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养老”刻不容缓,三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推进“互联网+养老”刻不容缓,三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

发表时间:2022-04-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社会现有的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健康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依然突出。为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升级,促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2017年,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17-2020)》)。自行动计划(2017-2020)发布以来,

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研究制定本行动计划。

主要原则

《行动计划》立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在编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需求拉动,供应升级。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在更高层次上动态平衡。

2.创新驱动,技术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集成应用,提升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政府引导,多方协调。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各方优势,加强合作,形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

4. 协调促进、示范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产业发展各要素,促进要素优化配置,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引导各区域差异化发展。

主要任务

《行动计划》着眼于科技支撑能力显着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着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突出,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完善。提出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升级提升数据应用能力;丰富智慧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拓展智慧养老场景,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推进老龄化智能化产品设计,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能力;

●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支撑互联网养老,提高产品供给能力。《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智慧医疗保健产品供给工程,重点发展健康管理、养老、康复辅助、中医数字智能产品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五类产品。系统等底层技术突破,实现多模态行为监测、坠落防护、高精度定位等实用技术突破。

●关于促进平台提质升级,提升数据应用能力。《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智慧医疗软件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管理。要完善数据元体系,鼓励各地建设区域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鼓励企业研究健康养老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数据安全技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关于丰富智慧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管理能力。《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智慧健康创新应用项目,加快信息技术产品在预防、医疗、康复、护理、姑息治疗全生命周期的普及应用,重点发展远程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互联网+健康科普等服务。

●关于拓展智慧养老场景,提升养老服务能力。《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智慧养老服务推广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的融合应用,着力打造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作为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养老餐厅、疗养院。计划创新互联网+养老、“时间银行”养老互助、老年人能力测评等智慧养老服务。

●关于推动智能产品适龄设计,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能力。《行动计划》提出,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龄化特点的智能产品,对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老龄化改造,不断优化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提高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接受度。

●关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动计划》从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检测认证、推广应用、创业孵化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建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搭建标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行业交流活动,编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推动建立智慧健康产业。以养老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保证着陆

为保障各项重点任务和特殊项目要求的落实,《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具体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部际协调推进和职责分工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行业分析、监测、调研和督促指导。加强部省联动,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工作成效评估,出台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

二是加强产融结合。

依托工信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开展产融精准对接和“早投支持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工作。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挂牌融资。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不少于10个重点应用场景,培育100多家示范企业,建设50多个示范园区,创建150多个示范街(镇)和50多个示范基地,建立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示范带领。

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进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老年服务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