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共同提出了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共同提出了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3-03-11

▲川渝高珠新区鸟瞰图。 (提供照片)

▲1月30日,重庆市荣昌区川渝共建电子电路产业园集群式,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 (本报资料图片)记者齐兰森/视觉重庆摄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3月3日下午,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市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团提案。 其中,《关于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将由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共同提交会议。 呼吁国家层面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政策,加大对川渝两市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的引导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能。

两国代表团联合提出这一提案,凸显了推动解决有关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凝聚了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和期盼。 为什么提出以川渝为重点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提出了哪些可行的对策? 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担当国家重大战略使命

代表们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发展。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党的二十大将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圈列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川渝两市秉持“一家”“一盘棋”理念,密切合作、交相辉映,紧扣“两个中心、两个高地”战略定位,按下“快进键”奔跑出“加速度”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初见成效。

“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成效,但在主要生产力布局、发展定位和使命等方面与全国大局仍有差距。” 代表们说。

比对目标定位仍存在困难和问题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重点短板,提升全产业链优势”,打造生态链,完善供应链,协同创新链,打通产业链,提升价值。 链、综合服务链、做强产业链,坚持“七链”协同,着力推动两地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与目标定位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提升综合竞争力、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国家政策支持等问题。需要加强等问题。

如果要提升综合竞争力,目前成渝地区经济圈GDP在全国的比重并不高。 优质市场主体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薄弱,创新后劲不足。 产业协同和竞争力不强,优势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发展,传统产业升级速度不快,成渝地区国家级科研平台较少。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双核”“双圈”发展水平不高。 国家在川渝的战略性产业布局较少。

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

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后备”基地

围绕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重点短板,提升全产业链优势。 代表们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

对此,代表们共同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01

一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初级产品供应战略基地。

建议充分利用成渝地区钒、钛、锂、钾、锰等资源优势,以及依山傍水的自然特点,充分发挥新区作用。西部陆海走廊、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 经济圈布局国家级、区域级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和储备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物流枢纽,把川渝地区建设成为保障全国重要初级产品供应的战略基地。

落霞式 仲尼式 伏羲式_垂直集群 与水平集群_集群式

02

二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规划纲要》要求成渝地区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重点短板,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 制造业、新材料、特种消费品、大健康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议国家围绕上述领域,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的主要产能在龙头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中向成渝地区布局,打造成渝地区。重庆地区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战略基地的“后盾”。

03

三是打造平急转型产业先行区。

抓住应急产业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依托川渝地区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持成渝地区规划布局一批智慧应急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智能化无人应急救援装备和智能穿戴设备、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等。支持成渝地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成都市应急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 ——重庆地区,推动实施公共设施两用改造,提高应急与应急转换能力,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扁平化改造产业先行区。

04

四是扩大自贸试验区健康领域试点内容。

建议在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健康养生领域试点内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药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鼓励“本土创新”和加快“境外转型”的双引擎驱动政策,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进入川渝自贸试验区。 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三甲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学技术研究,支持临床急需的生物制品(含疫苗)、抗癌药等创新医药产业发展实践。 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建立医学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在成都、重庆设立医学知识产权保护援助中心。 支持川渝口岸药品和生物制品检验能力建设,加快建立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检验职能,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西南分中心建设。 优化化学药品、药品进口首次备案和生物制品进口备案功能,建设食品药品检验基地。 建立新药研发材料、试剂和设备进口绿色通道。 鼓励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创新医疗装备的创新。

05

五是加大国家统筹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

“叮咚”一声,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西里的李毅听到门铃响了。 他打开门,发现是京东的外卖小哥。 其他快递公司的包裹。

京东通达系联合配送

进入春节特殊时期,京东近日宣布推出一项新服务:联合配送。 “春运”覆盖范围内的站点、自取点和备用运力将向全社会快递企业开放。

这包括全国近300个城市,上千个核心区县,数以万计的外卖小哥。 京东方面表示,一旦预计其他快递公司无法完成配送共同配送,可联系就近的京东站点。 京东不仅完成自身“春节送”的配送任务,还将提供闲置产能和站点自提功能支持。

京东表示,这有效解决了用户春节想通过电商购物却苦于没有快递的问题。

快递员付钱 消费者享受京东物流?

