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知未来 | 2022年数据中心七大趋势-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回顾过去,知未来 | 2022年数据中心七大趋势

发表时间:2023-09-04

带领:

当前,气候变化、流行病、粮食安全、贫困、医疗公平、教育公平、恐怖主义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的巨大挑战。 数字技术(信息集成与追踪、人工智能、科学模拟、数字孪生等)帮助人们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信息及时、透明、充分的传递,共享和均等教育、医疗资源,提高科研和生产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水平,为高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信息化最重要的载体,将在多个层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谛技术(NYSE:VRT)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领导者,每年都会汇聚全球顶尖专家的智慧,发布《数据中心洞察趋势》。

趋势一——可持续发展需要PUE、CUE、WUE三管齐下

数据中心作为“碳节约”的先行者,需要更具前瞻性的管理。 由于简单易操作,PUE(电力使用率)被选为数据中心能耗控制的起始指标。 WUE(水利用效率)是与PUE一样简单易操作的重要指标,但其阈值的确定面临很大争议。 有人认为,应根据不同技术对WUE进行区别对待。 也就是说,对水冷设定宽松的指标,使其能够在不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继续在数据中心占据一席之地。 这或许是行业的惯性思维。 这样做的缺点是不必要地使WUE复杂化(使得WUE在横向技术比较和纵向时间比较上都不稳定),使不同技术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同时也与WUE发生冲突。 与数据中心行业进取的形象不相符。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已经有足够成熟的无水或少水制冷技术可以在效果和成本上与水冷竞争。 同时,水冷本身也需要不断的技术进化。 毕竟,未来水资源将像今天的能源一样珍贵。

在“低碳”的背景下,人们期待CUE(碳使用率)成为“减碳”的起点。 尽管CUE的监测和评估涉及很多变量,并试图覆盖PUE和WUE,但预计管理将比PUE和WUE复杂得多。 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目前很多机构都在努力完善它。

趋势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管成为重要管理工具

数据中心作为“减碳”的先行者,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低碳运营,更需要实现全链条的“减碳”。

碳足迹管理作为必要手段,要求行业上下游碳排放管理必须严格协调。 供应商自身低碳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影响数据中心的运行安全。 而且,率先践行碳足迹管理的数据中心也能更好地帮助其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低碳,从而推动整个数据中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ESG长期目标的实施。 好消息是,我们已经看到许多领先公司认真对待这一问题。

趋势三——不同的应用和需求导致数据中心的社区化和多样性

数据中心不仅受到PUE、CUE、WUE等硬性共同政策指标的约束。 不同的行业和用户也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业务价值,分配不同的TCO、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运营指标。 并落实到规划、设计、施工中。

数据中心_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_核辐射检测中心数据

例如,金融行业将毫不妥协地优先考虑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托管社交搜索应用程序的数据中心将继续优先考虑低总体拥有成本; 而诸如大规模仿真等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应用将会对信号处理产生负面影响。 延迟要求非常高,并将继续强调其对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的要求。

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化需求将持续推动数据中心向社区化、多元化演进。 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行业云、Colo、Edge,它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趋势四——人工智能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中应用更加广泛

在完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趋势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可应用于数据中心优化控制、故障诊断和智能决策。

其中,优化控制和故障检测已经成熟实现。

成熟的最优控制解决方案通常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在大型数据中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小型数据中心仍然充满挑战,目前正在通过强化学习来解决。

AI故障检测目前主要集中在组件层面,包括在内的行业先驱正在积极探索系统级应用的实现。 智能决策也是一个令人垂涎的目标。 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趋势五——存量转型需要更具前瞻性和顶层设计

在“新基建”和“双碳”的双重背景下,未来数据中心建设将呈现改造现有数据与增加增量协调发展的局面。

目前,我国存量数据中心的平均PUE水平在1.8左右,其改造的要求是PUE小于1.5。 未来衡量指标可能会更加严格,甚至包括CUE。 目前的改革思路主要包括:

更换高效的建筑和设备,降低能耗;

核辐射检测中心数据_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_数据中心

更换优质、长寿命、免维护的设备,减少运维碳排放;

智能化操作。

除了产品本身的高效节能之外,针对不同的需求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是库存改造的核心。

