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完成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期评估-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青岛完成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期评估

发表时间:2023-06-17

新网12月21日电 12月17日至18日,青岛市大数据局组织召开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中期评估会。 来自淄博、烟台、潍坊、威海、寿光等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大数据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市民代表、媒体代表组成评审团。 形式,开展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中期评估。

2019年,青岛市和城阳区入选山东省首批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今年年底前将按要求进行中期评估。 在评估现场,与会专家和代表首先对青岛市区和城阳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观摩调研。 他先后考察了青岛市民中心、市北党组e家、市南软件园松力集团智慧停车项目、李沧区上流家园智慧社区、青岛国际特殊创新区省级数字经济园、海信智能交通和城阳区智慧城市体验馆智慧社区、智慧街区、智慧城阳治理监控中心等

座谈会上,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青岛市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成效显着、亮点频出。 汇友正、汇民生、汇兴业、汇强记品牌。 围绕“多数据出行,少跑群众跑腿”,264项政务服务事项“智办”,市级业务94项秒“批”,全市统一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线“1站”。 开展了智慧人类社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税收等一系列专项便民应用,真正实现了数据便民、惠民、惠民,与热点“同频”民生需求。 此外新型智慧城市,青岛智慧新城建设还着力增强数字经济新动能,在智慧港口、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打造了一大批智慧产业,其中青岛港山东港口集团、酷特智能、赛轮轮胎产业大数据。 品牌。 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2524个,已开通9968个,实现5G网络对青岛主城区的连续覆盖。 同时,加快数据中心新基建建设,打造“青岛汇强基地”,试点项目中期建设各项任务均已完成。

城阳区也在智慧社区、智慧街区等领域稳步推进,实现智慧城市服务向基层延伸,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智慧基础设施平台,鼓励和引领智慧城市发展。按照省试点规定,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任务书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并通过试点建设中期评估。

通讯员 李彦斌 新网记者 杜高然

主持人:天津北方网的大家好。 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天津市测绘学院副院长刘育才。 你好,刘院长。

刘育才:主持人您好,北方网的朋友们。

主持人:张志军,博士,天津测绘研究院研发中心,您好。

张志军:主持人您好,北方网的朋友们。

主持人: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测绘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刘育才:应该说测绘在城市建设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传统的城市测绘是城市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阶段。 它直接服务于工程建设,有“建筑灵魂”的美誉,而当代城市测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管理、城市整治等对城市测绘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离不开城市测绘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为城市测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测量方法,促进了城市测绘事业的发展,并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局面。 城市测绘的重心正在从数据采集转向地理信息应用。 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推进,测绘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服务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多地服务于城市的管理和运营。

主持人:张医生谈谈您的看法?

张志军:俗话说“城规先行”。 在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之前,有必要了解城市的现状。 这个认识的过程需要城市测绘的服务,通过国土管网、水准网等一些高水平标杆的建立,可以为整个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保障。

主持人:在我们天津的测绘行业中,我们测绘院的定位是什么?

刘育才:天津市测绘研究院隶属于天津市规划局。 拥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 是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事业单位。 也可以说是天津测绘行业的龙头老大。 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负责天津市12000平方公里的基础测绘工作,也是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的项目,主要是1:500、1:2000、1:10000、1:1 : 5万幅地形图的实测、更新和维护,以及天津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其中,1:500地形图实现了中心城区全覆盖,1:2000、1:10000、1:50000地形图实现了全市全覆盖。 应该说,我们的基础测绘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是工程测绘,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传统城市测绘。 主要承担按照城市规划实施的各类工程项目的测绘,如地铁、轻轨、海河综合改造、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 . 三是地理信息服务,也是当代城市测绘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院为全市各委、局、集团公司开发了数十套地理信息系统,如为城投集团开发的城投地产地理信息系统、为环保局开发的环境监测系统等。局,和公安局。 开发了技防网络信息系统等。 其中,“十二五”期间,我院还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要求,完成3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许德铭局长与市长确定了部城共建协议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数据库建设。 二是建设“天滴滴·天津”节点网络。 目前,该项目已上线运营。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谷歌能实现的功能。 应该说,“天津地图.天津”节点的信息越来越全,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第三项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调查”项目。 本次调查主要是调查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即摸清底线,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布局、科学研究。 发展的基础。 该项目由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8月19日上午,张高丽副总理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项目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多项要求。 我院负责天津。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计划于2015年完成。

主持人: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我们测绘院在建设美丽天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育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津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十届三中全会讨论审议《美丽天津建设纲要》,作出加快推进建设美丽天津。 建设美丽社区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6年,创建500个美丽社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一个美丽的社区,除了绿树成荫、设施齐全之外,还应该有科学的管理和便捷的社区服务。 我院近期开发了一套三维数字化社区管理系统,可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全面掌握社区内人、事、物、组织、活动等情况,从而实现美丽社区。 “管理现代化、服务便捷、居民广泛参与”。

主持人:张博士给我们讲了如何用3D数字技术来建设美好社区?

