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电网揭牌能源服务公司恒大打通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与国家电网揭牌能源服务公司恒大打通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23-09-05

毫不夸张地说,许家印是中国最忙碌的企业家之一。

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不到一个月,许家印远赴德国携手hofer,再次开启世界顶尖动力总成技术,一天之内跑遍了德国三个城市,半年时间考察了博世集团、采埃孚集团以及FEV集团等全球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的德国总部。

考察一结束,许家印马不停蹄地赶回深圳恒大集团总部,为国家电网与恒大合资50%、与碧桂园合作的“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揭牌、万科、恒大、融创等领先房地产企业签署服务合作协议。 据悉,合资公司专注于社区停车位智能充电服务,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助力国家能源战略实施。

辛保安、许家印为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揭牌。

完成能源消费革命的最后一步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保障设施”,就像圆规的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划定了“圆”。 新能源汽车的“圈子”一定要大,充电桩的“台阶”一定要准。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辛保安致辞

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却呈现出“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的尴尬局面。 据权威数据显示,按保有量计算,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为3.7:1,充电设施利用率因区域等因素普遍低于15%。配电和设备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必须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而社区充电桩的普及是唯一选择。 这不仅是车主最常使用的场景,也能提升清洁能源服务。

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基于智慧能源服务系统能源服务,在不增加社区供电能力、保证居民用电的情况下,利用低功耗进行有序充电,解决了居民用电问题。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工业发展。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致辞

操作方面,车主只需将新能源汽车停放在自有车位,将充电枪插入国网恒大智能充电箱,扫描二维码并输入充电金额,智慧能源服务系统即可会根据需求自动开始使用。 低电量时分配充电,充电后自动断电。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与龙头房地产企业合作推进社区充电桩建设,不仅能解决充电问题,还能极大提高社区品质,促进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高清洁度。 能源服务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

国家电网高管与恒大集团高管在揭牌仪式上合影

这事关恒大,事关中国汽车工业。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恒大这样的规模,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当一个企业定义自己的使命和宗旨时,它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顾客。 客户的需求就是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态度端正、认真造车的许家印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度报告(2018)》(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动车产销国。连续多年,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是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防治机动车污染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度报告(2018)》显示,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 它们排放80%以上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超过90%; 占汽车保有量7.8%的柴油货车排放了57.3%的氮氧化物和77.8%的颗粒物,成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 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核心动能是电力。 运行过程中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可实现零污染。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5-20千瓦时,百公里能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 但按照百公里油耗10L计算,传统汽车的能耗约为10公斤标准煤。

许家印认为,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污染、造福人类和社会的重大环保产业,可以为改善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作出贡献。 这些正是客户想要的。

不仅如此,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产业由于种种原因落后于国外。 新能源汽车时代,恒大想要成为领跑者。 这事关恒大,事关中国汽车业。

【能量人正在关注,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核心提示疫情防控对包括电网企业在内的传统行业在数字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1月以来,浙江省信息传输产业逆势增长,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复工指数”、“调供电费码”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电网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国网浙江电力正在加快探索新业务模式、新模式,创新能源服务和企业管理——

海康威视桐庐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 是目前国内顶尖的安防监控产品高端制造基地。 5月19日,桐庐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基地检查设备用电量。 数字化生产线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电力保障尤为关键。 从海康威视到阿里巴巴、网易等,众多领先的数字化企业落户浙江,对供电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和自身数字化转型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文章。

节能降耗、自动化生产是大势所趋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客户转型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聚集。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不易。

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减免房租和水电费、递延纳税、降低融资成本……各政策是为中小企业“输血”,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疫情大考倒逼各行各业审视自身、加快改革创新。 如何创新服务电力行业众多企业客户,实现互利共赢也是一大课题。

从数据看,今年这个特殊的一季度,国网浙江电力综合能源服务和电力替代业务数据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数据逆势增长,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也体现了企业通过能效提升获得的更大获得感。

今年1-4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39.6%。

智慧用电服务是基于企业用电数据采集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智能用电模块采集分析客户用电数据,为企业提供24小时云监控、设备运维、节能降耗、节能降耗等组合服务。能源托管促进电力消纳。 服务进一步升级,企业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

今年1月,宁波日出宏宇科技有限公司与宁波供电公司签署智慧用电协议。 宁波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人员通过智能用电模块发现公司实际用电负荷低于变压器装机容量的40%,立即主动到公司核实用电情况公司的需求。 在确认企业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负荷后,服务人员立即提供了基本电费的优化计算方法——将基本电费从变压器容量计算改为需求计算,有望降低企业的用电量。企业用电成本每年下降60%以上。

