,工业物联网连接数约37亿。
在消费物联网领域,以Wi-Fi、蓝牙、Z-Wave等短距离连接技术为基础的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应用是主力军。 应用场景涉及智能穿戴、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安防监控、能源监控、互动娱乐、儿童宠物看护等。
GSMA预测,至少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连接数将赶上消费物联网连接数,这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将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将成为物联网连接数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的技术与消费物联网相同,主要包括固定宽带、3G/4G/5G、NB-loT、LTE M、LORA、卫星通信等。物联网目前正在能源、发电、制造、城市交通等领域快速应用。 未来的增长将主要出现在智能建筑、公共事业、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当然,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也是重要的潜在增长点,更能实现车联网的附加值。
从物联网收入构成来看工业物联网,我们认为纯连接渠道的价值将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连接服务商(主要是运营商)未来将寻求基于连接的服务变现。 包括数据分析和安全在内的应用、平台和服务的收入构成将快速增长,成为物联网收入的主力军。 包括系统集成、咨询和托管服务在内的专业服务没有太大变化。
工业物联网在能源、交通(铁路和车站、机场、港口)、制造(采矿、油气、供应链、生产)等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向应用需求。 预计在政策推动和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占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比重将达到25%工业物联网,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
工业物联网就是不断将各种具有感知和监控能力的采集和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大提高制造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 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到智能化新阶段。 在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信息互通互联等特点。
工业互联网三年规划
2018年,工信部公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方案》。 其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三年内,我国将初步建成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适合工业互联网的外网基础设施,支持工业企业建设和改造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 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体系,建设标识分析全国顶级节点5个左右,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个。
到2020年底,我国将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选择10家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一批自主运营的企业级平台。 还将推动超过30万家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2020年,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话题频频成为焦点。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点内容,备受瞩目,带动了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工业互联网应用潜力巨大 据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640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900亿美元,五年复合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增长率 (CAGR) 为 7.39%。 其中,亚太地区CAGR(复合年增长率)最高,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亚太地区工业物联网市场增长地区。
2016年至2025年,全球工业物联网设备数量将从24亿台增长到138亿台,增长约5倍。 2023年工业物联网设备数量也将超过消费物联网设备数量。
7月30日,IOTE 2020深圳国际工业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行。 各大科技公司就工业物联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高峰论坛揭示了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工业物联网仍将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