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在互联中看全屋智能-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能家居,在互联中看全屋智能

发表时间:2022-08-10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说,只有打通了产品的底层通信和互联协议,不同品牌和产品支持所有其他平台的接入,全屋智能潮闸才能慢慢打开。

作者|豆豆

编辑|皮耶

生产|工业

智能家居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晨,当你睁开眼睛,卧室的窗帘自动缓缓打开,阳光突然洒满小屋。这时,轻柔的音乐开始缓缓响起,饮水机自动启动烧开水,洗漱完毕,做一顿营养餐。丰盛的早餐一上桌,电视自动开机,新闻开始播放,让你边看电视边享用早餐。地面立即被扫地机扫描并扫除……”

这不是某部科幻大片中的生活场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繁翔新家居体验,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

新体验对应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根据IDC 2022年3月发布的相关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6337万台,同比增长4.1%。 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

但尽管处于风口浪尖,一个更现实的结论是:在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产品功能还是用户受众,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注定不是全民的“游戏”。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数据,全球智能家居技术渗透率约为7.7%,美国为15%,中国不到2%。

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家居智能化_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

在充满想象的智能家居赛道上,需求在不断扩大,但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随着家居互联互通、全场景智能化,新一轮的较量正在上演。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互联互通是唯一的主线。

一、“入口”之战

“小杜小杜,开空调”“小杜小杜,把闹钟定在早上7:00”“小杜小杜,放音乐……”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有网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智能音箱。令他意外的是,这款价格仅为普通智能手机几分之一的智能音箱,不仅功能强大,而且非常实用,因此他成为了智能音箱的忠实用户。

像他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孤单。第三方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根据洛途科技《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1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3654万台。

智能音箱的爆发并非偶然。

本质上,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要做到这一点,网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将所有智能家居硬件连接到互联网的先决条件。在接入互联网时,这些智能家居产品本身必须在同一个局域网下,以保证各个智能家居硬件组的独立性。 “网络”是智能家居的基础,没有这个智能家居就谈不上。

但更需要知道的是,智能家居不仅仅是简单的联网,联网后的人机信息交换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机器需要接受指令,理解指令的含义,并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

智能家居,在互联中看见全屋智能

向机器发送命令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文字或语音。

显然,后者更适合当前的趋势。因此,音箱自然成为家庭物联网最合适的“入口”。

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家居智能化_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

基于这个确定的锚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智能家居厂商纷纷布局。

本质上,智能家居的“入口”具有很强的双向效应,即消费者在使用智能音箱时,用户也会选择来自百度或其生态链的智能家居产品,而不是小米的产品。因此,在智能家居“入口”方面,先入为主的厂商可以迅速攻城略地。

早期各大厂商主要集中在智能音箱的布局,但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演进,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等成为了“入口”的探索,尤其是智能门近两年流行的锁具。

以智能锁为例,门锁是家庭的客观现实入口,是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只要通过智能锁进门,智能家居系统就知道谁进了门,设备采集灯光、音乐、电视节目、室内温度或窗帘开度等行为数据,逐步形成“开门即开”智能”模式。 .

此外,小米还将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 Lumi用整个智能门代替中控屏作为入口,寻找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但就目前而言,万物互联的界面离不开语音和屏幕。手机和音响仍然是主流入口,前者更差。

拿手机本身来说,它有红外、蓝牙、WiFi等多种连接方式,同时有屏幕,视觉操作体验友好,可以远程控制,是其他的优势产品没有。

智能音箱只需要使用语音对话即可。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年轻人买智能音箱,老人小孩用智能音箱”的情况。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智能手机。很难,但是通过对话使用智能音箱要方便很多,受众更广,优势也更多。

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三家销量合计占市场份额的95.56%,其中阿里巴巴销量排名第一,大致为12.85万台,市场占有率近35%;百度和小米分别以 1228 万台和 1000 万台的销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分别为 33.4% 和 27.2%。

不难预见,未来1到2年,智能家居中心仍将由BATM等互联网巨头主导,众多初创公司为辅。

二、从单品到全屋

一种新趋势正在出现,从单一产品到全屋智能。

过去,智能家居企业的商业模式大多局限于单产品智能和单系统智能,忽略了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当用户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智能家居物品后,他们将立即面临有硬件没有服务的困境。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连接各种设备,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

但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智能家居物品带来的某种生活便利,而趋向于更专业、更完善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研究表明,39% 的消费者希望家中的所有智能物品都通过同一个终端进行控制。

这种变化所面临的是坚固的工业墙。也就是说,由于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系统无法实现互通互联,增加了用户日常使用的不便,从而阻碍了家居企业的智能化进程。

