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基建”之路:立足制造优势智慧发展-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宁波“新基建”之路:立足制造优势智慧发展

发表时间:2023-08-12

宁波宁海的企业大数据平台 李典 摄

中新网宁波9月5日电 (记者 李典)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下,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集成创新等服务“新基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打造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多地依托多年数字智慧,加快推进“新基建”工作。

其中,制造业大市宁波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发布《宁波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基层治理、医疗健康、产业经济等领域建设,形成一批城市大脑“典型应用”,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智慧化水平。造福人民,实现“一脑管理”; 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场景有4个以上目标。

规划称,通过实施100个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释放投资2000亿元,将宁波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

扎紧基础,5G跑出“加速”

宁波智慧园区_宁波智慧园是干嘛的_宁波高新区智慧园开发有限公司

如果把“新基建”比作城市传递信息的通道,毫无疑问,5G技术是这个通道的基础。 宁波作为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在5G应用和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9年7月以来,该地区陆续出台《5G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支持5G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截至今年7月底,宁波累计建成5G基站8949个,数量位居浙江省第二,基本实现核心城区、县城、慈溪杭州湾连片覆盖。

与此同时,各行业也在5G的加持下焕发活力:全国汽车行业最大的“5G+数字工厂”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港口”应用发布、全国首个5G基于边缘计算的部署已完成...

例如,在益科迪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示范基地将从生产、包装到发货的耗时流程从之前的30天缩短到5天。 基地负责人表示,尽管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期,但这里各项经营指标逆势上升:企业人均产值增长17%,设备平均利用率提高提高19%,产品合格率绝对值提高3个百分点。

在5G的推动下,这种场景并非孤例。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5G+遥控门式起重机”投入使用后,起重机抓手响应时间仅为3.2毫秒,作业人工成本降低50%以上。 借助5G发展,上半年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总产值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 通过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与5G的深度融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了浙江省首例5G远程手术教学...

同时,宁波市每年举办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博览会,以此为平台,组织高水平5G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实践,组织5G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会,推动5G产业合作与对接。

聚焦产业基础,智能互联,赢得先机

另一方面,拥有雄厚制造业基础的宁波也在思考:“新基建”趋势下,如何与自身产业优势对接,赢得下一阶段发展机遇? 至此,这个地方与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不谋而合,最终通过智能机器实现人与机器的连接。

近年来,宁波把推进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任务,并将其列入“五个新兴产业”。 截至目前,宁波市累计被工信部评为工业互联网领域试点示范项目、创新发展项目、优秀案例9个,浙江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 累计上云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 2019年,浙江省第三批云标杆企业新增30家,占浙江省公布标杆企业总数的32.6%,位居浙江省第一。

其中,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方面,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是国内首个从自动化出发,以企业为核心,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打造服务企业、赋能的智慧大脑的平台。行业。 。 目前,公司基于“工业操作系统+工业APP”的模式,为工业领域20多个主要行业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已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此外,针对当地优势产业,如家电、模具、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领域,宁波各区县(市)选择部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满足中小制造企业的需求行业内设备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企业运营管理等服务需求,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作和交易,提高中小企业的快速响应和高效供应能力,打造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新基建”道路上,宁波抢抓机遇,努力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新基建’宁波智慧园区,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抓好网络建设、示范应用、产业培育和环境营造,为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提供基础支撑。发展。” 宁波市经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展望未来,城市地区、重点产业园区、港口、重点旅游区将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 工业互联网将推动“宁波制造”走向智能化、高端化; “5G+工业互联网”相辅相成,引领实体经济……一幅智慧城市全新生态蓝图正在泼墨中展开。 (超过)

深圳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5700亿元物联网,20项团体标准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日召开的“物联网产业标准化研讨会”透露,深圳标准引领“万物互联”,物联网产业强劲发展。 信号。

物联网以传感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器、物的泛在连接,为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提供基础设施。 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从制造、公共服务到个人消费,物联网正在加速融入生产生活,行业赋能作用显着。 “万物互联”触手可及,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深圳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都,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物联网产业链资源。 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政策引领,团体标准保驾护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信息技术产业发达,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深圳正在一一积极抢占战略制高点。 无论是在技术领先性、实用性、产业规模、产业链配套能力等方面,深圳物联网产业都表现亮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领兵先行,旨在示威。 当前,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正在加速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 深圳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的重要阵地。 它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 要抓住机遇,形成“优势叠加”,抢先创造未来。 深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对标最高、最好、最好、最强,发展好物联网,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城市。 、创新型、有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数字先锋城市。

在大局中求动力,在关键点上决断。 当前,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技术“卡脖子”、安全漏洞等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 面向未来,我们仍需充分发挥深圳优势,在政策引导、完善标准、环境营造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深耕,不断拓展移动物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更好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我们要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务实的举措、更优惠的政策,强化标准供给,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让物联网成为赋能高新科技的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连接万物,智造未来。 在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上作出新探索,开辟更大的数据价值空间,不断开启万物“智能”连接的新阶段,为经济社会建立良好的数字“基地”,这必将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提速”。

(原标题《让物联网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

编辑郑伟恒回顾刘春生二审和高远三审詹万荣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