简单总结就是,如果像通达这样的第三方快递公司有快递没有的区域,而京东刚好在这个区域有余力,可以找京东物流跟京东合作。 .

对消费者而言,无需支付额外费用,但服务体验将与京东标准配送体验保持一致。

听起来很美,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共生、共享、联合配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也让消费者享受便利。

快递公司:合作范围太小

但实际上,这项业务可能不太适合快递公司。

共同配送_物流共同配送案例_共同配送模式案例

一位在某快递上市公司工作多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合作难度大。 “每个快递公司都有一套以自身终端配送为主的运营体系,京东必须先满足自己的正常运营,才有余力支持其他公司,但这种合作只有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形成。”

言下之意,两党合作的空间不大。 也就是说,京东所说的地区绝对不是偏远地区或者三四线城市,而一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快递设施相对成熟的地区。 “京东不是到处都那么快,只有基础设施好的大城市才快,但我们这些城市不缺人,过年都有人值班和送货。”

其结论是:“社会物流协同是趋势,但如何协同需要模式和有效机制,落地需要时间。”

另一家上市快递公司的高管也表示,出于类似的原因,他不会合作:合作范围太小。 “我们的配送范围比京东更大,春节还有人值班,没有需求,实际操作起来也不容易。”

产能资源与价格封锁合作?

事实上,这是真的。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阻碍这门看似美好的生意。

产能资源分配或难点

首先,能有多少闲置的产能资源? 京东方面回应:“过剩产能分配使用按实际情况动态统计。”

根据记者近期在京东的购物体验,以及身边同事朋友的反馈,临近春节,京东自营配送效率明显下降。 211联系不上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坐标还在北京。 即使在一线城市,京东在其他城市有多少闲置产能也不好说。 动态分配后,可以给合作快递什么时间段。

合作价格可能难以满足

再者,第三方快递公司的费用是否负担得起? 京东方面回应:“我们将与快递合作伙伴协商,根据实际运力确定合理的合作费用。”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2016财年共交付订单15.93亿笔,合同履行总成本210亿元,平均每单13.2元。 即使按照最低的2016财年Q4计算,每笔订单的履约成本也达到了12.3元。

共同配送_共同配送模式案例_物流共同配送案例

另一方面,以通达为代表的第三方快递依然无法摆脱低价高量的模式。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同城快递累计发件量40.4亿件,累计实现业务收入312.8亿元。 累计完成异地快递业务量129.2亿件,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109.9亿元。 简单换算后得出,同城均价为7.74元/件,异地均价为8.59元/件。

仅京东履约成本就远远超过第三方快递的定价。 就这点差价,通达开出的合作价格真的可以接受吗?

后期的职责划分可能会变得困难

此外,对于合作产生的售后问题,责任也难以划分。 虽然京东认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明确配送责任,但目前无法判断责任环节的案例较多。 很难说合作会愉快。

对于目前达成的合作,京东并未正面回应,但承认,在此次操作措施发布后,快递合作伙伴已经就具体对接方式进行了协商。

专家:联运毁快递品牌

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反对这样的合作模式

快递专家徐勇认为:“联合派送会毁掉我们的快递品牌。”

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成本导向的思维模式。 因为有产能过剩,可以集中分布,共享资源,节约成本。 他说:“节约成本的考虑是有意义的,但不能头疼就治头治脚,需要用长远的发展思维来解决问题。”

“共享配送的最终结果是毁了品牌,给人的印象是三通一送不行。”

《为什么UPS和FedEx能成为全球品牌?快递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是终端竞争,如果终端派送都是别人送的,怎么走上国际舞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强者,有强者品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大数据和科技赋能物流企业的环境下,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等正在走向生态开放的平台企业,可能会通过更多的平台整合和科技赋能,促进联合。送货。

第一物流网记者 周艳青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