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赴河西区调研推进医保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市医疗保障局赴河西区调研推进医保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发表时间:2023-08-21

摘要:8月15日下午,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田带队到河西区就医保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进行调研。 区委书记李学义出席。

天津北网讯:8月15日下午,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田带队到河西区就医保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进行调研。 区委书记李学义出席。

李国田一行先后来到友谊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秀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医保河西分中心,详细了解“四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糖尿病健康管理。

李国田强调,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 近年来,天津不断完善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河西区在探索医疗保险工作路径、解决相关问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进一步加大扩大医保登记范围工作力度,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启动工作,大力营造全民参保的良好氛围。 要持续推进医保“四级”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群众服务需求,推动服务项目下沉,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群众。 要进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主动纳入试点范围,更好服务参保群众。 市医保局将全力支持河西区相关工作开展,积极跟进并提供保障。

李学义感谢市医疗保障局对河西区医保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他表示,河西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通过组织实施医保“十大行动”,持续高效推进医保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和全区“1+10”实施方案。 ,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围绕深入实施全民医保计划,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推进医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丰富拓展应用场景智慧医疗,全面推进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 不断增强公众参保意识,广泛宣传发动,聚焦重点人群,及时宣传医保参保和治疗保障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畅通工作流程,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推动扩大参保范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副区长孟冬梅出席。 (金云报编辑王雨辰)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只要再迈出一步应急指挥平台,我们佩戴的功能性气体检测仪就会开始报警,实时空气含氧量也只是徘徊在13%到16%。” 回顾2020年一次煤矿井下救援,广元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队员唐龙辉深切感受到现代化装备在实际救援中的巨大作用:“煤矿井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可能急剧下降,如果不引起注意,甚至可能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

这个关键时刻得益于球队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 广元市被省应急管理厅列入三年能力提升计划后,省应急管理厅为支队配备了大型装备车、救援运兵车、移动中的卫星通信车、静态中的通信车、地震救援车、消防水上车、发电车、排水车、野营车、餐车、冲锋舟、巡逻艇、无人机等现代化救援装备,省应急通信保障骨干队伍配备通信设备超900万元,支队装备器材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

自2019年11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来,各省市县齐心协力,全面落实行动计划,重点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四川省基层应急救援能力跃上新台阶,为及时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

广元省区应急救援基地即将竣工

全省共规划建设8个此类应急救援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即将竣工的省级应急救援广元基地,看到多场训练业务用房、营房和专业训练场。 据介绍,该基地占地90.52亩,总建筑面积28596.92平方米,训练场地面积29935平方米,调整后总投资1.64亿元。 防空、水上救援等训练业务用房、营房、专业训练场、教学、物资储存等功能用房、充氧房、停车库等辅助用房及设施设备。 未来,基地将辐射广元、绵阳、巴中、阿坝,重点承担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安全生产(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水上安全救援等任务。

据了解,该类型救援基地的建设不仅满足队伍日常训练、驻扎等功能,也是满足救援力量前线的重要功能之一。 “因此,新的应急救援基地的选址和选址非常重要。” 据广元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救援支队队长王震介绍,以广元市省级应急救援基地为例,广元市位于川、陕、鄂三省交界处。甘肃,也是兰州、成都、重庆的几何中心。 “从具体选址来看,我们的基地位于高铁站、高速公路和机场圆曲线的交汇处,因此我们的基地可以覆盖广元、巴中、绵阳、阿坝等地。四川地区,还可辐射陕西、甘肃汉中、陇南等地区。”

据悉,全省已建成8个应急救援基地,四川石化(彭州)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攀枝花、广元基地基本竣工,达州、内江基地主体工程已竣工,省应急救援中心基地(简阳)、省应急救援总队基地、河干子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应急救援基地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全球覆盖、区域联动、支撑保障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等重点林区建立了20个直升机起降点,重点林区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85%。

