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晨报讯(万文婷 首席记者 饶军)目前智慧景区,智慧旅游服务已悄然覆盖旅游全过程。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确认我省18个景区正式授牌2022年江西省智慧景区。
上述18个景区中,九江庐山景区、鹰潭龙虎山景区、上饶三清山景区获评2022年江西省三级智慧景区(最高级别); 、宜春明月山获评2022年江西省Ⅱ级智慧景区; 赣州安源三白山景区、上饶婺源篁岭景区、新余仙女湖景区、九江旬阳河景区、抚州紫溪大觉山景区、上饶龟峰景区、宜春静安三竹仑景区、南昌汉代海魂侯国遗址公园、吉安吉州窑景区、景德镇高陵中华村获评2022年江西省一级智慧景区。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旅游新业态。 如何让智慧景区更智慧,让出行更便捷? 近年来,我省重点抓好“一部手机游江西”工程,着力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升级。 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培育创建智慧景区50个左右; 着力推动5G、AI、VR、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文旅场景的广泛应用,打造全省50个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50个“5G+文旅”应用标杆,推出10个智慧旅游营销典型案例、一批智慧乡村旅游案例等。
编辑:林和水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2021年全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相比传统智慧停车项目,盈利能力更稳定,用户覆盖比例更高,发展可能性更大。的后向数据增值效益。
2020年以来,各大停车设备企业、物联网设备企业、互联网导航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加入到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的争夺中,竞争愈发激烈。
据《中国停车网》统计,2021年,全国新增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233个,累计运营项目587个。 其中,区县级城市停车项目因投资规模小、政府决策链简化等特点,将成为2021年新增城市级停车项目的主体,占新增项目的88%。
但由于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形成较晚,在运营模式、团队能力、人才积累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生活服务行业。 本文从数字化运营方面提出分析和建议,希望能为各地市级智慧停车企业的运营和服务升级提供参考。
一、粗放经营的困境
智能停车不等于智能停车收费。 这是智能设备的运营思维,不是城市民生服务的思维,更不是数字服务的思维。
许多现有的市级项目仅处于智能化“充电阶段”。 利用视频设备、地磁、车位锁、视频巡检车等智能停车设备生成停车指令。 通过程序等在线支付渠道支付停车费,与车主的在线互动很少。
我将这类项目的运营阶段称为“智慧停车运营1.0阶段”,以“智能设备改造+停车收费”为运营核心。 智慧停车平台作为“城市数字大脑”的核心平台之一,在数字化运营的软实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智慧停车解决了基本的停车需求,但新的业务问题不断涌现。 一些市级停车运营企业在运营之初没有坚持推广车主车牌与手机号或微信号绑定,导致拖欠率高达40%。
在抖音、微信等各类新媒体渠道上,智慧停车缺乏线上宣传引导和应对机制,网络负面舆情难以应对。 因此,“停车不收费也能收费”、“停车公司只知道收费不提供服务”等负面舆论对智慧停车的运营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后疫情时代的数字机遇
2022年上半年,疫情再度卷土重来,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 全社会在线服务需求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也推动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服务能力数字化升级。 全球车主接受线上消费模式,社区化互动需求再次凸显。 在线化、便捷化、一体化成为趋势,车主对智慧停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行业起步晚、运营模式探索少、数字化人才匮乏,国内真正实现全流程、全系统、全领域数字化的城市级停车企业寥寥无几。 没有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市级停车企业未来将很快触及经营天花板,甚至可能容易陷入政府不满、车主不满、各方矛盾突出的经营困境。
本人从2018年开始进入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主导运营了全国近30个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参与了近10个城市的前期业务招标。 发现,随着智慧停车技术差距的缩小,从2020年开始,国内各龙头智慧停车企业开始关注项目的实际运营能力,运营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停车项目的实际运营能力也成为各地项目招投标的核心评分模块。
3、智慧停车数字化运营的三圈模型
基于多年实践经验,结合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全球化运营方式,建议城市级智慧停车企业的数字化运营可从内部运营数字化、外部服务数字化等方面构建,以及产业链的数字化。 “三圈模型”。
内圈:停车运营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技术运维体系、舆情公示体系。 外圈:线下增值业务系统、线上增值业务系统。 生态圈:智慧商圈、智慧交通、智慧景区、智慧医院。 4. 五大核心模块数字化升级 1.商业模式数字化
在商业模式上,数字城市级停车项目可以拥有更高纬度的竞争优势,满足政府、车主、城市商户、停车场业主的多方需求,构建本地民生服务流具有战略优势的平台。
1)数字化可以融合解决多方需求
所有车主信息、停车数据、系统算法都集成在数字化智慧停车服务平台中,满足上述所有需求。 每种需求对应不同的展示界面和数据分类。
2)打造数字化地方民生服务平台
市级智慧停车项目具备本地民生服务线上流量的天然优势,可成为本地互动性强、触达率高的中高端线上流量平台。 尤其是启动智慧停车的前3个月是最佳建设期。 然而,多数停车运营企业对数字化服务城管民生的探索相对较少,缺乏数字化商业思维,失去了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最佳时期。
