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资料图来自视觉中国
“南义乌,北临沂”,作为全国知名的国际小商品城,临沂现有专业市场131个,商户6万余家。为促进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2015年以来,临沂市斥巨资打造“智慧临沂商城”。但现在,差不多五年过去了,网络平台的效果却远不如预期。
据媒体报道,在临沂商城小商品批发市场,部分商家对该项目了解不多。记者尝试打开其网站“林e商城”,发现进入首页后,无论点击哪个选项,均显示“404”页面不存在,并自动跳转到首页位置,并且可以不要输入任何二级或三级链接。对此,临沂市长在政问直播中直接表示:“相关部门太麻木太气人了!”
总投资超过5600万的线上商城项目,只能在首页和首页之间跳转。不仅很多商家“不知道”、“不明白”,甚至连上网都不能点击进入。这很“尴尬”。?
从推动当地批发业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当地拟建设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初衷难能可贵:据了解,“智慧临沂商城”原计划统筹建设商场、电商、物流、公共服务等数据。融合信息的大数据中心,推动商城国际化和电子化转型升级。目标是将临沂建设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名城、中国电子商务批发中心、中国智慧商城。
从实践来看,线上线下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线上平台利用好,等于为线下经济插上了翅膀,可以助力线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使用不好,可能会失去市场,阻碍线下经济的发展。
像临沂商城一样,一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巨额投资项目,如今落下帷幕。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和部门重指标轻绩效,重建设重维护,这在项目中有所体现。网上商城的建设和运维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如果说前期的平台建设是基础,那么后期的运维优化服务就显得尤为关键。
但也有一些当地人认为,搭建好平台后就万事大吉了智慧商城,将网店建设视为KPI的全部。说起来,平台建设指标完成了,至于能不能用,用户体验如何,他们都不在乎。这将一个本应发挥积极作用的项目简化为形式主义的“招牌”。
平台建了将近五年,却成了假货,尴尬。在此过程中,商城所辖的市级和区级管委会都没有对商城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监督作用,这显然是罪魁祸首。难怪临沂市长对此批评,“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都麻木到了愤怒的地步”。
除了追问“好事”没有做好的症结所在,从市场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或许还需要思考:在中国,很多电商平台的技术和模式都相当成熟,他们已经从线上销售渠道和流量入口转变。在成为零售领域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背景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花大价钱搭建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争取在互联网领域有更大的曝光率,是更好的选择。大平台?
就算要自己搭建平台,能不能通过招标等方式交给更专业的技术团队,而不是由政府主导?这样的问题无疑值得思考。
在政问直播现场,临沂市长表示,下一步将整顿“智慧临沂商城”平台。平台需要整顿,但目前需要整顿的不仅仅是平台项目,还有相关部门的作风和理念。不仅如此,项目留下的思考还应该指向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市场资源进行项目运营的探讨。
□ 柯伟(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