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板块集体上涨,新一轮电力信息化经济周期可期-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能电网板块集体上涨,新一轮电力信息化经济周期可期

发表时间:2022-03-29

总结

【智能电网板块集体上涨,新一轮电力信息化景气周期可期】今日智能电网板块集体大涨,智光电气、平高电气、九洲电气等集体涨停。电力信息化企业将受益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国家电网相关规划内容可以看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建设是电力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支撑。国家电网。同时,建设内容也从终端覆盖。因此,我们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国家电网未来五年的核心建设内容。在电力信息化方面,终端、网络、平台和应用业务中的企业将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商业周期。

今日智能电网板块集体大涨,智光电气、平高电气、九洲电气集体涨停。

东方证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已启动,新一轮电力信息化有望成为景气周期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升级信息通信架构,构建“端-场-侧-管-云”体系,应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连接国网能源生产、传输、消费设备、客户、数据,实现全息状态感知、数据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业务多元化发展,支持和承载电网业务和新兴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将与智能电网一道电力信息化,形成能源、业务、数据“三位一体”的流动,促进国家电网新业务的发展,提高运营层面,从单纯的电网企业向能源互联网转型。业务转型。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分“两步走”: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将在2021年初步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达到10亿台,基本实现业务云化运营和协同共享。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和生态系统初步形成,新兴能源互联网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 2024年,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建成,连接设备数量达到15亿台,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联通、物流统一管理。共建共治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新兴业务利润贡献率达到50%。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主要包括四个层次: 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主要包括终端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和运维。两大保障体系。终端层主要包括传感器、边缘计算系统等采集设备,网络层涵盖由接入网、传输网、数据网、卫星网组成的“空天地”协同一体化网络,平台层主要包括包括综合的“国家电网”。云”平台、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物联网管理中心、企业中台,旨在实现超大规模物联网统一管理和高效处理能力,推动数据融合,支撑应用灵活构建;应用层应用于企业运营、电网运营、客户服务和新兴业务方面,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积极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电力信息化企业将受益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国家电网相关规划内容可以看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建设是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核心支撑。国家电网战略转型,建设内容还涵盖了从终端到应用的完整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具体步骤和阶段性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国家电网未来五年的核心建设内容。 、平台和应用业务将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商业周期。

投资建议和投资目标

我们相信电力信息化企业将受益于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建议投资者关注与国网信息产业集团拟进行资产置换,控股中电普华、济源软件、中电岷江水电(未评级)、七星、国网电商拟成为第一大股东,长期专注于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的远光软件(未评级),提供行业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的恒华科技(未评级)。 (东方证券)

中创证券:电网升级带来新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网公司,国家电网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和市场化改革的重任。未来还将面临大功率充电、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储能接入的冲击。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国家电网避免“减”为电网空虚的电网运营公司的重大变革,也是电网应对电网复杂性的必然选择。电力工程系统。

关注终端设备芯片、电网建设和顶级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一、“无处不在”来自物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5G

“()”网络或网络“无处不在”是指网络无处不在。它起源于5G通信的概念范畴,也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类似的概念还包括“屏幕无处不在”、“智能无处不在”、“感知无处不在”等。从这个认识来看,电力工业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设备)都需要实现状态感知和沟通。目前,国家电网接入各类终端5.4亿台,日采集数据增量60TB。 2018年2月,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在国家电网信息通信工作会议上提出。 2018年9月,国家电力委员会发布批准电力无限专网,解决了电网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通信接入问题。 . 2019年3月,国家电网全面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可以看作是国家电网在电力行业体系中贯彻5G通信和物联网理念。