可以预见,以智慧停车交通为切入点,实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企业号等新媒体运营的民生服务平台,将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2.运营能力数字化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要求城市级智慧停车企业具备数字化、系统化的运营能力。 需要数字化的核心部分包括:运营管理体系、核心岗位绩效考核、运营团队能力、停车服务体验、欠费支付机制、客户数据。
1)运营管理系统数字化
在城市项目建设运营阶段,所有日常、专项、应急的运营管理行为都需要标准化、流程化、表格化、系统化。 通过对运营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分析,可以实现运营策略的智能化、运营流程的智能修正,实现智能停车场运营策略的“循环”规划、执行、回顾和改进。
2)核心岗位绩效考核数字化
围绕停车运营核心关键绩效指标,对业务、运营、收费、技术、工程等岗位进行梳理和系统考核。 需要建立内部运营管理数据中心,实现核心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在运营过程中智能预警,结果数据一键提取,考核结果可视化。
3)运营团队能力数字化
每一个新的城市项目,不仅需要快速完成智能化装备的改造和建设,还需要快速打造和培养本土运营团队,尤其是城市总经理、运营管理人员、业务拓展人员、通行费等核心管理岗位。收藏家主管。 . 需要配置系统的运营培训体系和能力培训体系,不仅在项目启动运营期为本土化团队赋能,更要在后续不断提升本土化团队的运营能力。
4)停车服务体验数字化
车主需要的是快速找到适合自己交通的车位。 在线停车导航功能、离线引导停车系统、便捷的无接触支付,让车主感受到数字化停车服务的全新体验。
5)欠费支付机制数字化
通过多种数字化、精细化的回款方式和闭环,将欠款率降至10%以下。 数字化将推动产业联盟的形成,共享车主停车信用信息,逐步实现跨区域联合提醒。 目前,部分互联网支付平台已开始在行业内试点线上联合支付欠费。
6)客户数据数字化
车牌号、手机号、车型数据是智慧停车的三大核心数字资源。 对车主的停车数据和停车轨迹进行数字化分析和归纳应用,在欠费追缴和后向增值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
3、营销能力数字化
2020年以来,线上消费习惯改变了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经营逻辑。 车主已经非常习惯在线、非接触式的消费者互动。 非接触式停车服务、在线通讯、预储值出发扣费、非接触式支付、ETC支付等将成为主要的数字化服务方式。
多样化停车套餐。 多种停车套餐满足不同类型的车主和不同的出行需求。 根据停车数据,平台还可以进行智能推荐。 跨行业数字营销合作。 与银行、银联、互联网支付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开展停车支付优惠活动。 广东部分城市的停车企业率先与支付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双向数据互通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数字营销。 停车导航及车位预约:可实时准确查询车位并进行车位预约的停车导航服务,是城市级智慧停车的杀手级应用,尤其是在商圈、医院等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全球现有的停车公司需要在系统技术上优化车位实时数据的准确性,将停车服务应用设计商业化,并匹配车主的导航习惯。 停车导航与地图导航的结合将成为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数据融合应用的趋势。 4、增值服务数字化
增值服务的数字化,可以让车主获得全新的认知体验,为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添砖加瓦。 需要与不同行业的其他平台进行数据互通、流量资源互通、营销互动,比如与当地智慧商圈的融合。
目前线下场景的增值业务包括:洗车、充电桩、新车展、现场广告等。线上场景的增值业务包括:流量广告、车主精准广告、当地美食、车后服务、车主福利商城等。数据显示,车主与停车企业与线上增值服务互动越多,本市车主欠费率越低。
5、技术运维能力数字化
技术运维体系需要数字化,保障停车设备高效运行,实现精细化运维。
技术巡检人员每天需要对线下智能设备和停车场设备进行运维巡检,每日巡检结果数据在线。 根据运维数据算法,预测停车设备的性能问题,提前提醒维修。 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系统运维人员需要利用智慧停车系统平台的日常运维机制,对系统异常、订单异常进行排查,在大型节假日对核心区域进行系统的停车引导和应急保障。
5、如何开始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
从其他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历程来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大多是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 数字化可以让他们率先建立领先的竞争优势,但需要在标准化运营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投资。
根据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将城市级智慧停车数字化运营转型方式总结为:“从核心入手智能停车,重点突破,模块拓展”,以期实现以下目标:风险低、见效快、投资少。
1.核心优先
停车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降本增效、最有利于项目获取的模块,率先启动数字化转型。 比如:有的企业可以从运维数字化做起,有的企业可以从运营数字化做起。
2、单点突破
选择好从哪个模块开始数字化操作后,重点关注模块对应的核心关键点。 例如:从停车费支付管理的数字化入手,需要确定支付管理的标准流程和关键节点。 对车位产值、拖欠率、周转率、利用率等关键运营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算法模型设置、运营策略制定。
3.子模块扩展
完成核心模块的数字化后,可以按照三圈模型、五个模块分阶段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运营体系,再分模块、分阶段。
六、未来可期
在数字经济下,数字化运营必然成为城市级智慧停车企业最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 数字化运营将使具备该能力的停车企业在停车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更高运营思维和纬度的行业龙头。
未来,智慧停车行业的数字化运营升级,将让中国更多的车主体验到全新的数字化停车服务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