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北极星电网讯: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一意见出台的背后,是节能环保企业长期缺乏健康生存环境、发展受限的现实。
(来源:公众号“综合能源服务平台”ID:作者:)
从节能服务升级为综合能源服务
上述意见指出,鼓励民营节能环保企业根据节能环保的特点,进一步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能源服务,采用能源托管、节能担保、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模式。用电单位,推动服务内容由单一设备向过程节能改造,区域能效提升拓展。
其中提到的能源托管和区域能效提升,属于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业务范围。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看,综合能源服务是节能服务的升级。
山东省政府节能办原副主任赵旭东认为,与节能服务相比,综合能源服务的升级主要体现在:
一是服务方式。过去,节能主要是通过实施项目来实现的。综合能源服务不仅为用户节约能源,也为用户提供能源。
二是服务链条不断延伸。过去,更多的是对现有设备、工艺、建筑等进行节能改造,综合能源服务侧重于综合改造,甚至超越改造,延伸到能源生产、加工、转换、运输等环节。
三是能源的多样性。过去,节能服务可能只针对一种或几种能源。综合能源服务注重多种能源的优化平衡和多种能源的互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
四是科技融合、智能化。综合能源服务更注重系统改造、智能运营,追求系统能效。
与以往的节能服务相比,综合能源服务的主体和对象没有太大变化。这决定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具有其他市场主体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以服务为起点,常年深耕能效提升领域,掌握用户资源,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可灵活定制用户所需服务。只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就有可能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前,传统转型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越来越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它脱胎于原国家电网,本质上是对节能服务业务的全面升级。
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后,节能企业不能只专注于终端能源领域,而必须聚焦“源、网、荷、储、用”的全环节,提供为用户提供清洁、智能、高效、低成本的综合能源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升级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节能服务行业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技术、资金和诚信的最大障碍。. 为了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能源托管模式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能源托管是根据能源市场需求,独立于托管行业的一种新型能源消费托管服务节能机制。对综合合同管理进行考核,并为技术和设备升级提供资金,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能源托管重在管理,为客户提供能源专家价值服务。
2019年11月21日,与如东县洋口港管委会就洋口港医院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合同总金额约1.5亿元,合同期限15年。根据协议,洋口港医院将实施“电制冷+电锅炉蓄热”,承担本项目投资及后期配电设施、电锅炉、电冷库空调、其他设备。节省支付固定托管费用。
这是一个典型的能源托管服务项目。与传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是能源用户需要按年缴纳托管服务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诚信问题。
能源托管只是商业模式的升级。随着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传统的节能服务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能客户的实际需求。能源管理服务是节能服务的未来。传统企业应尽快抓住机遇,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拓展原有业务边界,以综合能源服务的思维服务客户,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