趋势六——向模块化、预制化、智能化深度演进

过去几年,行业专家深刻认识到模块化、预制化可以显着降低TCO。 这一进步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的设备预制、系统装配预制和建筑预制上,如天蝎机柜、巴拿马供电配电、智能PDU等。

现在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最优的集成粒度和范围(供配电、制冷、智能化),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加入,以优化TCO、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可用性。

趋势七——数据中心为新能源发展贡献新思路

数据中心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发动机。 油机通常仅作为国内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数据中心,因此直接碳排放相对有限。

据统计,我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 因此,数据中心用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目前受到广泛关注。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的标杆行业,渴望创新、寄予厚望。 在清洁能源应用(太阳能、风能、氢能、潮汐能)、能源回收与再利用、绿证使用与结算、AI运维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进取态度。

数据中心将成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场,为其他行业贡献新理念。

关于维谛技术( )

维谛技术( )致力于保障客户关键应用的持续运行、最佳性能以及业务需求的扩展,提供硬件、软件、分析和扩展服务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维谛技术 ( ) 帮助拥有现代化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商业和工业设施的客户应对严峻的挑战,提供涵盖云到网络边缘的全面的电力、冷却和 IT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组合以及技术服务。

研究背景:

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正在社会发展中加速融入各行各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城市生产生活正在催生新的需求和范式。 公园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单位。 也在不断演化和迭代,智慧园区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公园概念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的焦点,各方对智慧公园有着不同的理解。 总体而言,智慧园区被认为是传统园区形态的数字化升级路径。 智慧园区借助5G、物联网、大数据、BIM、GIS等信息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园区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 存储和分析实现公园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升级,实现公园空间载体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

在建设智慧园区的过程中,除了构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架构外,还需要长期满足不同相关主体的需求。 比如,为园区资产持有者和运营者,高效智能管理、精准触控提供优秀的投资工具和绿色节能的平台设施; 对于园区企业来说,其诉求点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赋能生产经营环节,降本增效,便捷获取各类企业服务资源; 从园区工作到生活的个体角度来看,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是首要需求。 研究智慧园区行业发展,梳理智慧园区建设开发业务发展智慧园区概念,有助于相关行业主体进一步明确智慧园区建设的生态路径和市场需求,从而实现精准对接和迭代优化。

研究对象:

智慧园区概念_城市概念园区_城市概念创意园区

以园区为研究样本,重点关注已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或拟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的园区主体,进而分析智慧园区需求方和行业服务商生态中的各类主体。公园建设过程。

研究方法:

本报告通过行业资深专家访谈、案头研究、案例分析、行业数据统计分析,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

概括

定义

城市概念园区_城市概念创意园区_智慧园区概念

智慧园区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BIM、GIS等信息技术,对园区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园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园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园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园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园区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营管理。 智能化升级。 利用信息技术,在智慧园区内构建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工厂、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构建集运行监控、智能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大脑,有机衔接园区内的生产厂房、办公楼和居民。 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等不同载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

市场

智慧园区主要遵循规划设计、建设部署、管理运营的路径。 项目需求通常由园区产权人或运营管理机构发起。 支持智慧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各类主体大致可分为基础层和平台层。 和应用层。 智慧园区建设注重系统性规划和建设,不断渗透和探索业务场景,强调平台系统的服务作用,以用户体验为当前主要业务逻辑。 从近一年来智慧园区项目的招聘需求来看,建筑、平台系统建设等项目的市场需求较高; 建设运营服务项目数量较多; 当地供应商或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供应商是相对更受青睐的机构供应商。

实践

目前,我国智慧园区厂商集中在东部地区,注册资本普遍较高,更注重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 从行业生态格局来看,系统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平台提供商是智慧园区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重点对三类行业核心参与者进行分析,认为智慧园区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集中在专业资质、行业知识、人才团队、合作生态、技术水平、运营服务等方面。智慧园区深入专业业务场景,后期运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行业知识、人才团队、合作生态、运营服务等要素的重要性有望提升。

我国智慧园区整体建设正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长期来看,中西部地区园区智慧化建设需求与东部地区智慧园区升级改造需求并存,市场需求前景依然看好; 智慧园区内的智慧场景进一步纵向拓展和精细化。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智慧园区的运维也将需要更多会“用数”的数字化人才。 还应该看到,在当前智慧园区场景精细化、纵深发展的趋势下,智慧园区业务发展仍面临应用壁垒、业务碎片化、数据安全、管理运营等挑战。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