二、电网面临的问题是根本出发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网公司,国家电网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和市场化改革的重任。未来还将面临大功率充电、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储能接入的冲击。弃风弃光问题是电网面临的政治任务;以电力体制改革为导向的电力市场化(特别是现货市场)也全面启动;充电桩对区域电网的瞬时冲击将持续加大;分布式隔墙 售电结算仍难以实现;而储能的接入如何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也在不断探索中。可以发现,原有的电网建设、多拉线路、扩容变压器、改变电价(固定)等粗略调整方式根本无法解决以上问题。现阶段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和电力现货市场试点,都指向电力行业模式的市场化、高频调整和计算。因此,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不仅是国家电网避免“沦为”空网运营公司的重大变革,也是电网应对电网复杂性的必然选择。电力工程系统。

三、本质是电力行业通信系统的升级,带来公司质的变化

电网会议提出“三类两网”融合,其实质是通信系统升级带来的业务拓展和丰富。 “三型(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是国家电网自身的目标,意在规避公司电网“管道化”风险,也是对提供能源服务开发服务的总结. “两网(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本质上是依靠泛在电力物联网来扩展电网感知范围,提高数据频率,进而更好地支撑电网运行(未来电网形式)。现有电网已经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和电表采集的基础,但仍无法触及当前4.71亿终端用户的高频数据。在未来电力行业系统中,其实时通信类似于车联网,对高速率、低时延有刚性要求,也是区域调度、区域电力平衡、现货市场结算的基础。

四、关注终端设备、电网建设和顶级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根据国家电网的安排,公司2021年初步完成建设,2024年完成泛在电力物联网。从投资来看,前期主要有3个机会:①互联网各种电力设备的物联网改造需要低功耗嵌入式CPU芯片和高速通信芯片的支持; ②利用传感器和智能终端的需求,扩大电网感知的范围和类别; ③通信网络及物联网运营平台建设涉及通信网络、数据存储、网络安全等领域。在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顶级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重点关注的目标:①岷江水电:资产注入; ②2018年业绩有望保持50%的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安信证券:泛在电力物联网深度解码架构、场景与投资机会

2019年国家电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以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建设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共同构成“三合一”的能源、业务和数据流。能源互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组成。充分应用“大、云、物、移动、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实现状态全面感知的智慧服务体系,高效的信息处理,方便灵活的应用。目前,国家电网接入终端设备5.4亿多台,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4.5亿用户。预计到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亿台,到2030年将超过20亿台。

泛在电力物联网带来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传统电网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一般可以分为控制和采集两大类。控制领域将从目前的星型集中连接模式切换到点对点分布式连接,主站系统将逐渐下沉,更多的本地控制和边缘计算将出现。收藏应用将在收藏频率、内容、双向交互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在新兴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在统一感知、物理ID应用、精准主动抢修、虚拟电厂、智慧能源服务一站式管理、大数据等领域赋能电网企业和新兴业务主体。数据应用。

实施两步走战略,2024年全面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

国家电网计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互联互通,初步实现物联网统一管理,涉电业务上线率达到70%,初步建成公司级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对电网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平台支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连接、物联网统一管理,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为新兴企业提供全面支持。

电网智能化投资有望加速

2017年,国家电网在智能方面的投入124亿元,其中信息化和通信投入53亿元和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15%。截至2018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光缆总长度152.08万公里,设备52.77万台套,站点8.8 万座,骨干网带宽,承载4 多个0.320,000 多种服务渠道。考虑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面建设即将启动,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电网智能化投资的投资额和占比有望同时快速提升。

三类企业有望受益于电力物联网无处不在的投资

从受益节奏和受益量来看,我们认为首先受益的是具有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ICT产业单元;二是深耕电力信息化领域多年。电力二次设备公司及相关软件公司;再次,传感监控及相关应用公司。

投资建议:强烈推荐国电南瑞(17年领先二次设备+集团ICT相关业务);建议关注岷江水电(拟注入国网ICT业务)、金智科技(二次设备+电力信息化)、新联电子(电力信息采集+230M联网+智慧能源云平台)、巨化科技(用能侧信息采集)、朗盛科技(电燃气营销采集系统)、恒华科技(电力行业云服务平台)、远光软件(拟注入国网电商平台)等.(安信证券)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