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 航天科工:建设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国务院国资委-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云制造 航天科工:建设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国务院国资委

发表时间:2022-06-19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云制造,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的重要基石。革命性的影响。

上述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今年6月初,工信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年)》 0)”。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注册企业近170万家,分布于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协同采购云交易总额超过2100亿元,近90万台设备接入云平台,近20万台设备上线了,还有近140万个数据采集点……在今年6月举办的2018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航天科工旗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航天云成立三年来,积极创新实践,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之路。

工业互联网的中国模式

今天的工业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前瞻性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于晓辉表示,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已经建设了15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近270个,涉及工业企业、软件企业、自动化企业等多方面。航天云网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作为全球首个、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对发展路径的选择也有着清晰的判断。航天科工董事长高宏伟表示,新一轮生产方式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有3条路径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基于完善的CPS(信息物理系统),从装备智能化,逐步向上延伸到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最终通过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向工业4.0的目标前进,堪称德国模式。

二是在基本实现智能制造的垂直支撑体系中,在布局线下全球协同制造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全球线上协同制造和协同售后服务平台,实现全球制造纵向分工将继续保持。制度的主导地位堪称美国模式。

第三类是大部分企业不具备智能制造能力,企业的运营过程还没有完成信息化改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改造,云上制造生产从方式改革入手,在逐步进行制造能力智能化改造和企业运营流程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将同步进行。 “这种模式发展的实际效果将是‘自上而下逐步深化’,最终实现从云制造到协同制造、从协同制造到智能制造的逆袭。”高宏伟说。

航天云网选择了第三条发展道路。也就是说,首先在产业领域搭建公有云平台,从构建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入手,首先把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优化放在中心位置,并配合中国制造业的集团化转型,以服务为主。中小微企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及企业组织架构和企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从云企业“省钱、赚钱、生钱”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努力打造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

“航天云互联网启动三年来,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理念,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初步验证了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的现实合理性,并逐步从上到下加深……”高宏伟说。

美人制造裴云天和张易之的结局_云制造_制造情缘百度云

智能海派云制造示范基地

结果显示

在2018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迎来三岁生日的航天云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目前航天云网云注册用户近170万,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发布合作采购需求近15万件,金额超过4200亿元,涉及航天工业的设备近90万台。云平台,近20万台设备在线,140万个数据采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170家注册用户的总业务规模约为11万亿元,企业平均业务规模约为630万元。 “85%以上的注册用户属于小微企业。考虑到2.25万元/单位的典型业务规模,这意味着小企业可以通过360多个云端协同交易来发展壮大云协同方式增加业务量,设备开工率从50%左右提高到85%左右,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以为云企业增加30%左右的收入。”高宏伟说。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通过与航天云的合作开始显现成果。航天科工控股的智能海派主要从事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车载电子、安防设备、通讯产品及配件等信息电子产品的ODM开发和生产。高峰论坛期间,记者随代表团参观了智慧上海云制造示范基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生产线运行有序,但周围没有工人。车间大屏幕实时显示当前计划号、生产状态、计划完成率等指标。

智能海派生产管理人员告诉《国资报》记者,智能海派与航天云网合作,全面采用三共享/协同系统,实现智能排产,优化配置全球资源,以及跨区域的研发设计协作。 、企业资源规划优化、设备数据分析应用和企业运营决策优化。云化改造后,现在的智慧上海派减少了70%的人力,提高了15%的效率。

另一个例子来自于North 。公司主要专注于光纤、激光、微机械陀螺仪等惯性技术及相关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时开发制导火箭、导弹、智能弹药、智能弹药、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平台该领域的研发和市场开发。

航天云网利用自身平台和技术,打造北航“北航精益生产线”,针对北航企业信息化痛点,提供覆盖产业全流程、全要素的生产性服务链,构建适应互联网经济生态系统和新型产业体系,通过互联网、互联网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员、产线与平台的互联互通。物联网和工业现场总线。如今,北航的生产线产能提升50%以上,生产方式效率提升20%以上。在为工厂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管控。

“过去三年,航天云网通过内部试点和服务社会企业,逐步探索和明确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平台、工具、方法论和实施模式。”航天云网副总经理柴旭东表示。

构建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

在2018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航天科工发布了CMSS云制造支撑系统,这也意味着在一年前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之后,航天云在中国的又一次升级产品和战略方面的条款。

据了解,CMSS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营销与采购全流程服务支持系统、制造能力与生产性服务外包与外包全流程服务支持系统、企业间协同制造全流程支持系统、项目-高水平智能制造全过程支撑系统等四个方面。高红伟表示,行业场景高度复杂,行业知识千差万别,通用应用难以满足大规模制造企业差异化的数字化工程需求。现在,通过CMSS云制造支撑体系,航天云网创造了工业应用APP开发、部署、运营等一系列新的产业环节和价值。

由此,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可以基于行业知识的高度积累和复用,自主构建个性化的云应用场景,实现应用创新的爆发式增长。有效支撑智能转型、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实现。 “航天云网采用+CMSS搭配,目标是构建和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高宏伟说。

目前,这个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已经有了实际的项目。 2017年11月17日,航天云网江苏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就与常州市天宁区政府合作开展“百企先行,万企上云”专项行动,以企业云为常州工业互联网实践的第一场“大战”。 专项行动历时近20天,效果十分明显:常州云化企业突破2094家,平均每天有100家企业“跳入云端”,迈出了“智能化”的第一步制造”。

目前,围绕云平台的发展,一大批不同侧重点的合作伙伴聚集在航天云网江苏公司周围。例如,线上线下服务商提供金融、维护等服务,合作运营商提供平台推广和内容运营。 、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器、安防等设备,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各类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智能化改造项目支持,APP提供商提供APP增值服务。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面向各个行业的,但并不是每个行业我们都熟悉,合伙人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常州工业互联网也在逐步形成。”航天云网江苏公司总经理季凤伟表示。

贵州工业云也是航天云网在全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区域平台,也是贵州省“7+N”云工程重点示范云之一。据了解,目前贵州工业云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云制造资源、业务协同等服务。同时,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需匹配,企业还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产品、需求、能力等,利用“互联网+”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宽渠道。此外,贵州产业云还为企业搭建了众创空间平台,以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高宏伟强调,航天云网内部业务驱动力是“3M”(省钱省钱、赚钱赚钱、赚钱赚钱),其内部业务逻辑是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互动,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在2018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高宏伟呼吁业界:让我们积极参与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建设,共创“中国制造”新辉煌。同时,欢迎更多国际企业加入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建设,共同开创全球制造新时代。 (国资报记者袁世梦)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