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的时代,如何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超级大脑”-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创新在一线”的时代,如何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超级大脑”

发表时间:2022-08-05

阅读提示

随着生产方式和经营环境的彻底变革,全体员工的创新理念和制度得到了迭代升级。一线员工的创新项目从合理化建议到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多点开花”。一大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被突破,创新的热岛效应得到充分体现。传统的生产流程已成为员工创新的灵感来源。 “孵化器”。

“过去,我们谈到无人值守时,只需要看着监控摄像头,在电脑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操作设备。我们都觉得不可能。用双手改变现实——上。”选矿车间破碎作业组C组组长王静谈及生产现场的变化时感慨万千。

金川集团是以有色金属生产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生产线中的广泛应用,不仅生产方式和运行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而且大家的创新理念和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也进行了迭代升级。公司的创新项目从合理化提案到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开花更多”。一大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被突破,创新的热岛效应得到充分体现。镍、铜、钴、铂族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开采、选矿、冶炼、化工、深加工等传统生产工艺也成为激发员工创新的“孵化器”。

一线工人领衔“智能车间”

高明刚是成品车间技术检验组组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镍冶炼厂智能车间项目组组长。

2020年,金川集团首个智能车间——镍冶炼厂5G+智能车间“样板建设”提上日程,重任高明刚。

“在集团的每一个经营区域、每一条生产线上,都有一线产业工人的创新和发明。”高明刚说,“一线工人最熟悉生产情况,最清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智能车间。”

智能车间项目启动后,高明刚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赶图纸,与相关厂家和专家讨论讨论,完善方案,不吃不睡。据统计智能车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每位成员加班时间多达1300小时。高明刚坚守现场,先后解决了设备运行逻辑差、系统不稳定、部分设备部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投产合规。

2020年是镍冶炼厂成品车间从自动化跨越到智能化的一年。在金川集团电镍成品包装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加工、包装、出货一体化、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领域。改变。

高明刚已完成5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2项。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镍板智能定位切割应用与研究”和镍板精准视觉定位智能识别技术,填补了国内镍行业的空白。空白...

开通“小白工坊”进阶频道

如果说高明刚是名副其实的“作坊高手”,那么初入镍冶炼厂的白翔就是公认的“作坊新手”。

“2009年夏天,当我第一天走进电解厂时,热气腾腾的雾气、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的汗水,着实让我望而却步。”现任成品车间副厂长的白翔回忆,过去,我坦言刚来的时候不舒服。

当时,白翔是第二电解镍车间的电气调度员。按工种分,白翔属于C类——操作岗位,B类为技术岗位,A类为管理岗位。当时规定,从C级到B级到A级,必须一步一步通过考试、申请和论文、专利、文凭、工作业绩等。面对种种限制,一些工人曾自嘲:“C班的生活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头!”

但是,金川集团开展的全体员工创新活动,让白翔有机会在他的人生中大放异彩。跟师傅学习了半年,白翔不仅对电解班的每一个工序都了如指掌,而且对多道工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都被车间采纳了。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白翔不仅成为了电解系统专家,还获得了兰州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位,成长为复合型技能人才。

很快,白翔就从电力调度员调到了网络单位。虽然还是一名C级工人,但白翔利用自己在网络和编程方面的技术专长,参与了“镍电解启动板单元中的机械臂”的完成。 “系统优化与功能拓展”项目,获甘肃省第十二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阳极泥自动冲洗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并先后获得金川专利。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和“金川工匠”等荣誉称号。 2020年,白翔也成为了镍电解二车间第一位由丙级直接晋升为甲级的员工。

白翔说,“流程复杂、合作密切、机构众多的选矿环节,有朝一日会在我们自己手中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我们只需要看着监控摄像头,在电脑上动动手指,控制过程。设备。”

白翔的成长绝非偶然。在实施绿色、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金川集团将员工最不愿意做的“硬”、“累”岗位变成了一线员工创新领域的“竞争竞争”,让合理化的建议落实到帖子,选题落实到流程,一批批创新项目落地应用,让旧系统焕发青春。

为先进设备培养专属“健康医生”

随着智慧矿山和5G车间的推进,企业也迫切需要为先进设备培养专属“健康医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像李奇这样的新一代“矿工”脱颖而出。

李奇是龙首矿二矿区钻机司机。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应用,我们不仅要成为熟练的操作员,还要拥有多学科、多技能的‘超级大脑’。”他对一切都了如指掌。每当一台凿岩机发生故障时,李奇总能准确判断故障点并快速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成为凿岩机专属“保健”。医生”。

作为“健康医生”,李奇不仅让钻机合规,还提出了许多新的施工方法。

多年来,李奇先后提出了“提高凿岩机作业效率和单炮进尺先进作业方法”、“六角高接倒梯形门槛预留孔”等方案。钻头扩孔提高单发进尺研究项目”、改进的“凿岩机钻杆技术”等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凿岩机的工作效率,还获得了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 ,5月1日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从单一设备、单一系统的改造到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从一个岗位、一个流程的布局转变到全系统智能化生产的“主旋律” ,智能工厂的未来即将在金川集团亮相同时,创新发明也成为一线产业工人的“新名片”。目前,公司共有产业工人1430人,参与科研项目381项,享受项目津贴。各级厂矿不断“建平台、建机制、增动力”,让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衔接。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