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充满“十四五开局之年”气势的2021年已经过去,大家期待的2022年正式开启。新的一年你要去哪里?怎样才能造出好动力?苏州以一场方向明确、主题固定的“大年初一”拉开了2022年“大年初一”的大幕。
当发展大势指向“创新集群”时,创新被刻入基因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强大的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促进会”)将打造新的城市政策第一时间。回应。
作者:程若兰
“新年第一次会”定调:产业集群升级突破口在产业园区
1月5日,苏州召开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全面布局以创新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苏州之路”。
会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数字经济时代是当前发展的大背景苏州智慧园区,产业是苏州最大的优势和长板,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群是促进创新的组织形式。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跨越、工业城市向创新强市迈进,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这表明,继2021年“新年第一次会议”的“数字经济”主题之后,苏州在“凝练”2022年目标的同时,明确了“创新”与“集群”相结合的方向。数字经济时代。
同时,在“新年第一次会议”上作出具体部署的代市长吴庆文表示,创新集群建设的突破口在产业园。
创新、集群和工业园区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新概念。
在江苏省十四大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51次,可见其重视程度。对此,苏州反应迅速,将创新作为打造“苏州品牌”的重要内容。
产业集群也是苏州众多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回首过去,从2001年起,苏州开始建设大型产业集群,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2010年前后,产业升级成为发展的关键,“知识集群”开始萌芽。
随着知识创新在生产、科研、金融等要素跨境集聚中的重要性的发现,创新集群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先进形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肯定。
在此过程中,苏州的众多产业园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重大产业集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壤,也将成为创新集群成长的新天地。如今,苏州有3000多个工业园区“开花”,工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以“第一产业”为例,苏州现已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医药产业园为核心、吴中区生物医药园、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000亿元。在龙头企业进驻的产业园区内,分布在原研药等创新链上下游的特色企业也在不断聚集,在智慧的碰撞中达到新的高度。
这也提醒我们,作为知识创新赋能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场所,产业园区将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快速响应!苏州工业园区吹响创新集群发展的号角
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人才和项目的主要聚集地,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升级。产业园区促进会的成立,是此次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支撑点。
2019年8月,随着苏州综合科技实力的不断壮大和优秀产业园区的不断涌现,苏州启迪科技园、苏州纳米城、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加坡腾飞科技园、阳澄湖节能环保产业园等知名产业园牵头成立产业园促进会,开启了产业园之间交流的深化和协同推进,共同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产业园,打造“苏州最舒适营商环境”品牌,助力苏州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新征程。.
今天,苏州“新年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方向,将产业园区置于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位置。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要求,园区准备好了吗?未来将如何运作?作为长三角首家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产业园区促进会反应迅速,抢先部署,抓住这一新机遇,发挥苏州产业创新升级的“催化剂”作用。
为此,产业园促进会秘书长沉远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面对“新年第一次会”所指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园促进会将积极发挥协调作用,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作为服务全市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的重要工作。
怎么做?产业园区促进会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力争在创新集群创建上率先实现突破:
首先,通过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政策、人才、技术、资本、供应链等创新要素的聚合。
无论是中小微企业的孵化,还是龙头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园促进会将继续为园区主体提供优质的商务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和系统服务,让企业聚焦创新突破,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创新产业链汇聚苏州,形成欣欣向荣的创新产业。簇。
曹路宝在“新年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创新集群本质上是知识的跨界融合,打造创新集群,需要深化产学研融合。如何了解最新的政府政策?如何申请最新补贴?产业园促进会将通过“百园万企”服务专线系列活动,打通“政-产-学-研”通道,主动进驻“百园万企”,开放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
放眼全国,苏州近年来的“创新之城”名片,离不开众多优秀产业园区的贡献。放眼全球,硅谷、剑桥科技园等是苏州工业园区谋求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万山之玉”。产业园促进会从世界顶级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出发,对标国际优秀产业园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积聚实力为服务创新集群。
最后,产业园促进会将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共同建设数字化园区,以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在“新年第一次见面会”中,曹路宝将苏州的制造业比作“乘风破浪的船”,而数字经济则是“乘风破浪的帆”。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创新加速。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及时抓住数字化机遇,加快产业转型。
在此过程中,产业园区促进会将发挥响应产业升级、整合产业服务资源、为产业载体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等作用,服务更多正在涌现的创新集群。
底线是什么?积淀为发展铺路
在苏州明确了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之后,为什么产业园区促进会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确定方案?这种信心与其成立以来稳定、高质量的工作成果息息相关。
以沈元响应“新年第一次会议”提出的“百园万企”服务专线为例: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推动发布《苏州市制造业智能转型和数字化转型2022年行动计划》。在这份行动计划中,苏州提出了“完成‘智能转型和数字化转型’项目5000多个,覆盖规模以上企业3500家,继续扩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努力实现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
帮助园区企业了解最新政策,深化企业与政府、服务机构的沟通互动,高效实现“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2020年5月,产业园区促进会与苏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百园万企”服务计划。计划三年内入驻苏州100个工业园区,面向全市数万家企业,将惠企政策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百园万企”服务专线上线以来,产业园促进会举办服务型讲座,解读惠企政策,吴江米谷互联网产业园、新谷产业园等产业园、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面对面交流等系列活动,围绕企业新型工业化、产业化转型转型主题,搭建多方交流互动平台,让企业可以进一步了解在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获得的综合服务内容,解决发展困难和问题。
同时,这一系列活动也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交流交流的机会。同舟共济的企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其他企业的生产、科研和技术需求是什么?由产业园区促进会主办的“百园万企”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各园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
除了“百园万企”服务专线外,产业园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互联互通、共享共赢、众包、提质”的理念。近三年,提供优质产业园区和园区企业。高效政策、人才、产学研、园区管理提升、资金投入、企业经济效益、战略咨询、行业研究、国际交流服务。
成立不到100天,产业园促进会在苏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园研究院(智库)”世界顶级产业服务机构,本土优秀产业园区 依托学术、技术和海外拓展经验,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提供“走出去、引进来”的服务平台。
2020年,产业园促进会将联合各行业,打造“新兴城市产业发展中心”,推动苏州古城老工业载体向城市“硅巷”转变,实现通过积极创新和变革,利用苏州中心城区剩余空间。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
去年,产业园区促进会继续升级换代步伐。通过打造“人才惠企”志愿服务试点,组织国际高端人才入园,在助力苏州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道路上不断创新。高速前进。
截至2021年底,工业园区促进会会员单位拥有工业园区300多家,入驻企业8万多家,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行业。
产业园促进会的合作网络已经走出苏州,走向长三角,甚至走向广州和深圳,并与法国、德国等多个海外创新国家的产业加速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了联系,和以色列。
不难看出,产业园区促进会的基因脉络、发展路径和服务轨迹,早已被“创新”深深打上了烙印。展望未来,产业园促进会2022年将进入发展第三个年头,通过一系列行动和实践,在“产业集群”领域,进而在建设中展现了自身的速度和能力。苏州产业创新集群。,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