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十四五”|智慧交通需要新思路-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对话“十四五”|智慧交通需要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3-04-14

“智能交通”和“智能交通”有什么区别? 未来的智能交通应该是什么样子? 下一步如何加快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发展? 关于智慧交通的这些问题,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问: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讨论“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杨东元(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智能交通”和“智能交通”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智能交通”更多是从技术角度将信息技术引入交通系统所产生的解决方案; 而“智能交通”则强调综合运用技术、政策等手段解决交通领域的社会问题。 机搅拌系统。

吴建平(清华大学教授):智慧交通是世界范围内解决现代交通问题的现代技术,也是大数据时代解决交通问题的科学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自动化管控技术,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使其更加高效、便捷、绿色、低污染,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等。

“智慧交通”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技术应用。 是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让我们的交通更加智能化,满足人们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技理念。

问: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设智能交通体系。 未来的智能交通应该是什么样子?

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人化、自主化是智慧交通的主要特征。 未来,智慧交通将彻底颠覆传统交通的服务模式。 基于融合泛在交通信息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通过灵活规划、多元融合,实现跨交通快速响应; 匹配和跨界使用,实现跨车辆精准登记; 通过组合优化和人机交互,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出行推荐,让交通出行在时间尺度上更精准,在空间尺度上更精准,服务更优质。 更好的分辨率。

杨东元:未来的智能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 智慧交通需要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将管理主体、运营主体、用户主体有效连接起来,让城市交通网络中心运营模式成为现实。

王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授):我认为车、人、路在物联网框架下可以形成真正的互动,实现对整个交通的全方位感知路,丰富服务形式,助力个性化出行。

问:车路协同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智慧交通,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 您对下一步推进车路协同有何建议?

赵向模(长安大学副校长):作为一名高校科研人员,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储备,推动行业的发展,以促进车路协同。

首先是信息存储。 应密切关注国外发达国家最新的车路协同前沿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进展。 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国内车路协同行业的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 和应用动态都在控制之中。

其次是技术储备。 我们要在智能路侧及车载核心设备、车联网通信技术系统、云控制平台、车路协同操作系统及组件软件平台、应用场景核心算法、测试理论及工具链、芯片研发方面形成团队研发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备,将防止国内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空心化和同质化。

最后是人才库。 培养一批由行业领军人物、研发骨干、技术专家组成的多层次人才队伍,满足行业智力支撑和就业需求。

夏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车路协同的应用也开始了。 往下走,随着整个自动驾驶的发展,我们将构建一个人、车、路、云的综合交互网络,以及整个数据互通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智慧交通的发展。

车联网的发展需要比较扎实的基础设施。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一个通用网络。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短距离的车路协同相关网络。 瓶颈问题。 在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建设上,不应该是单一的平台,而是跨行业的平台。 同时,要保证政府部门对这个平台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王亚静更正)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智能交通、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智慧交通,中国近年来也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在多项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交通运输部相关专家介绍,自动驾驶涉及汽车制造、电子芯片、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行业,是未来众多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 我国自动驾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技术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相关负责人近日在解读《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时解释说,近年来,交通新型基础设施、自动驾驶与智能航运、网络货运、电子单证、快递等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不断增加。送货无人机一直很强大。 .

在地方层面,自动驾驶已经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已有企业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体验服务。

近日,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关于不配备驾驶座椅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智能网联产品的规范性文件。 相应的路权。

自动驾驶已应用于不同场景。摄影/张可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本月2日在访问“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时表示,当前,交通、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数字化、低碳转型正在推进。迫在眉睫。 未来,上海交通发展将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交通车辆自动化。

于福林介绍,上海将建设智慧机场、智慧港口、智慧高速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枢纽、智慧邮政,推广自助服务和无人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防疫能力。 推广自动驾驶在出租车、共享出行、无人配送等方面的应用,结合新城发展特点,开展公交车、园区物流车、集装箱货车自动驾驶试点示范。

今年10月发布的《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也介绍,上海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基本建成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自动化交通、交通服务管家、交通治理结对子。 智能交通系统。 有序推进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营系统。 拓展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场景,推广自动驾驶在出租车、共享出行、无人配送等领域的应用,结合发展对公交车、园区物流车、集装箱货车等开展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新城市的特点。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目前,“北京市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试点应用”、“郑州市快速公交自动驾驶试点应用”等18个项目已纳入18个项目作为首批智能交通试点应用试点。

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试点应用”项目开展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无人配送、无人售货等试点应用。 试点内容包括投资38辆自动驾驶乘用车,累计提供出行服务不少于6万人次,运营里程不少于100万公里,运行时长不少于3万小时; 投资5辆自动驾驶公交车,累计运行里程不少于2万公里,服务不少于4000人次; 投入无人配送车65辆,累计订单不少于10万辆; 投入无人售货车80台,累计服务不少于20万人次。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走自主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改革开放、协同融合、数字赋能。 推动从依赖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交通运输提效、扩功能、增动能。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开始调整公路项目附属设施,以更好地支持车辆部分或完全自动化。

未来公路工程附属设施将实现车路通信,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车辆与道路附属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 会有交通标线、指示牌、护栏等基本要素,每百米相对误差不会超过0.1米。 地图; 有数字交通标志标线、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还有观测监测基准站、高精度定位控制站等。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