张志军:“立体”可以理解为对社区状况的覆盖。 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有一个维度的概念。 从人体的感觉系统来看,听到的信息是一维的,主要通过声音传递。 看到的信息是二维的,主要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传达。 比如看到小区的青山绿水,可以说小区很美。 我感受到的信息是三维的。 “马知远,人心见时”。 只有在社区中长期居住,才能感受到社区的美好。 另一方面,“三维”可以理解为一种表达社区状况的方式。 传统的社区工作人员记录和查询信息的过程,往往是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翻阅纸质文件进行查阅。 现在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把信息放在数据库里,地图里,甚至是三维场景里,尤其是三维场景里,当我们点击上面的每个窗口的时候,就可以显示出每户人家的情况。 与过去的记录方式相比,数字方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共享性。 比如,传统的信息是记录在纸上的,一个人用了,另一个人就不能用了。 如果一方更改了信息,另一方无法知道。 现在我们把这些信息放到网络上,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分享和更新。 说到“美丽社区”,“美”是指某一事物的属性的集合,能够唤起人们愉悦的情绪。 社区是人们聚集在一定地理区域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每个社区都可以想象成一个共同体。 如果生活在这个社区的每一位居民的情绪都是愉悦的,我个人定义这是一个美丽的社区。 目前,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建设美好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和管理社区中的一些信息。 同时数字社区,利用地图、三维场景、三维模型进行立体表达,不仅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了解社区信息、反映问题、享受服务的渠道. 让居民不仅能听到社区的好,看到社区的美,还能感受到社区的美。 这是我们创造的一个理念——用3D数字技术创造一个美丽的社区。

主持人:3D数字技术能为我们居民解决哪些问题? 做一些例子来分享?

张志军:虽然大家工作岗位不同,但回到家都是社区居民。 数字社区建设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首先,需要社区信息。 比如我妈在社区里最关心的就是社区里的一些新鲜事,别人家有什么新鲜事是她关注的重点。 一些年轻人比较关注社区有没有篮球队,有没有活动,下班后能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等等。 对于这些信息,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定制自己关心的内容,3D数字社区可以快速将内容推送过来。 比如隔壁有个篮球爱好者,他想邀请大家下班后去社区篮球场打一场比赛。 通过社交网络看到这些信息后,我可以快速参与到活动中。 第二,可以处理一些社区事务。 比如办理出生证,张二和尚可能被传统的方法弄糊涂了。 现在,通过数字社区,您可以在网上服务大厅快速下载相应的表格,了解流程及流程特点,在线下载提交。 上班时间由家里其他人代为处理。 第三,提供反映社区问题的渠道。 比如楼下的垃圾桶很久没有清理,装修垃圾没有处理等等,有问题可以通过3D数字社区反映。 3D数字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居民都可以申请成为网格监督员和信息员。 比如我看到这个问题,直接通过网络向社区相关管理部门反映,社区再下发给各个政府部门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居民可以享受一些社区服务。 目前,天津的一些社区服务比较好,比如社区食堂、公立学校等。 同时,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通过数字社区“一键式”服务拨打服务电话,比如请理发师上门提供服务。 老人向呼叫中心反映需求,后台接待员收到需求后分配到理发店,然后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最后,抓好社区文化建设。 立体地建立文化广场,拍摄社区内一些社会组织的照片或美食,包括联谊活动、篮球比赛、自行车队活动、腰鼓队活动、居民手工艺品、书法、字画等。 ,并把它们贴在虚拟展厅上面,每位住户都可以通过网络分享。 大家在欣赏文化作品的同时,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整个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广场体现出来,让居民通过数字社区享受到的便利再次得到体现。

主持人:节目最后有请刘源给我们分享一下数字社区建设的工作。

刘玉才:在河北区王川场街道办事处,我们的系统已经在2012年10月上线运行。但是,由于社区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限制,之前介绍的功能还没有实现。完全实现。 现在我们可以实现的是工作人员对驻地档案和来访记录的查询、记录和管理。 我们现在正在汉沽城建设2.0升级版。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将立体数字社区管理体系推广到全市,不断升级,为建设美丽社区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也借此机会希望市各级政府、委办局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有关委办局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的三维数字社区管理系统一定能够服务于社区。 数字天津、智慧天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好的,谢谢两位来到北方网,也谢谢各位网友的观看。 再见!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