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3月18日武汉智慧园区,武汉软件新城首个配套住宅项目亿达云山湖首次开盘即售罄,销售额2.4亿元,实际销售308套。 在300多个客户群体中,武汉软件新城企业员工占到了五分之一。 背靠千亿级产业园,城市生产者生态圈已初具规模。 广阔的发展前景增强了入园企业员工对新城发展的信心,吸引了众多老城居民的投资热情,从而积累了住宅项目的溢价热销。
亿达是国内领先的商务园区运营管理专家。 相比其依托IT、服务外包的高端产业群,其配套住宅区一直走北方市场的高端精品路线。 在大连,不少业主认为亿达的产品是金字塔顶端客户群体的首选。 然而,市场对于新的入侵者通常是无情的,更何况这个领域还有碧桂园、万科等强势品牌。 对于这个新项目来说,从一开始就将面临肉搏战的挑战。 情况。 两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这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一”
生产:产业聚集,初具规模
研究这样一个样本,必须要看它所在地区的宏观背景。
亿达云山湖的热销,植根于亿达中国“产城融合”模式中武汉的先进发展。 自1998年以来,亿达中国先后开发或运营了大连软件园、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武汉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等项目,并与IBM、IBM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软银和惠普。 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成熟的开发和运营模式。 从大连到武汉,再从上海到深圳,亿达18年来一直以领先于国内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思路进行“产城融合”的实践。
2012年,亿达中国以武汉软件新城为核心,引领“华山生态新城”城市建设运动,借鉴硅谷先进经验。 当一期全部出租时,亿达中国已经吸引了IBM、阳狮、飞利浦、等企业。 中英融合等30余家行业百强企业,形成了汇聚世界智慧的生态科技创新城。
正如硅谷、班加罗尔等科技先行者的发展一样,放眼世界,信息化、智慧产业的聚集带动了区域价值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进程的新中心。 武汉软件新城以千亿产值软件信息产业为核心,向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深度完善商业、交通、物业等配套设施,开发绿色住宅项目亿达云山湖,使园区真正实现了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成为武汉的发展样本乃至未来的整个国家。
“二”
城市:一个城市,换一个城市
华山的繁华,从荒野到新城
亿达云山湖所在的华山生态新城,原名华山镇,曾是武汉市以生态农业和工业制造为主的郊区之一。 2009年,武汉市规划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华山新城,把华山建设成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世界级生态城市。 华山新城的崛起是基于其核心——武汉软件新城的同步发展——
2012年5月,武汉软件新城奠基,“硅谷-光谷”双谷合作首城正式启动;
2013年11月,武汉软件新城开城接待客户,与IBM、阳狮、飞利浦、上海新智、中英集成、亿达信息等公司正式签约。
2015年,武汉软件新城一期国际研发区全面招商,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软件巨头云集,聚集千亿元智能产业。 第二阶段的惊喜尚未揭晓。
武汉软件新城以中部地区最大、国际化的软件信息园、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绿色生活示范区为目标和格局,将带来世界领先的活力、创新、智慧。生活到了武汉。 。
武汉软件新城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生态:园区邀请世界顶级设计公司SOM、美国MVE牵头规划和建筑设计,秉承“三高(高品质、高科技、高智能)三低(低密度)” 、低容积率、低碳)理念,打造符合硅谷的美式庭院式办公休息空间,促进员工自然自由的互动,拥有“两型”展馆武汉城市圈生态艺术展厅、雁栖湖湿地公园,形成湖北社会“两型”核心展示窗口。
新产:武汉软件新城重点创造可观的绿色GDP,把生产型企业全部拒之门外,工业“三废”零排放,重点发展软件技术、信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民生科技、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产业,创造千亿产值,力争武汉软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
新生命:园区借鉴国际顶尖科技园区经验,配套服务设施以“邻里中心”的形式散布在研发区各处,涵盖学校、医疗、娱乐等八类配套设施、体育、商业、交通、行政办公和住宅。 来到堪比硅谷尔湾、一城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全新智慧生活方式。
“三”
人:新城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不变:只为更好的生活