四川省应急指挥平台_甘孜应急指挥平台_应急指挥平台

“信息化+名单系统”苍溪县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新途径

省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基本建成

利用信息技术管控各类安全风险,也是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广元市苍溪县依托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清单系统”为核心,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安全生产监管。

》隐患描述:农村房屋建设隐患;源点名称:阳源村3号安置点;隐患地址: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三川镇;调查日期:2023年3月9日……”近日,通过广元市苍溪县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电网运营商付小霞发现了一个隐患。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一名农村自建房施工人员没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电网运营商建议立即整改。

苍溪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林介绍,该制度聚焦“关键少数”,实行责任“清单”监管,打通监管“最后一米”。 目前,全县有一级网格员1人,二级网格员22人,三级网格员350人,四级网格员454人。 同时,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实行“责任制+名单制+信息化”管理模式,为16名县领导、31个乡镇、21个县领导建立“电子履职档案”。县级部门领导成员。 对照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任务清单,分类分项登记各项履职记录,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网上管理,做到履职情况随时检查、监控、提醒。

平台还开发了监管监测、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辅助决策、政务管理、业务咨询等6个应用系统,引进5套移动单兵设备,实现上网安全等功能监控、预警预报、应急指挥、技术保障,嵌入应急广播系统,与音视频点名系统对接,优化智能救援决策系统。 73支应急队伍、42名应急专家、33个避难所纳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最近的应急资源和力量。

苍溪县的做法并非孤例。 截至目前,省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已基本建成,应急指挥、视频调度、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等6个子系统已投入使用,204个市县级应急指挥站点具备“双调度”能力。 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和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系统,已接入重大危险源企业243家。 建设应急无线通信主备核心网,配备应急通信设备5000余台套,基本形成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相结合的综合通信网络。

艰难、严格、务实 广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高效指挥:全省形成清单化、流程化、模块化的实战处置流程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四川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新形势下救援工作新特点,按照广元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规范管理制度》,队员们从难点、严度、实战角度开展训练,并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确保体能合格率达到90%以上。 王震介绍,对于体能考核不合格的,将采用“加餐”方式进行八小时外强化训练,完善执勤队周末训练内容,开展5公里越野赛乡村训练和日常体能训练,积极开展万米耐力训练、激烈动作训练、高温烟雾训练、心理行为训练等,全面提高指战员身体素质,积累实战经验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中。 “我们还创新了“模块化培训、模块专业化、专业系统化、系统协同”的培训模式,以专业教育培训为重点,集中培训、单元培训、综合培训相结合,全力做好矿山救援业务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水务、森林消防、人防救援业务模块化培训,加强应急救援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优化培训科目、形式和手段,以考试促培训、装备培训。推进培训,不断提高队伍专业救援能力。”

快速有序的救援离不开队伍的大规模投入,更离不开高效的指挥效能。

上下联通、数据资源高度共享的指挥平台,为可视化、扁平化指挥提供了有效途径。 2018年11月,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之初,迅速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并建立了部门领导带头值班、指挥员值班的值班制度。急救中心及值班人员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值班。 一旦全省各地发生突发灾害事故,将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报告。

“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门的‘中枢神经’,针对每一类灾害都有清单化、流程化、模块化的实战处置流程。针对具体灾害,每个岗位应该做什么是明确的。”要详细列出、严格落实、动态应对,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四川省应急厅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田涛表示,平时是有序可靠的,关键时刻才能处理。

据悉,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各部门坚持边建设边应急,全面加强应急准备,充分发挥切实发挥建设成果的实战性,有效应对2020年“8·17”绵阳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8.18”乐山特大洪涝灾害、2021年冕宁“4.20”森林火灾、2021年“9.16”鲁县6.0级地震、“9.25”天全山洪泥石流灾害、2022年“1.12”丹巴电站浸水事故、“6.1”芦山6.1级地震、“6.10”马尔康6.0级地震群、“9.5”泸定地震6.8级地震等灾害事故,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露琪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