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高耸入云的塔机、装配式设备、火爆的施工场景……说起福州大大小小的工地,这些关键词是很多市民的固有印象。如今,在一个个智能元素的加持下,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地正在迎来一场技术变革。
记者17日获悉,市城乡建设局围绕提高建筑工地标准化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全市住房和市政建设标准化管理质量提升工作。网站。各参建单位在专业“管家”的指导下,探索运用智能手段建设智慧工地,为福州工地安全提供“智能锁”。目前,全市已有20个工程项目加入智慧工地试点。
“5G+BIM”综合管理
4月15日是第7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晋安区长乐北路与大头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一处工地上,一场专业的讲座正在进行中。从《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房屋建筑领域的专业法律法规,到扎扎实实的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再到“安全生产法一读”图片》等阅读书籍,有很多干货。
“融发悦乐县(塔头七期项目出让地块二))项目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安全理念更深入人心。人们。” 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智慧工地”试点之一智慧工地,项目建设单位和建设单位自主研发了“5G+BIM智慧工地”产品,利用“ “八合一”“智慧要素”为工程紧扣“安全阀”。
“这就是我们的‘聪明大脑’!” 在系统控制中心,项目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这里,这个总建筑面积超过7.7万平方米的“大佬”建筑可以实时“跟踪”,各个数据的整合分析也让施工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劳务实名出入境管理系统、安全教育考试系统、视频AI识别系统,让劳动者实时掌握信息,对不戴头盔、不戴口罩等行为进行自动捕捉和提醒,或反光背心。
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可实现手机APP一键拍照,语音、小视频自动上传,实时跟踪整改进度。进度管理系统可以在计划与实际进度有偏差时进行实时预警,也可以让管理人员在BIM模型的3D场景中身临其境地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
“塔吊监控、吊钩可视化系统、环境监控联动系统,通过植入人脸识别和防撞功能,以及与雾炮、墙面喷涂联动,确保安全文明的绿色施工。”该负责人说。 . .
在各种“智慧元素”的助力下,项目A、B地块的建设如火如荼。其中,B地块建设已自下而上移交,主体结构计划本月封顶;A地块围绕地下室正在努力施工,主体结构计划年底封顶。
安全与真正的“智慧”遍布全城
“智慧工地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围绕施工过程管理构建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工程信息生态系统,使施工管理可视化、智能化,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生态建设。” 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安全、文明、绿色为目标,一股“智慧旋风”正在福州各大工地刮起。除融发悦乐县项目外,新泉南路综合开发项目、长乐区江辰花园项目等智慧工地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些项目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各种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与预防系统,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方面的不足,实现人、机、物、法全方位实时监控。和环境。控制,变被动监控为主动监控。这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理念真正体现了“安全第一一、预防、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记者了解到,市城乡建设局作为主管部门,不断提升福州市建筑工地安全水平。2021年,全市共创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优秀工程103项,国家优质工程6项,鲁班奖3项。
今年,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智慧工地,是安全文明施工的新课题。目前,全市已有20个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了智慧工地试点。
“为长期为工地安全文明保驾护航,我们将做好‘专职管护’和专业指导。试点项目还将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创建一个高价值、可复制的智能工地。” 该负责人表示,市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融入福州数字化应用第一城建设,让智慧工地在全市住房和市政工地得到推广应用,并将持续提高福州工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快福州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