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宁东电厂智能化生产应急指挥系统通过验收并上线应急指挥系统,成为宁夏首家使用该系统的发电企业。
图为智能生产应急指挥控制中心现场
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平战结合、应急响应、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了基于全厂GIS地图的生产应急指挥系统。 主屏显示GIS地图明细,管理全厂应急资源,集中统一调度全厂生产运行、安全监控等各种系统数据和功能; 副屏呈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决策支持、移动应用等多业务融合,满足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综合通信、时程处置记录等功能需求。 主副屏联动显示,确保各业务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高效协作,及时修复故障,减少事故损失,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对风险隐患和重点保护目标进行监控,进行日常管理和应急培训演练等。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系统可以快速建立与现场移动指挥相关的不同类型终端之间的一体化通信。 ,如单兵、单警、手机APP、手机等,提高现场决策指挥能力,在地图上快速定位到事发现场,查看周边视频监控和应急资源信息,采集并传输现场现场声音和图像,确保指挥中心全程指挥事发现场,随时掌握现场信息,及时下达指令,协调调度应急响应 救援单位开展应急响应。
3月26日,在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江苏高邮光存储与充电产业发展规划大会”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 会议在北京西苑饭店成功举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发布会上提出了对光储充产业的三大认知。 一是全球脱碳竞争时代正式开启,碳中和引领全球经济社会转型; 二是全球碳中和给光储充行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三是尽快将锂电池储能提升到国家层面。 推进战略层面布局。 他建议,要发挥好我国产业、技术、资源、市场等综合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与电动汽车类似的又一全球战略竞争优势产业,加快打造我国能源转型全球领先者。碳减排。 具体来说,一是将锂电池储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二是加快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三是尽快制定完善准入、价格、监管等具体政策。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莫伟表示,目前,以“光储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果。 从规模上看,我国在光伏发电、锂电池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从技术上看,我国大规模硅片技术量产,PERC单晶电池产业化平均效率达到22.3%。 高效晶硅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从产业链看,我国正在加快建立光伏、锂电池等领域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基于此,他介绍了下一步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二是重视规模化开发和集成应用示范。 三是优化储充一体化发展环境。
发布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产业研究所所长李博阳发布了《高邮开发区光存储充电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规划》指出了当前国内光储充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机遇,分析了高邮开发区光储充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定位和总体目标,重点介绍高邮开发区光储充产业发展情况。 重点方向和总体布局、五个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对高邮开发区加快发展太阳能储充产业、实现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高邮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伟详细解读了高邮市光储充产业扶持奖励政策。 他介绍,2020年4月11日,高邮市出台《关于鼓励光伏储充行业招大做强企业扶持奖励政策的意见》,共九条,主要从七个方面包括厂房设施、设备补贴、产业基金等。 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确保重点大项目能引进来、快建好、发展好。 在顶层设计的规划指导下,高邮开发区太阳能储充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水系调整规划三大规划已完成并通过评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实现园区全覆盖,充分满足企业落户需求。 同时,也吸引了各路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等“最强大脑”落户。 光储充产业发展先行区、创新集聚区、产业示范区初具规模,“裂变效应”正在产生。 预计到“十四五”末光储充,光储充产业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并发展成为千亿元光储充产业园。 2030 年。
沉洪烈分析了高邮市太阳能储充产业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 首先,行业前景看好。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成为最优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二是产业基础好。 高邮市拥有江苏省高性能电池园区和光伏特色产业园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引导。 目前,已形成以中国节能、中环爱能、晶莹光电、新能亿士特、华孚电池、欧力特能源为代表的企业。 光储充产业群; 最后是服务意识强,高邮市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强。
何佳指出,太阳能储充市场正在成为我国储能领域新的产业热点。 依托在高性能电池、光伏领域的产业优势,高邮正围绕“太阳能储充”产业规划、项目、配套,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充电桩、储能、智慧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都是高邮的重点产业。 此次出台光储充产业规划,是前瞻思维、统筹规划、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的重要成果,是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开端。
在媒体问答环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宝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中共高邮市委常委王雪峰中国与常务副市长卢璐,高邮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华斌,潍河中节能太阳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共同交流与媒体介绍了国内太阳能储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高邮市实施太阳能储充项目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国家部委不断出台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 国内七大能源集团制定“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新能源列为头条50条重点产业链目录首页。 以“太阳能储充”为代表的新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日趋成熟,万亿级市场正在形成。 高邮光储充产业园将乘势而上,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光储充产业突破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光储充产业将成为千亿元产业的支柱,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