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1% 功率
2012年11月,《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白皮书发布,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该信息判断:工业互联网将成为继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世界创新变革浪潮。同时,工业互联网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整合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 、设备、设施和系统网络以及互联网革命使计算、信息和通信系统能够推动新一轮的生产力增长。
从经济增长、能耗降低、硬件设施效率提升等角度,GE将工业互联网的未来收益定义为“1%的电力”。以15年内的估计价值来看,商用航空部门节省1%的燃料将节省300亿美元;天然气发电厂将节省1%的燃料,将节省660亿美元;提高医疗系统效率1%,将节省630亿美元等。
工业互联网可以看作是对现有机器、设备和设施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最终降低企业生产活动的成本,提高效率。这一传统产业的转型过程,其实就是获取更全面的生产信息,加速信息被收集并转化为效用的过程。它对生产活动的转变在于机器变得智能,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人们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得更有创造力。
就工业互联网大概念的内部产业链而言,通常分为六个部分。
在设备层,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实现对原材料、机器和工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深度感知和采集工业数据;软件层将原始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数据转换为可用数据。信息化,提高企业的开发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网络层主要满足厂内外的通信需求,通过稳定、可靠、实时的传输网络环境,促进远程跨区域协同研发、设备控制、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等应用场景的实现;平台层海量异构数据的聚合和建模分析,通用体验的模块化,支持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制造资源;应用层垂直于电力、石化等,企业最终通过工业SaaS平台、工业APP等形式与生产场景交互,释放数据价值。此外,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安全体系贯穿于工业互联网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近年来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政策驱动力不断增强,各地、行业共识不断凝聚,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成长。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从政策引导上看,虽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2016年通过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和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正式确认了工业互联网的制度,拉开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序幕。数字化转型浪潮已经开始。
从2007年的“两化融合”(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进而提出新基建,“构建集约、高效、经济、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推进“5G+工业互联网”……可见,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并逐渐成为国家战略,随着政策倾向和资本投资的增加。
从工业经济规模及其带动作用来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和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整体经济规模为1.42万亿,2.13万亿,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5.7%和47.3%;数字经济比重和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产业基础先进化进程加快。 ,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天,接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备总数已达到7300万台。作为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将随着其向深度和现实的深入发展,从先进制造向其他领域推进,推动整体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与此同时,将目光转向世界舞台,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工业强国的共同趋势。 2014年,美国通用电气与AT&T、思科、IBM、英特尔等领先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联盟,推动开放标准技术开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将“工业互联”作为未来制造业的愿景。
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所有工业类别的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多样丰富的制造应用场景支撑。但就产业升级进程而言,仍处于向高端制造转型的时期。与美、日、德等国相比,前沿技术储备仍不足,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基地基数大,外贸出口仍偏低。最终产品。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向高端化突破,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度拓展,将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线。
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凸显
在工业互联网体系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过程,也是从分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业生产管理到全球深入、开放、共建、共享的过程。
平台的价值在于突破传统资源交换所遵循的线性价值链,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价值互动,在市场需求逐步明晰和规模化的过程中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基于制造资源、IT能力、通信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先进制造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承载工业经验知识的模型,向上连接工业优化应用,并连接整个工业生产系统。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驱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化运行。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能量,汇聚设备、系统、工艺参数、软件工具、企业业务需求和制造能力;影响、促进跨境合作和新技术融合。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已建成平台100多个,形成了“综合+特色+专业”的平台体系,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数据为基础,为市场开拓贡献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新价值。
