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襄阳航空研究院近日摄。通讯员 黄洁玲 摄
全媒体记者杨洋
近日,《关于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公开海选项目入围及揭晓排名项目入围现场竞赛的通知》发布。 襄阳航研项目公司的参赛项目——“数据中心节能散热新技术”成为湖北省除武汉市外唯一入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的项目。
襄阳航空研究院于2020年8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将充分发挥北航在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围绕通用航空产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北航向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项目现拥有一支由教授12人、博士、硕士33人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专业背景涵盖航天科技、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 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互补、创新能力突出的科研队伍。
襄阳航研院在襄阳开创了“对接国内高校、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高端人才队伍、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发展新模式。 一批产业化项目推动了我国通用航空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协同创新,实现合作共赢。
依托襄阳航研所,开展隐身装备、大型工业无人直升机、机柜和数据中心高效冷却设备、超高温轻量化高技术复合部件制造、航天环境控制等5个通航项目和装备产业化,落地襄阳,孵化5家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12月,由襄阳高新区、北航李春轩院士和襄阳航空研究院共同建设的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技术创新平台入选湖北省综合技术创新平台。 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技术创新平台以航空装备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 开展先进航空装备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整合完善产业链,提升整机设计、制造和验证能力。 ,集聚和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构建航空装备产业生态圈,辐射带动襄阳市乃至湖北省航空装备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航空装备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增强湖北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襄阳日报》(2023年03月27日第5版)
4月22-24日,以“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第21届2023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装备展览会成功举办。 华为携智能矿业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亮相N3馆。 华为煤矿军团MKT与解决方案总裁郭振兴受邀出席“中国太原煤矿智能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为“以人工智能为新生产力,构建“安全” 、绿色、高效的“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演讲。
华为煤矿兵团采用“平台+AI+生态”战略,持续投入创新,打造以矿山、工业承载网、云基础设施、数字平台、智能应用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并开展合作与生态合作伙伴、科研院所,赋能矿山客户,让智慧矿山建设行稳致远。
时代潮流:“AI”走近矿山、走进矿山
自2022年11月上线以来,“一路开挂”,仅用5天用户就破百万,月活破亿仅用了2个月。 它已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来势汹汹。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从2018年的GPT-1.0到今天的GPT-4.0,不仅参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预训练量也从5GB增长到100TB。 而以公司为代表的AI大模式,正在掀起一股“产业拥抱AI”的新热潮。
郭振兴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模型到大模型,二是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的交叉。 现阶段,工业、气象、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都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矿山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少,无人)。 从机械化到自动化、信息化,再到智能化,从应用、ICT设施到设备华为智慧园区,都在向智能化、协同化、在线化升级。
加快矿业智能化建设成为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当前矿山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挑战。 例如,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企业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难度大,成本高; 数据共享和数据流动不畅,各种烟囱状数据孤岛问题由于系统众多,各种生产设备接口不统一,严重影响数据价值的释放。 针对当前挑战,华为提出,智慧矿山建设的本质是产业系统架构的变革。 只有构建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统一数据规范的矿山工业互联网,才能实现整个矿山生产系统的智能化。
矿山洪智联:AI+矿业网络,助力煤矿智能化
针对煤矿设备系统多样、协议不一致、数据采集难、设备协同难、数据共享难等一系列痛点,华为于2021年9月发布矿鸿IoT操作系统,使能煤矿设备智能化,实现海量实时数据入湖,为AI应用提供丰富数据。 旷宏是新一代矿机物联网操作系统。 为不同设备的智能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让所有设备都能“说普通话”。
面对煤矿井下网络传输作业频繁移动、配置多样、网络互通困难的背景,华为构建了具有TSN特性的矿山工业承载网,保证井下数据可靠回传,提供远程管控等智能应用的最佳体验,基于切片技术的本安型TSN网络,有效支撑矿山智能应用。
郭振兴指出,基于智能矿山两级云(集团中心云+煤矿边缘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为集团企业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支撑智能化协同发展集团和煤矿。 华为通过构建智能煤矿数字化平台,实现煤矿数据入湖、数据共享、应用使能。 其优势在于让资产积累,带动运营管理,完成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融合,构建煤矿适应性和自主决策能力。
智慧矿山:多场景实践与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台
在华为展区,可以看到基于矿喇叭+5G+AI等技术,围绕井下煤矿、露天煤矿生产场景孵化的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实践和创新解决方案。
在采矿端,通过5G+AI技术,将综采工作面数百个摄像头的视频拼接在一起,实时展现井下生产场景。 同时,采用防尘、防水、防煤油的新型材料,实现摄像头自清洁,确保采煤机驾驶员在井上调度中心看得清清楚楚; 在开挖端,采用5G+AI技术,实现开挖作业过程和作业质量的自动化监控,提高作业安全性; 在皮带运输环节,通过机器视觉+AI技术实现皮带的人工控制,智能实时检测代替人工定期检测,将有效降低检测工作强度; 在瓦斯智能监测方面,基于统一云平台,可实现多维度数据融合AI分析,提前10分钟实现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预测,瓦斯超限可能性(超限召回率>80%)。
在露天矿山生产现场展台,重点展示了排土车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和案例,以及挖掘机、电铲、钻机等5G远程控制。 除了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展台还展示了车辆智能改装的部件,包括中控设备、通讯设备、雷达和摄像头等。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实现了不同网络、不同终端的融合,实现一体化指挥调度、随时随地日常通信、高效应急决策指挥、员工健康关怀。 展台还展示了矿用手机、手表、录音机、背包式应急聚变通信设备等。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实现园区安防、访客管理、园区智能会议、办公网络、资产追踪管理等各场景智能化,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员工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观众对华为利用虚拟现实、3D可视化等技术打造的元途工场数字孪生使能平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元途工场的本质是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思路,采用云计算、协同GIS、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统一标准、全面感知、实时互联、高效集成、开放共享的矿山智能综合控制平台。 包括“四中心一平台”,即智能综合集控中心、智能综合监控中心、智能决策指挥中心、智能移动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 平台面向三方合作伙伴开放,可快速集成接入煤矿领域专业应用。 依托元图车间稳定灵活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统一管理和配置,改变矿山烟囱多系统的现状,让矿山用户体验“一屏统一管理”的便捷。
开放协作:共同实现“西装打领带”的煤矿梦想
近年来,华为携手金控集团计算中心、金控三元矿山智慧矿山、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焦煤集团庞庞塔智慧矿山等煤炭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携手合作。推动山西煤矿智能矿山建设与发展。 4月21日,华为与山西移动还共同举办了“引领矿山新基建,赋能矿业新智慧”暨2023中国·太原5G-DMN智慧矿山推介会,共同完成了5G-DMN智慧矿山主题推介。
华为与合作伙伴在西北某矿山部署了“无人驾驶智能云控系统+宽体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5G网络”综合场景解决方案,实现了“采矿、露天煤矿运输和编队”。 转化率大于90%,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减少粉尘、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实现矿山运输过程本质安全的目标.
郭振兴在演讲中提到,“过去,懂场景的人不懂设备,懂设备的人不懂AI,懂AI的人不懂场景。”
面向未来,我们希望以“华为”或“华为”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共赢,携手合作伙伴打造面向未来、安全可靠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打造智慧矿山生态系统。 携手加快数据与现实融合,加快矿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早日实现“穿西装打领带”采煤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站转载,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 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或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