现在,这堵墙正在被穿透。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共同助力下,进入了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阶段。因此,健康、舒适、便捷的全屋智能家居逐渐成为用户的新选择。走出单品智能化阶段,从场景阶段过渡到智能家居阶段成为趋势。

从目前来看,智能家居的演进路径清晰可见:1.0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单品智能化阶段; 2.0是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舞台; 3.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家居舞台。

2021年,CNPP品牌数据调研将根据知名度、员工人数、企业资产规模、经营状况等各项数据指标,评选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品牌”。最新榜单显示,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小度、景鱼族、萤石Ezviz、欧瑞博依次位列前十品牌。

智能家居,在互联中看见全屋智能

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主要企业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清晰的解读是,在智能家居的“战场”中,主要由四大阵营组成,即以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为主导的互联网巨头,以小米、华为为主导的3C公司,传统智能家电企业主要有海尔、美的家居智能化,新兴智能创新企业主要有欧瑞博、鲁米。

其中,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将现有用户绑定到平台,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传统家电厂商拥有完整的制造经验和产业链,并通过与通信设备厂商的合作,共同实现智能化转型。

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家居智能化_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

比如海尔智能家居就是一个终端前端,试图从家电家装的路径上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另外,手机厂商更注重提供操作系统,尝试用系统、平台、渠道来连接;小米凭借强大的生态链,获得了性价比优势和产品丰富度。采用智能硬件切入后装终端,用户设备随时更换,无需装修和配合。

新兴智能创新企业依托产品,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设计安装服务。

通过各方的商业即商业模式,可以观察到两个明显的现象。首先,基于场景的TO B智能家居首先会形成规模。其次,由于四大阵营业务重叠较多,在TOC智能家居市场尚未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市场蛋糕相对有限,竞争态势较为激烈。

另外,智能家居行业目前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这意味着谁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谁就会成为下一个智能家居的掌舵人。

但是,全屋智能的实现还不足以判断它诠释了“智能”二字,真正走向智能家居时代。

三、智能家居的终结是“生态+互联”

智能家居时代何时真正到来?

“我家有两个智能音箱,分别是小爱和小度,分别控制小米风扇、美的空调和海信电视。”令网友不解的是,小度音箱为何无法连接小米电风扇。原本为生活增添便利的智能家居变得异常繁琐。

显然,碎片化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并不理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认为智能家居不仅仅是一种需求或一种伪概念。

与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不同,美国智能家居市场相对成熟。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美国智能家居的渗透率是中国的十倍以上。

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家居智能化_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

分析美国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更明显的区别:标准化。

其中,亚马逊、苹果、谷歌和康卡斯特等公司共同为标准的制定做出了贡献,这些标准由一个名为 CSA 连接标准联盟的组织监督。

简单来说,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在接入标准后都会在其产品上打上一个标志。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无论品牌如何,都可以轻松地将产品添加到他们的家庭设置中。有了控制系统,所有智能产品都可以无缝安全地控制。

对于智能家居企业,可以降低接入不同标准的成本,从而专注于产品研发;消费端能够有效激发购买欲望,消费门槛的降低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繁荣。到目前为止,已有 200 多家公司签署支持该标准。

智能家居,在互联中看见全屋智能

总而言之,美国通过制定标准来促进产业的互联互通。但由于我国数字化水平较低,企业和智能家居发展较晚,产业链各环节差距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标准化。因此,生态化逐渐成为中国智能家居厂商实现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壁垒的路径。

明显的现象是每个公司都在推自己的生态。比如小米的“双向开放”模式,不仅向市场输出了可以适配其他智能家居生态的家电,还接受其他品牌的家电进入自己的生态。 .

海尔智家的三翅鸟更像是一家一站式服务的家装公司。除了智能家电,还提供家装设计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在U+强势落地后,也开始与其他平台合作,分别进入阿里巴巴和华为的生态。

从协议到鸿蒙智联,华为也有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野心;美的先是与小米以换股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后与阿里合作,如今已成为华为生态的坚定盟友。

可以发现,这些厂商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它们之间的数据壁垒无法突破,但也存在重叠,这也造成了同阵营品牌之间的生态壁垒,很多企业拥有多个角色。造成上下游的混乱,即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做到诚信的单身。

智能家居需要互联互通,而不是生态之外的独立和分离。

从市场需求来看,智能家居的发展速度已经走上快车道,产品形态全面跟随智能时代的创新,走向生态化。但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说,只有打通了产品的底层通信和互联协议,不同品牌和产品支持所有其他平台的接入,全屋智能潮闸才能慢慢打开。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