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数字矿山-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探访数字矿山

发表时间:2022-07-06

数字矿山项目验收_数字矿山_数字矿山新技术

地下矿井中的无人电动刮刀通过板载传感器和陀螺仪自主运行。 (本公司提供)

这里是刮刀遥控室。操作员王强坐在操作台上,盯着显示屏,握着遥控手柄,远程控制着矿山第一台国产6立方米电动刮板机的运行。就在今年8月前,王强不得不在矿井里戴上口罩、塞上耳塞,开着刮板机到矿场干活。

“地下320多米,温度40度,湿度68%。噪音大到让人只能靠灯光提醒人,灰尘大到除了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戴面具的地方是黑色的。冷枪烟雾,面具一刻也不能摘下。”相比地下和地上的工作环境,王强说:“目前的工作环境干净、安静、安全。”

当机械化、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在堪萨河边的大洪山群建设数字矿山时,王强告别了11年的高温、高湿、高高风险、高噪音、高污染、高强度的井下作业环境,以及数字化技术释放的巨大动能,让凿岩创造财富的过程更加高效、安全、绿色。

机械化更换,自动化减量

数字矿山_数字矿山新技术_数字矿山项目验收

智能管控中心的大显示屏直观地呈现6个数字面板、29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洪少华 摄

在大红山矿业智能管控中心,巨大的显示屏实时呈现地下三四百米的矿洞实景。主巷道顶喷成蓝天白云,两旁画着绿树青草,工作面有共享单车,休息区有无人售货机,大型凿岩车挥舞着铁臂,挖坑……

19亿年前的早元古代,从古海底喷出的火山熔岩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哀牢山成矿带。大红山已成为以铁、铜为主的多金属矿的聚宝盆,已探明铁矿储量4.58亿吨,是中国超大型地下铁矿。

1990年代,大红山矿业打开了矿山开发的大门。从2002年50万吨采选试验项目建成投产,到年产400万吨采选及管道工程竣工,再到年产800万吨管道工程竣工。采矿和选择项目。大红山矿业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主知识、安全发展,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泥浆长输管道,创造了全国首条421.15m绝对提升高度地下带式输送机,突破高硅铁矿开发利用技术...

2016年以来,大红山矿业不断加快推进“机械化替代、自动化降低”的“两化融合”步伐。先后投资、采购了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机械化设备85台(套),实现了开挖、中深孔、竖向施工、撬支等过程的机械化作业,替代了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机械化代替人员,自动化减少人员”给地下安全生产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地下主干道的诗意画卷和人性化的地下生产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机械化、自动化为后续的数字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少有人是数字化的,没有人是智能的

同样在大红山矿山智能管控中心,操作员基于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支持,远程控制500米井下溜槽振动机自动装矿,3台电力机车自动行驶,实现轨道更换和提升,最终完成自动卸货,运输矿石1.每天8万吨。

自2018年总投资3.2亿元的数字矿山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大红山矿业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让数字化“跑”在地下450公里的巷道中,无需任何障碍。现代数字技术使各类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夯实数字化传输基础,为构建数字化应用系统、构建智能化管控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智能选矿系统的支持下,实现选矿设备远程集中控制,实现无人化生产。 (本公司提供)

据企业技术部负责人介绍,大红山矿业数字矿山由数字矿山、能源管控、智能采矿、智能选矿、安全管理和数据决策6大板块组成,集成29个子系统。通过地质分析、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对矿山运营的各种关键信息进行感知、分析、整合,实现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挖掘、选择和充电”。

数字矿山采用实时3D模型数据,提供大洪山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全局全景;能源管控通过对风、水、电、计量、能耗的集中监控,持续推动能耗优化;智能矿山实现了刮、运、吊的智能化作业;智能选矿实现了三个选矿厂四大系列生产设备和尾矿充填远程集中控制;安全管理实现了井下人车定位、瓦斯监测、露天开采控制、人员安全管控;数据决策为企业的生产、安全、维护提供精准的数据决策支持。

井下作业人员从2016年前的2900人减少到现在的900人,主要地下开采单位从12个减少到3个。安全管控全面加强。单人采矿劳动生产率提高到7614吨/年,原矿每小时加工能力提高38吨数字矿山,铁金属回收率提高1%,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年节约输配电价超过200万元,累计减少新增用水量950万立方米,绿色发展效果进一步显现。一系列数据展示了数字化赋能现代矿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数字钥匙打开了采矿创新的大门

从机械化替代到自动化降低,从人少的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无人化,更多的“王强”从地下操作员变成了地面控制员。掌握了专业维修、无线通信、数字化办公等一系列新知识、新技能,再次成为推动大红山矿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226个私家车监控点、340个燃气监控点、47台风机、85台大型机械化设备、180米有轨电车、4800多米地下隧道吊装带、半自动量产运行和安全磨机、球磨机、立磨机、离心机等控制数据汇聚到智能控制中心,打造数字钥匙,开启大红山矿业创新发展之门。

从员工转型到企业升级,表明大红山矿业在上级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四个集中作业,全机器人在操作岗位,全远程运维,和所有在线服务”。统一”数字化集成改造标准,以更少的人性化、集中控制、一键式操作为手段,坚持“绿色、深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极致高效的产线运营、完整的产线信息和生产。高度智能化的流程和舒适友好的操作环境,数字化矿山的生动实践。

通过大红山矿业数字化矿山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业互联网的高创新、强渗透、广覆盖,正在促进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和聚集,重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据企业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大红山矿业数字矿山建设已完成投资逾8400万元。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将优化人员近500人,每年实现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受益1亿元。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唐文林)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