武汉软件新城的“产城融合”并不是一味的破旧立新,而是一种尊重传统的创新诠释。 正如公园内那棵已有300多年树龄的古槐树,在经历华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依然绽放新芽,成为云山湖的精神象征。 。 亿达严选曾负责硅谷、尔湾规划设计的顶尖机构,汇聚全球顶尖公园、建筑、景观设计,居住百万平米城市,打造1.3低密度社区,精心打造艺术化的一层两户山湖平房,更是为7.5万平米的超商业、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教育设施齐全,O2O智慧物业增添了创新元素,实现智慧社区与智慧园区融合,借力充满未来想象的智慧生活,借力武汉今日的城市创新。
时代巨变:新城人今非昔比
当华山结束缓慢的发展步伐时,新城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新诚人,用智慧、创新、科技成就事业,用文化艺术生活相伴。 他们每天与高智商精英合作,实现跨国职业。 作为城市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聚集创新创业基因的新城人正在为光谷、为武汉、为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武汉软件新城一期已全部出租,3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聚集于此,为新城行业领先的脚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前,武汉软件新城配套项目亿达云山湖一开盘即售罄,这是亿达产城融合模式的最好证明。 未来,亿达将进一步深耕武汉,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武汉软件新城亿达智慧园。 目前,武汉软件新城二期产业园和商业街正在招商。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未知的时代,武汉软件新城正在张开双臂,寻找梦想的合作伙伴,邀请更多人加入“产城融合”的美好生活方式。
1.智慧绿岛
“智慧绿岛”项目(一期)建设项目为示范项目,集中在苏州太湖新城绿岛,面积117.48公顷,预计人口2.2万。 通过梳理太湖新城管委会需求苏州智慧园区,结合绿岛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进展,示范项目内容集中在政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基金会。 2014年9月底前完成“智慧绿岛”示范区建设。
2、智能管网
地下管线是太湖新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湖新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 它就像人体中的“神经”和“血管”,是太湖新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传统的地下管线管理体系和模式难以满足管线综合管理和安全运行的需求。 因此,太湖新城有必要开展地下管道智能化建设,实现给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等主要管道的科学化、自动化管理。 同时,智慧管网建设使太湖新城具备全方位、多手段的地下管线综合管控能力,控制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风险,提供综合信息辅助决策开展安全对标分析和事故应急处置,确保太湖保护。 新城地下“生命线”的安全意义重大。
太湖新城“智慧管网”建设包括管道电子识别系统、管道监管系统、管道应急系统、管道规划分析系统和管道综合信息平台五部分。
以科技手段为支撑,“智慧管网”逐步构建强大、安全、高效、合理的智慧管网体系,实现精细化定位管理、全面安全监管、高效应急响应、智能规划分析、全面信息共享。
3、智慧交通
随着太湖新城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内容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交通压力也将日益增大,机动车保有量将迅速增加,对交通的需求将会增加。 如果破损,将大大降低交通管理效率,增加管理难度。 另一方面,太湖新城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生态城市。 在交通系统方面,构建太湖新城片区绿色交通体系是实现建设目标的目标。 绿色交通体系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和“低碳”,即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 其本质是建立和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人们交通需求,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实现最高的交通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智慧交通的目标是通过太湖新城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对规划区域交通状况的整体动态掌握,实现交通的协调和控制,为太湖新城的交通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规划区综合“大交通”统筹管理。 基础。
4.智慧展厅
通过图文、多媒体、智能产品展示涉及交通、管网、政务、公安、城市管理等15个智慧领域的应用,将太湖新城打造成新产业、新城市、新生活。 分为序厅、城市运行厅、企业发展厅、宜居生活厅、发展历史厅、尾厅。 其中,城市运营部主要面向政府,企业发展部主要面向希望入驻园区的企业,宜居生活部主要面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