卡奥斯:卡奥斯
卡奥斯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用户参与体验的全过程。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小微创业机制的跨行业、跨领域创新,平台已成为多边互动和增值共享的赋能平台。孵化平台,以及各类创客创业创新平台。
以大规模定制模式为核心,卡奥斯赋能海尔打造17家互联工厂、2家灯塔工厂,无库存率高达78%,帮助企业围绕用户体验实现高精度、高效定制转型。一方面,为企业用户提供跨行业、跨领域的解决方案,覆盖农业、纺织服装、教育、文旅、模具、能源等15个行业;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将用户需求融入制造全过程,让产业转型不再局限于企业和工厂系统。
此外,在技术创新层面,卡奥斯将其技术能力复制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让数字技术展现出更多新玩法。今年,在三星堆考古现场,卡奥斯提供了基于SLAM(实时定位与测绘)的移动扫描空间检测技术和三星堆数字孪生云平台。这一新技术、新平台承担了3D数字化扫描、归档、建模等工作,构建了“古今碰撞”、文化融合的数字空间,也为智慧考古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空间。和数字博物馆。空间数字化方案。
空间云网:
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航天云网于2017年6月正式向全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协作、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圈。
在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航天云网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丰富的平台应用实践,构建了航天科工内部的专有云平台,为集团内数百家企业提供资源协同共享资源。对外,先后与贵州、江西、内蒙、安徽、京津冀等省市开展省级产业云建设,因地制宜提供平台个性化服务,开展线上资源协同共享,创新创业,工业大数据远程监控与运营。维护及线下智能改造等服务。
在COVID-19疫情期间,航天云网利用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和技术整合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业互联网,为企业提供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资源和在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管理。在物资采购方面,积极对接防疫物资供需双方,推动生产企业开展协同制造;在业务复工方面,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工作环境,实现各类APP和各类行业资源的整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并提供多种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助力云生产;在政府防疫中,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可以整合各园区的复工复产情况、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园区返岗人数、交通情况。最新的现状等信息为政府提供大数据可视化和复工复产决策参考,充分展示了工业互联网的价值。
树根互联:根云
根云是树根互联网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研发、生产、制造、服务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基于12年的技术积累,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树根互联平台可覆盖95%的主流工业控制器,支持1300+工业协议分析,已接入各行业设备超过85万台,成功助力产业链生态打造20个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铸造产业链、注塑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定制家居产业链、家居塑料制品产业链等. 81个工业子行业。
树根互联依托根云平台,紧贴工业企业转型需求,打造了“透明工厂”、“质量智能检测”、“离散制造智能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改造工业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提供服务。根云平台不仅支持长城汽车、福田康明斯、中船重工、金川集团、杰克缝纫机、魏桥创业等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完成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还创造了一个为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术桥梁。
如今,树根互联网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更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完善的平台服务能力,服务过包括普茨迈斯特在内的众多海外客户。
科大讯飞:科大讯飞·“顺丰尔”图灵工业云平台
科大讯飞·“顺丰儿”图灵工业云平台,作为跨行业、跨领域的AI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人工智能、5G、IIoT等新技术,专注于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质检、人-机器在交互、安全生产、工艺参数优化等行业应用场景,为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搭建了全栈AI赋能平台,可为各类企业提供标准AI能力、工业AI模型训练平台及工业物联网设备相关。
整个平台具备“A.I.+”、“边云融合5G+”、“工业物联网”三大特色。
“先见之明”是指,基于科大讯飞在声音和视觉方面的技术积累,依托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声像智能传感器,“顺丰儿”图灵工业云平台能够快速形成智能应用,让行业拥有变成“听”和“看”。
“边云融合5G+”是指工厂、车间等相关业务场景的运营对“低延迟”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基于科大讯飞的声像传感器,边云融合实现设备端边缘计算,更好地响应工业设备和数据的高速、低延迟需求。 “顺风儿”图灵工业云平台基于“边云一体”的理念,可以直接从云端下载AI能力到边缘端,更好地响应工业“低延迟”“高可靠”的需求设备和数据,满足行业场景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科大讯飞还围绕行业典型需求和场景,打造了工业听诊器、声学成像仪、工业相机、工业数据采集等一系列边缘硬件产品。模块、5G工业网关等。这些产品可以快速满足多维数据采集和A.I.工业场景应用需求。
今天,平台已经形成了九大类550个微服务组件。以能力为核心,46个行业解决方案,86个行业软件,累计服务企业1万余家。
结论
潜力巨大,但要释放工业互联网蕴含的巨大容量,短期内无法实现。与消费互联网相对较快的成功相比,工业互联网需要实现的是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人们直接接入的全面互联。不仅需要将制造资源上云,还需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还需要促进制造能力的开放共享,同时攻克高端制造核心技术。迎来关键突破的关键点,需要长期积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里程碑的背后都是多年的努力。放下幻想和空谈,一步步经历积累的过程,才能拥抱工业互联网的未来。
(文/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