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制一张交通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勤圈由一小时变为半小时-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共绘制一张交通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勤圈由一小时变为半小时

发表时间:2023-08-25

8月23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简称《方案》)已正式发布。 《方案》在“不打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提出综合交通解决方案,探索跨区域项目协同和制度创新路径。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维仁表示,下一阶段,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将统筹保障规划实施,转变上海交通发展宏伟蓝图。尽快将示范区转化为施工图和实物图片。

示范区横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总面积约2413平方公里。 具有“生态绿色”、“水网密集”、“古镇聚集”等鲜明特色。 《方案》提出建设“一体化、数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示范区,拥有高品质的综合交通设施、服务、治理体系,营造宜居、宜商、宜游的交通环境——友好,实现外部交通集约畅通、内部交通绿色便捷、交通管理协调高效的目标愿景。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和底线。 《规划》明确,到2035年,示范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交通碳排放在达峰基础上稳步下降。 200公里,城市开发边界内整个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公里,城市内部路段缓行绿地比例不低于50%,街道稳定措施不少于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低于90%。 示范区城镇组团内打造15分钟社区旅游圈。 相邻城镇群之间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 达。

王为仁表示,《方案》重点构建交通空间协同新格局,升级内外畅通交通新体验,打造绿色智慧交通新模式,创新交通协同治理新模式。

《方案》提出,加快示范区公共汽车新能源改造,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 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共同推动交通领域节能减碳和绿色发展。 智慧交通方面,鼓励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共同建设示范区智慧交通监控管理系统,推动MaaS( as a )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建设。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_交通管理系统_交警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规划》重点加强示范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联系。 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铁为基础,加快上海至苏沪、通苏至嘉永等干线铁路建设,构筑高铁“十字”通道,支持沪苏沪、通苏至嘉永等干线铁路建设。示范区纳入国家干线铁路网,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到达。 目前,上海示范区线、嘉西线、上海17号线西延线已开工建设。 建成后将支持实现水镇客厅35分钟到达虹桥枢纽、70分钟到达浦东机场。

四年来,示范区交通领域发生了显着变化:轨道示范区建设框架初步形成,省际连接道路进一步加快,省际公共交通日趋完善。也在不断扩大。 示范区现有公交线路8条,累计发车18.34万人次,旅客252万人次。 两区一县(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由“街道”变为“街道”。 家庭”。

目前,示范区内已建成586米的筼筜慢行桥,从江苏步行至上海仅需7分钟左右,实现跨界感觉; 东航路至康利大道已建成,省际通勤时间由40分钟缩短为5分钟; 沪苏湖高铁建设将于明年投入运营,湖州至上海将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规划》来之不易,这幅图景必须成为真实的图景。随着《规划》的正式发布,示范区不仅有了一小时通勤圈的概念,也实现了半小时通勤圈的概念。”未来将形成小时通勤圈,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区的活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将会更强。”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效果图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昨天,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经过初选和多方专家评审,位于新川创新科创核心区的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深度城市设计方案科技园发布,以“未来感+烟火”为核心理念,以“新河暖色,烟花未来”为设计主题,打造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产业生态社区。

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向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深度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征集城市总体设计方案和规划方案、分区详细城市设计、建筑方案世界各地对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的指导和规划。 建设实施指南。 “我们收到了69个团队、121家设计机构的报名,经过三轮评选和评审,最终选定了入选单位。” 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5G智慧城市先导区将突出“支持AI+园区建设”智慧场景,打造“AI+5G+自主”驱动”场景生态,规划布局5G和人工智能科技馆,吸引具有新加坡特色的优质商业综合体、酒店、餐饮、金融、供应链等,进一步汇聚顶尖5G和人工智能及创新企业,引进大量产业研发人才,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优质城市空间。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选设计团队提交的方案以“未来感+烟火”为核心理念,以“温暖新河,烟火未来”为设计主题,拟打造自然科技体验街区成都5G智慧城市先导区滨水生活街等5条活力长廊,以及5G与人工智能科技馆、新川智慧场等8个场馆节点,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社区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起来。

滨水场地打造成为一大亮点。 设计团队将充分发挥湖滨场地的特点,打造极具辨识度和活力的滨水区,并利用阳光雨棚打造标志性的空间元素,连接从天府大道到5G先导区的所有功能节点。 ,打造自然环境+科技创新空间的复合体验。 同时,利用西瓦堰滨水区的生态特点,打造连续的滨水长廊和休闲场所,连接社区中心、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还将规划建设具有强烈未来科技感的地标建筑,如国家实验室天府基地、5G云广场、新川科技等金融中心。

“我们团队的设计理念是,最强大的科技创新是基于最真实的生活需求。高新区是成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智慧园区设计方案,同时也有烟火气,宜居宜业,共建产业生态圈和市民生活圈,创新城市设计,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选定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

据悉,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所在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是新加坡与四川省共同建设的中国西部首个中新合作园区。 是成都高新区打造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六大产业社区之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新医药、5G通信等产业。 (成都日报记者 吴一飞)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