综合能源服务也促进了“亩产效益”的提升。

在浙江,“亩产英雄”是地方经济治理的深刻变革。 旨在通过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地区集聚。 在此背景下,供电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企业能源使用情况的全面监控能源服务,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帮助企业成为“亩产英雄”中的尖子生。种族。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聚焦能源消费革命,在全省11个城市注册了综合能源服务子公司。 电网企业设立子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可以进一步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发展,从而提高全社会综合能源效率水平。

对于企业来说,节省下来的能源成本可以再投资到自己的科研创新等领域,要在“专精特新”的发展中更有活力,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从电能替代来看,2018年至2019年,国网浙江电力累计替代电量149.1亿千瓦时,支撑售电量增长2.1个百分点。 今年1-4月,公司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5133个,替代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1%。 这些数据具有“机器换人”带来的智慧附加值,也具有绿色发展的潜力。

5月20日,和往常一样,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绿窝川农场占地26000多平方米的蔬菜薄膜智能联动大棚里,只有十几名工人正在工作。 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指标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进行调节。 同时,播种育苗机可自动完成装土、打孔、播种、加料、喷水等作业。 温室采用全自动无土栽培技术,不会造成污染物排放,更加环保、安全。 减少体力劳动也有利于降低疫情防控风险。

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绍贤说:“我们淘汰了传统低效的手工劳动模式和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机械,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都由电脑控制,产品质量农产品得到有效保障。电气化改造后,环境效益也显着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精准控制,水和营养液在封闭系统中循环,水和肥料不流失、不浪费。每200年亩土地每年可节水15万吨、化肥1800吨,减少农药使用量500吨。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正积极帮助企业将复工达产过程转变为转型升级过程,为转型发展积蓄“绿色动能”。

大数据应用和“新基建”恰逢其时,科技创新加速自我转型

从1-2月全国各省区公布的财政收入来看,浙江表现突出。 浙江省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浙江企业所得税(40%部分)290.96亿元,增长13.6%。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11.3%,对企业所得税增长贡献113.2%。 1-4月,浙江各行业中,仅信息传输行业和建筑业售电量呈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8%和9.6%。

自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浙江“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反映,数字经济企业复工复产进展迅速,远超其他行业。 他们也是最早实现复工复产率超过去年同期的行业。

疫情防控期间,数字化远程医疗、远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娱乐迅速普及。 电子商务迎来新机遇,各地政府干部成为“网上主播”,推销土特产,推动经济快速复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传统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进一步放大,学习“数字化生存”成为必备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经济产业更有能力应对疫情的影响,而疫情反而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在此期间,无论是打造首个“企业复工用电指数”,为企业提供精准“画像”,还是开发“转移电费码”,帮助小微企业享受优惠电价在政策支持下,国网浙江电力大数据应用有力助力了疫情防控和社会复工复产。

数字服务潜力无穷,电力行业本身也在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利用新兴技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不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好、利用好自身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前提。 它是大数据和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关键。

“在线网格”平台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大数据中心”。 充分挖掘和收集大数据,将实际电网搬到互联网上,形成“网上电网”。 可以实现各类型、各专业、各环节信息的全面采集,还可以让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直达”项目现场。 通过数据连接打破专业壁垒,依靠“电网上网”的科学规划,仅杭州供电公司“十四五”期间预计节省投资近10亿元。 通过电网数字孪生,实现规划和投资全流程清晰科学不再是问题。 “得电”水平不断提升,10分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供电解决方案已成为现实,极大优化了客户体验。

面向客户端的“网上国家电网”也是如此。 吸纳整合各类新型业务,为住宅、电动汽车、商铺、企事业单位、新能源发电厂等各类客户提供便捷用电、智慧用能等多元化服务,成为“用电新窗口”一站式服务” 。 1月24日至4月19日,浙江全省通过国家电网APP在线受理电报安装申请34.02万份,缴费111.45万份,开具电子发票11.52万张,大大减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数量。 顾客跑腿的次数。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确权、控制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治理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区块链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 其去中心化、分布式、防篡改、高度透明、可追溯等特点,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国网浙江电力正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动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平台于4月13日正式上线,使供应商业务办理“不需一趟”。 整个签约流程可视化,认证多维度、可信,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下运营问题。 高效、安全地解决签约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

此外,随着“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将加快。 国网浙江电力今年计划投资2.5亿元以上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充电设施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推动车联网产业发展。 同时,5G网络、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助力电力行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电力与数字经济融合还有很多探索和实践。 国网浙江电力将继续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新竞争优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创新引擎,努力赢得新设施、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先机。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